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0 竹节人1.选出加点的字或词的正确释义。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 )A.很。 B.高而直。 C.伸直。 D.探出。2.把词语和解释连接起来。弄巧成拙 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前功尽弃 一声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震慑力和威力极大。叱咤风云 想要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虎视眈眈 像老虎捕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化为乌有 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别出心裁 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忘乎所以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威风凛凛 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3.下列反义词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鲜一陈旧 破旧一崭新B.疲倦一坚强 神气一消沉C.胜利一失败 前功尽弃一大功告成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威风 别出 技高 得意 呆头 叱咤 弄巧 虎视 (1)一只豹子正 地潜伏在这只羚羊身后。(2)这件衣服上的纽扣设计真是 。(3)面对一个个栩栩如生、 的兵马俑,谁能不惊叹呢?(4)他本想把事情办得更好,却 。5.下列语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B.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C.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D.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6.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引用的部分C.表示否定和讽刺D.表示特殊含义(1)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2)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 (3)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4)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 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ABCC式的词语。(1)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 。(2)有的同学新做了竹节人,一有机会,便 招呼大伙来观摩。(3)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 的老师看出了破绽。8.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方法。(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2)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3)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牛”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9.根据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排序。 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把毛笔杆磨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 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竹节人手上系上一 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用铅皮剪一 偃月刀,用铁丝系 红丝线做 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2)“我们”是怎样装扮竹节人的?根据选段内容连一连。铅皮 蛇矛冰棍棒 偃月刀废弃的钩针 金箍棒铁丝系红线 虎头双钩(3)“神气”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我们”还会怎样装扮竹节人?给它取个怎样威风、响亮的名字?发挥想象写一写。 10 竹节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解答】“挺”很。故选:A。【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2.【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解答】故答案为:弄巧成拙——想要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前功尽弃——指以前的功劳努力全部丢失白费。叱咤风云——一声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震慑力和威力极大。虎视眈眈——像老虎捕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威风凛凛——威严可畏、有气势的样子。【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3.【答案】B【分析】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解答】A、C恰当。B.有误。疲倦:疲乏,困倦。反义词“活跃”。故选:B。【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4.【答案】凛凛 心裁 一筹 洋洋呆脑 风云 成拙 眈眈(1)虎视眈眈;(2)别出心裁;(3)威风凛凛;(4)弄巧成拙。【分析】考查了补全词语、选词填空。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解答】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得意洋洋呆头呆脑 叱咤风云 弄巧成拙 虎视眈眈(1)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盯着。(2)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3)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4)弄巧成拙:本想取巧,结果反把事情办糟了。故答案为:凛凛 心裁 一筹 洋洋呆脑 风云 成拙 眈眈(1)虎视眈眈;(2)别出心裁;(3)威风凛凛;(4)弄巧成拙。【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5.【答案】C【分析】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解答】A、B、D正确。C.疑问,短句都表示感叹的语气,应用感叹号。故选:C。【点评】标点符号主要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是现代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习作中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6.【答案】(1)D;(2)A;(3)C;(4)B。【分析】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解答】(1)这里的“屏风”指挡着的课本,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故选D。(2)“斗士”指“竹节人”,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故选A。(3)这里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故选C。(4)”要记住革命!”这是引用人物的原话。故选B。故答案为:(1)D;(2)A;(3)C;(4)B。【点评】引号的用法有: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等。7.【答案】(1)威风凛凛;(2)得意洋洋;(3)虎视眈眈。【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词语的积累与应用,词语的结构形式可用字母来表示,如“威风凛凛”是“ABCC”形式,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完成题目。【解答】(1)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2)得意洋洋: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或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3)虎视眈眈:像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故答案为:(1)威风凛凛;(2)得意洋洋;(3)虎视眈眈。【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积累。8.【答案】(1)拟人、比喻;(2)比喻;(3)拟人。【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1)这是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课桌”赋予人的特点——年纪;把“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2)这是比喻的手法,把“竹节们”比喻成“壮士”“小伙子”。(3)这是拟人的手法,把“斗牛”赋予人的特点。故答案为:(1)拟人、比喻;(2)比喻;(3)拟人。【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9.【答案】4 1 3 2【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解答】根据制作竹节人的过程排序,先是“把毛笔杆磨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接着是“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然后是“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最后是“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故答案为:4 1 3 2【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10.【答案】(1)根 把 绺 柄;(2)铅皮——偃月刀冰棍棒——金箍棒废弃的钩针——虎头双钩铁丝系红线——蛇矛(3)体会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无比喜爱之情。(4)竹节人手上系一个长薄片,就成了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号称“白衣剑客”。【分析】语段选自《竹节人》,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我们”当时迷上了竹节人,并且自己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过程与乐趣,最后写老师没收了竹节人,也偷偷玩竹节人的趣事。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解答】(1)考查了量词的运用。结合平时的积累可知:一根冰棒棍、一把偃月刀、系绺红丝线、一柄蛇矛。(2)考查了提炼信息的能力。由“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绺红丝线做柄蛇矛”可知答案。(3)考查了对关键词语的分析、赏析能力。找到“神气”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神气”指有精神、有气魄,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竹节人的无比喜爱之情。(4)考查了对题干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述能力。联系实际发挥想象,装扮竹节人,并根据特征起一个名字即可。故答案为:(1)根 把 绺 柄;(2)铅皮——偃月刀冰棍棒——金箍棒废弃的钩针——虎头双钩铁丝系红线——蛇矛(3)体会到了作者对竹节人的无比喜爱之情。(4)竹节人手上系一个长薄片,就成了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号称“白衣剑客”。【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