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二片区联考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
历 史 学 科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命卷学校:三江口镇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 C.当家作主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3.“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D.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明确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含义是( )
A.土地归集体所有 B.土地归国家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5.这是1952年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
(人均)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根据上表反映的情况,党中央决定( )。
A.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着手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大量进口美国钢铁和机器设备
6.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某校八年级学生搜索以下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根据所学知识,你知道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当家作主 B.曲折探索 C.改革创新 D.保家卫国
8.小岗村 “大包干” 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 10 分工,…… 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 他讲述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背景
9.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7月28日发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深圳经济特区的 “特”在( )。
A.特殊的社会制度   B.特殊的经济政策
C.特殊的地理位置 D.特殊的外交政策
10.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11.“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是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12.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70周年。早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3.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两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璧。“山水合璧”反映了( )
A.两岸政治经济交流形成常态 B.海协会与海基会首次实现对话
C.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两岸分离阻碍了文化艺术交流
14.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者的共同点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D.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16.我国的导弹部队在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陆续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导弹。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
A.核反击 B.海上巡逻 C.空中侦察 D.两栖作战
17.2014年11月5日至11日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后重回中国。APEC指的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8.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19.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近代的科技和文化 D.现代的社会生活
20.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中的 “两制” 是指( )
A.两种社会制度 B.两种法律制度 C.两种管理制度 D.两种军事制度
21.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命名为( )
A.“辽宁舰” B.“山东舰” C.“福建舰” D.“广东舰”
22.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邮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D.科技革命推动了购物方式
23.“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业”等词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24.观察右图,中共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如果给这一漫画配上说明文字,最好选择( )。
A.改善生态环境 B.努力发展经济
C.党风廉政建设 D.反对铺张浪费
25.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B.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式不同
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D.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同
26.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27.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其中,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8.我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
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融入世界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9 题 8分,第 30 题 10分,第 31 题 14 分,第 32题 12 分,共 44分)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左图,指出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主张。选取材料右图中的任意一个史实(用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重要意义。
3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以来 “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 “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 6 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 1983 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材料三:1984 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小岗村取得成功的原因。(2分)
(3)材料三中 “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 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意义。(4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美军在北京抢劫的白银 图2 华盛顿会议
图3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图4 尼克松访华
依据图1和图3,指出美国当时分别参与签订了哪两个条约?条约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6分)
图3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一年?此时美国对中国实行的是何种政策?(2分)
图4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使中美关系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你有何启示?(2分)
32.论述题(12分)
(1)当今世界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分)
(2)阅读材料中的史事,提炼一个观点或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0分)
(要求:价值观正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