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资源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教材分析】
本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能在天体系统中确定地球所在位置,二是结合太阳燃烧的稳定状态和大行星运轨道特征,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特征。这里需要补充太阳大小长期稳定的燃烧保证地球表面长期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生命进化;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保证地球宇宙环境的安全。这两点宜在讨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时补充。
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要通过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找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性以及轨道位置和自身条件上的特性。运动特征共性包括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结构特征主要是通过与类地行星比较得出地球在质量和体积方面不具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主要是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适合的温度;因为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所以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厚度、压力适合的大气层;因为地球存在岩浆活动,所以有地球内部氢氧分异化合的水汽溢出形成海洋。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从各种媒体了解宇宙与地球的相关知识,但多数不系统,更不能聚焦于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个核心上,发散度高。另外学生对宇宙的一些概念常常含糊不清,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纠正。
【教学目标】
1、地理实践力:运用资料,用图表和文字的形式说明天体的概念,了解主要的天体类型,树立宇宙是物质的观念
绘制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示意图,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观念
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资料查阅,PPT制作进行展示
2、区域认知: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3、综合思维: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关系,地球和其它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关系
4、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活动所在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培养学生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 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难点:
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理由:学生易于从自然常识角度认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新课导入】
古籍记载着中国古人认识宇宙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商周时代形成的《周髀算经》认为,天的中央是北极星空,日月星辰围着北极星空不停息地往右向左旋转,天因此是圆的。大地因为有东西南北的方向,所以地是方的,这就是“盖天说”。
盘古在“浑沌”中开天地,是“浑天说”的宇宙观。
东汉时期的星象家郄萌在“浑天说”的基础上,提出宇宙“高远无极”,并且“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晋书天文志》)的“宣夜说”。认为日月星辰都是悬浮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的“气”里,日月星辰的自生,也是由“气”凝聚成的。
这都是古代的宇宙观,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地球的宇宙环境,了解一下现在的宇宙观。
【新课讲解】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中物质存在形式
晴朗夜空下,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行星;有时还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体、拖着长尾的彗星。
2、天体
这些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它们连同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图1.2)。
3、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图1.3)。
(1)地月系
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2)太阳系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图1.4)。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3)银河系
银河系是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图1.5一图1.6)。在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4)河外星系
在银河系外,天文学家观测到许许多多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
【板书】
太阳
1、太阳的地位、质里
2、八大行星距离太阳远近: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课后反思】
第一步,课堂围绕课本提供的思考线索讨论;再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
第二步,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查阅杂志、资料。根据条件许可,参加校天文馆的相关活动或利用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信息,采用网上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