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生于1950年,取名援朝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36分)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生于1963年,取名文革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胖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扩大。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人民当家作主C.“一五”计划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汕头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②上海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2.某校师生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其中一组同学准备在西宁市人民公园向市民讲述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全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志愿军故事。以下最适合在此宣讲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A.飞夺泸定桥B.血战台儿庄C.跃进大别山D.坚守上甘岭10.八年级(4)班同学围绕某一历史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整理了以下资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3.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这主要得益于主义”“1992年南方谈话”“中共十五大”“党的指导思想”,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土地改革(A,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1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释了“中国梦”4.完法是法之统帅,是一国法律的“母法”和根本大法。下列哪项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的概念。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法()A.独立自主B.改革开放C.自由平等D.民族复兴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2.三大改造的实质是()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B.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5.1957年,我国生产钢535万吨。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0.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C.由贫穷走向富强D.把资本家或造为劳动者业12.9%,重工业25.4%)。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13.“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间、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与上述材料有关的史实是(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大跃进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立了外交关系6.下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1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我国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淡门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意思是(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B.与原宗主国(即英国、葡萄牙)还有政治经济联系C.原有的经济地位不变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15.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能够佐证毛泽东观点的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斯提高②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③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瓦解④美国长期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16。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为“神秘之师”,它是由某一7,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的真理标准部队更名而来,该部队是(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D.第二炮兵部队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要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A.海军B.空军C.陆军C.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D.要坚持“左”的指导思想17.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哟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8.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A.研制原子弹B.发射人造地球卫星C.发现青蒿素D.发明籼型杂交水稻试卷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