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初一期末答案历史科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B A C B C C C B B C A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3题18分,14题18分,15题16分,共52分)13.①制度:行省制度。(2分)②目的:“为实现对如此广袤领土的有效管理”(或“旨在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分)①皇帝:明太祖(或朱元璋)。(2分)②影响:加强了皇权(或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2分)①特点:保密性强(或传递速度快)。(2分)②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或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2分)①政策:文字狱。(2分)②消极影响: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2分)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会的创新与进步。(从积极或消极方面任答一点即可,2分)14.①经济(手工业、货币)。(2分)②文化(文字)。(2分)①史实:文成公主入藏。(2分)②元朝。(2分)④B。(2分)①民族:回回。(2分,答回族不给分);②意义:促进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言之成理即可,答2点得4分)从不同史料中提取信息相互印证,多角度分析历史(言之成理即可,2分)①“大进”: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等。(2分)②“大出”: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或日本派遣唐使来华等。(2分)①机构:设立市舶司。(2 分)②发明:指南针(罗盘)。(2分)(3) ①特点:时间长;规模大;航程远;和平交往(2分,任答一点即可)②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2分)(4) ①广州。(2分)②发展趋势:从对外开放逐步走向封闭(闭关锁国)。(2 分)2025年上学期初一期末试卷历史科目命题人: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道大题,15道小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大运河的开通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壮举,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南北交通 B. 促进经济交流C. 巡游江南 D. 巩固隋朝统治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热播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通过荔枝转运的故事展现了唐朝的社会风貌。主人公在长安街头看到胡商贩卖香料、西域乐舞表演,不同民族和外国人往来频繁。这一情景反映出唐朝( )民族交融与开放风气 B. 崇文抑武的政策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手工业水平高超安史之乱对唐朝产生的最严重影响是( )边疆少数民族趁机入侵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唐朝由盛转衰科举制度被废除“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学习某一历史阶段的核心内容,这一阶段最可能是( )A. 隋唐时期 B. 辽宋夏金元时期 C. 明朝前期 D. 清朝中期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朱雀门外的茶坊“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这段记载说明( )店铺只能白天营业 B. 市坊分离C. 宋朝出现了夜市 D. 当时只有茶坊在晚上营业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粮食产量的区域分布,据此可知( )时期 粮食产量主要区域秦汉时期 黄河流域隋唐时期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并重南宋时期 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尤为突出)A. 农业生产工具不断革新 B. 北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南方水利工程技术领先历史博物馆中某展品介绍:“以单个活字排版,印后拆版可重复使用,大幅提升印刷效率”。该展品展示的是(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活字印刷术 D. 火药明长城是以城墙为主体,结合关隘、烽燧等组成的庞大军事防御设施,其主要修建目的是( )发展边境贸易 B. 抵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C. 展示明朝强大国力 D. 方便皇帝外出巡游戚继光和郑成功都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们都( )打败了英国侵略者 B. 保卫了国家,反抗外来侵略C. 抗击了沙俄军队 D. 平定了国内叛乱历史文化纪录片《河西走廊》展现了从汉朝到清朝河西走廊的历史变迁。清朝时,为加强对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西北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 )设立安西都护府 B. 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 设置伊犁将军 D. 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某同学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线索时发现:从《诗经》的四言为主到汉赋的铺陈华丽,再到唐诗的对仗工整、宋词的灵活长短句。这一演变过程主要反映了( )A. 文学体裁的世俗化趋势 B. 社会主流思想的更替C. 文字书写方式的革新 D. 统治者文化政策的变化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3题18分,14题18分,15题16分,共52分)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犹如一条主线,贯穿了数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会的创新与进步。(18分)材料一 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极为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其领土范围远超汉朝与唐朝。为实现对如此广袤领土的有效管理,元朝统治者开创性地实施了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皆由朝廷直接任命,负责掌管地方的民政、财政、军事等各项事务,并且必须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接受严格的监督与考核。这一制度设计,旨在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职官志》材料三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密的事不便公开传达,就由军机大臣当面接受皇帝旨意后撰写,然后密封在纸函里,盖上军机处银印,交给兵部加封,通过驿站快速传递。标“马上飞递”的,一天走三百里;特别紧急的还会标注更快的速度。——翻译自赵翼《檐曝杂记》材料四 胡中藻的诗集《坚磨生诗钞》里,“一把心肠论浊清”,将“浊”字置于“清”字之上;“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被曲解为怀念明朝、敌视清朝;……乾隆二十年,乾隆亲自下令严查胡中藻的诗文,并指派大臣仔细剖析其中的罪证,宣称胡中藻的诗作种种悖逆,不可胜数。乾隆亲自批示其罪不可饶恕,最终胡中藻被判处凌迟处死,后改为斩首。——摘编自《康雍乾间文字之狱》根据材料一,元朝实行什么制度管理辽阔疆域?(2分)元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皇帝在位时官制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对当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根据材料三,军机处有什么特点?(2分)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2分)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2分) 这一政策有何消极影响?(2分)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从不同史料中提取信息相互印证,多角度分析历史,可以提升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某历史兴趣小组就“我眼中的历史”开展研究型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考古里的历史】材料一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铜牛、西夏文残碑、西夏钱币 【图画里的历史】材料二 某地区与中原王朝的交往【文献里的历史】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密切交往,广泛交流,深度交融,血脉相连,文脉相通,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汉族人口众多,故在政治、经济、文化中起着主体作用,但各少数民族也以各自的特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摘编自史金波《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与现代启示》根据材料一,简述西夏向中原王朝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步辇图》中与唐和亲的民族交往史实、印章出现的朝代。