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资源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教材分析】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学情分析】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学目标】
1、地理实践力:
运用资料,用图表和文字的形式说明天体的概念,了解主要的天体类型,树立宇宙是物质的观念
绘制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示意图,树立宇宙是运动的观念
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资料查阅,PPT制作进行展示
2、区域认知: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3、综合思维:
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关系,地球和其它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关系
4、人地协调观:
认识人类活动所在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培养学生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
教学难点
地球的特殊性。
【新课导入】
17世纪之前,虽然人类已经与月球打了好几万年交道了,但月球上并没有正式的命名,我国文化中所谓的广寒宫,无非是想象的产物,当不得真。而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给月球地名命名的人,便是伽利略。
第二个给月球上的地形取名字的是意大利科学家乔万尼-里乔利。里乔利于1651年出版了《新天文学大成》,也叫《新至大论》一书,在书中,他画了一幅直径达28厘米的月面地图。他将月球表面那些暗色的区域称为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月海”。而且老里还诗兴大发,赋予了它们极其浪漫的名字,这便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雨海、静海、酒海、虹湾、风暴洋等等。
【新课讲解】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1、几种常见的天体
[过渡]正是由于以上所述天体和星际物质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各种天体是否为孤立的呢?经过科学家的实验证明: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我们称之为天体系统
[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图1.3及相关材料,举出一些天体系统的例子,并完成P4的上面的活动
[学生回答]略
[引导]好,像同学们举出的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等都是天体系统。那么,这些系统内的天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形式的关系呢?(互相吸引;围绕旋转)
[板书]2、天体系统
[启发讨论]天体系统有大有小,大的天体系统又可包含许多小的天体系统。刚才同学们提到的三个天体系统之间是如何包含的呢?(银河系含太阳系,太阳系含地月系)
[学生回答]略
[讲解](备注:投影课本P3图1.3讲解)地月系只有两个天体,地球和月球,它们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太阳系则包括太阳、九大行星、卫星及其它天体,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而银河系是由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象太阳这样的恒星就有2000多亿颗,太阳就处于距银河系中心2.7万光年的位置上。
[讲解]银河系已如此庞大,是否就是的天体系统呢?是否就是我们的宇宙呢?还远远不是。利用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观测到在银河系之外,还有约10亿个类似的天体系统,它们被统称为河外星系。
[多媒体放映]河外星系(仙女座星云,大、小麦哲伦云等)。
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整个宇宙,科学家称之为总星系,是一级的天体系统。当然,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必然还会进一步扩展。
[讲解]同学们刚才关于活动的回答很好,这里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多媒体投影)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过度]我们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那么太阳系中还有哪些行星哪?他们又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在众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主要问题。
[启发讨论]阅读教材P4图1.4太阳模式图思考太阳系周围有几颗行星,它们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目前已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间夹有小行星带。
[板书]3、八大行星
[启发讨论]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就好像一个家庭中的八个兄弟,有许多共性,请结合有关材料完成P4--P5活动题1、2,并总结九大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有哪些共同之处?
[板书]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1(1)八大行星在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
(2)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的大一些,也不过17度,说明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
(3)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
(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板书】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行星地球
1、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3、地球的特殊性
(一)课后反思
基于学情可以引入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星座的概念: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天琴和天鹰星座(可绘出简图,光年的概念)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可以让学生说,童年阅读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故事书有介绍。拓展学生认识宇宙的视野,也可以给出阅读素材。设计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我国对宇宙探索取得了那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地理的兴趣和探索宇宙的热情等。新课标要求阅读的不是深度,而是广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