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下)政治 预习学案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班级: 姓名: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以及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在于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自主预习】第一目: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选择题:主要考查对联系的特点及其要求的识记、理解)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內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1)表现: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易错辨析: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他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易错辨析:1.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3.联系与人的意识无关。)(2)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管随意性。我们可以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易错辨析: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1)含义: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2)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第二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大题:主要考查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1、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内容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地位、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易错辨析:整体的功能存在与部分之中。)3、系统与要素(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2)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3)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4)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易错辨析:1.立足于部分 2.着眼于事物的部分 3.选择最佳方案,实现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4.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拓展延伸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大题思路(1)原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会影响整体。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概括材料中是如何“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的。”(3)概括材料中是如何“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大题思路(1)原理: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整体,把握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关键部分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结合原理的层次,分层概括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合理分析推理做法的意义。【预习检测——易错辨析】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解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解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尽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但仍然是客观的。3.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解析】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4.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 )【解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限时练习1.1968 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勇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原有的联系建立新联系,而不是“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①说法错误。②④:斯班瑟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就说明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同时说明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②④符合题意。③:联系有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发明创造不能排除事物的偶然性,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2.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的音乐品味可以透露出大量个人信息。喜欢简单的原声音乐的人,可能健谈又精力旺盛;热爱歌剧的人,可能富有洞察力和想象力;喜欢蓝调音乐、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等复杂音乐的人,在经验开放性方面得分很高,但不善于运动;喜欢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配乐等欢快音乐的人,一般在经验开放性和智商方面的得分都较低。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②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③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④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的音乐品味可以透露出大量个人信息,这表明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其内在的联系,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题干材料强调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未体现“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没有涉及“人们建立人为联系的活动都是有条件的”,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