(4分)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在_________处(填图中字母)设置了驻藏办事大臣。(2分)结合所学,指出各民族“深度交融”在元朝时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2分)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民族交融的意义。(4分)通过上述研究型学习,请你说说提升史学素养的方式。(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开放与兴盛的唐朝》材料二 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 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三 1405年6月,郑和率2.78万余名将士,分乘62艘宝船和140余艘其它船只,满载织锦绸缎、纺丝布匹、陶瓷器皿、金银铜铁器及钱币等,由刘家港入海。1416年,郑和率船队护送各国使臣回国并采办各种珍奇物产、动物。郑和下西洋前后经历28年,抵达30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第二册)》材料四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 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摘编自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各举一例典型史实说明唐朝文化“大出大进”的特点。(4分)根据材料二,宋代设置哪一机构管理海外贸易?(2分)结合所学,宋朝哪一科技发明为海外贸易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郑和下西洋在对外交往方面产生的影响。(2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清廷推行“独口通商”政策的“独口”是指哪里?(2 分)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2025年上学期初一期末试卷历史科目命题人: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道大题,15道小题,满分100分,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大运河的开通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壮举,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B.促进经济交流C.巡游江南D.巩固隋朝统治2.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C.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3.热播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通过荔枝转运的故事展现了唐朝的社会风貌。主人公在长安街头看到胡商贩卖香料、西域乐舞表演,不同民族和外国人往来频繁。这一情景反映出唐朝()A.民族交融与开放风气B.崇文抑武的政策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手工业水平高超4.安史之乱对唐朝产生的最严重影响是()A.边疆少数民族趁机入侵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唐朝由盛转衰D.科举制度被废除5.“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学习某一历史阶段的核心内容,这一阶段最可能是()A.隋唐时期B.辽宋夏金元时期C.明朝前期D.清朝中期6.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朱雀门外的茶坊“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这段记载说明()A.店铺只能白天营业B.市坊分离C.宋朝出现了夜市D.当时只有茶坊在晚上营业7.下表是不同时期中国粮食产量的区域分布,据此可知()》时期粮食产量主要区域秦汉时期黄河流域隋唐时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并重南宋时期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尤为突出)A.农业生产工具不断革新B.北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南方水利工程技术领先8.历史博物馆中某展品介绍:“以单个活字排版,印后拆版可重复使用,大幅提升印刷效率”。该展品展示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活字印刷术D.火药9.明长城是以城墙为主体,结合关隘、烽燧等组成的庞大军事防御设施,其主要修建目的是()A.发展边境贸易B.抵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C.展示明朝强大国力D.方便皇帝外出巡游10.戚继光和郑成功都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们都()A.打败了英国侵略者B.保卫了国家,反抗外来侵略C.抗击了沙俄军队D.平定了国内叛乱11.历史文化纪录片《河西走廊》展现了从汉朝到清朝河西走廊的历史变迁。清朝时,为加强对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西北地区的管辖,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安西都护府B.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设置伊犁将军D.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2.某同学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线索时发现:从《诗经》的四言为主到汉赋的铺陈华丽,再到唐诗的对仗工整、宋词的灵活长短句。这一演变过程主要反映了()A.文学体裁的世俗化趋势B.社会主流思想的更替C.文字书写方式的革新D.统治者文化政策的变化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3题18分,14题18分,15题16分,共52分)13.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犹如一条主线,贯穿了数个朝代的兴衰更替。它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会的创新与进步。(18分)材料一元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极为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其领土范围远超汉朝与唐朝。为实现对如此广袤领土的有效管理,元朝统治者开创性地实施了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皆由朝廷直接任命,负责掌管地方的民政、财政、军事等各项事务,并且必须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接受严格的监督与考核。这一制度设计,旨在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控,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一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研究》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一《明史·职官志》材料三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密的事不便公开传达,就由军机大臣当面接受皇帝旨意后撰写,然后密封在纸函里,盖上军机处银印,交给兵部加封,通过驿站快速传递。标“马上飞递”的,一天走三百里;特别紧急的还会标注更快的速度。一翻译自赵翼《檐曝杂记》材料四胡中藻的诗集《坚磨生诗钞》里,“一把心肠论浊清”,将“浊”字置于“清”字之上;“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被曲解为怀念明朝、敌视清朝;…乾隆二十年,乾隆亲自下令严查胡中藻的诗文,并指派大臣仔细剖析其中的罪证,宣称胡中藻的诗作种种悖逆,不可胜数。乾隆亲自批示其罪不可饶恕,最终胡中藻被判处凌迟处死,后改为斩首。一摘编自《康雍乾间文字之狱》(1)根据材料一,元朝实行什么制度管理辽阔疆域?(2分)元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皇帝在位时官制的变化?(2分)这种变化对当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军机处有什么特点?(2分)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2分)(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有何消极影响?(2分)(⑤)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一期末历史答案.docx 初一期末历史试卷.docx 初一期末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