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单元练习卷 (含解析)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单元练习卷 (含解析)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下列工具中,属于简单机械的是( )。
A. 电脑
B. 螺丝刀
C. 手机
D. 洗衣机
杠杆工作时,不包括的部分是( )。
A. 支点
B. 用力点
C. 阻力点
D. 动力臂
下列工具中,利用了轮轴原理的是( )。
A. 羊角锤拔钉子
B. 方向盘
C. 筷子
D. 钓鱼竿
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的( )。
A. 好奇心
B. 需求和愿望
C. 玩耍
D. 偶然发现
下列关于工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省力
B. 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C. 工具的使用不需要学习
D. 工具是技术的载体
斜面的坡度越小,搬运物体时( )。
A. 越省力
B. 越费力
C. 不省力也不费力
D. 无法判断
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镊子
B. 钓鱼竿
C. 羊角锤
D. 筷子
技术的应用会给人类带来( )。
A. 只有好处
B. 只有坏处
C. 既有好处也有潜在风险
D. 没有影响
下列不属于技术产品的是( )。
A. 自行车
B. 桥梁
C. 石头
D. 智能手机
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其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
A. 省力
B. 改变力的方向
C. 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D. 不省力也不改变力的方向
下列关于工具和技术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具和技术没有关系
B. 技术依赖工具的发展
C. 工具是技术的体现
D. 工具的发展与技术无关
下列哪种情况需要运用技术解决( )。
A. 用手直接搬运重物
B. 用石块砸开坚果
C. 建造高层建筑
D. 用手采摘果实
下列工具中,利用了斜面原理的是( )。
A. 螺丝刀
B. 盘山公路
C. 天平
D. 船桨
技术的发展过程是( )。
A. 停滞不前的
B. 不断进步的
C. 偶尔进步的
D. 不断倒退的
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机械都能省力
B. 简单机械不能组合使用
C. 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
D. 简单机械没有实际用途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所有的工具都是复杂的机器。( )
杠杆一定是直的硬棒。( )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工具的发展。( )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
斜面的坡度越大,越省力。( )
工具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单凭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 )
技术只存在于高科技产品中,与日常生活无关。( )
镊子是省力杠杆。( )
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越省力。( )
人类在发明工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发展技术。( )
同一工作,使用不同的工具,效率是一样的。( )
自行车是由多种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复杂机械。( )
技术的应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
滑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起重机上就用到了滑轮。( )
工具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 )、( )、( )、( )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点:( )、( )和( )。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 )和( )而创造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定滑轮不( ),但能改变( );动滑轮能( ),但不能改变( )。
工具是( )的具体体现,( )的发展促进了工具的改进。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5分)
将下列工具与对应的简单机械原理连起来。
羊角锤拔钉子 轮轴
方向盘 杠杆
盘山公路 斜面
镊子 滑轮
起重机吊重物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举例说明工具和技术的关系。
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列举三个例子,并说明运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原理。
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六、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使用杠杆和不使用杠杆拔钉子的省力情况。
实验名称:比较使用杠杆和不使用杠杆拔钉子的省力情况
实验材料:木板、钉子(已钉入木板)、羊角锤(作为杠杆)、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拔钉子,记录所需的力的 (尽量保持匀速拉动)。
用羊角锤的羊角部分卡住钉子,将木板边缘作为支点,用 拉动羊角锤的手柄拔钉子,记录所需的力的大小。
(3)比较两次实验中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使用羊角锤拔钉子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直接拔钉子时 。
实验结论:使用杠杆(羊角锤)拔钉子更省力,说明杠杆能帮助我们 。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省力程度的影响。
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省力程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木板(作为斜面)、木块(垫木板用)、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用一块木块将木板的一端垫高,形成一个坡度较 的斜面,用刻度尺测量斜面的高度和长度。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 拉动小车,记录所需的力的大小。
增加木块的数量,增大斜面的坡度,保持斜面长度不变,测量斜面高度,重复步骤(2)。
再增加木块数量,进一步增大坡度,重复实验。
(5)比较不同坡度下拉动小车所需的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斜面坡度越小,拉动小车所需的力越小;坡度越大,所需的力越大。
实验结论:斜面的坡度大小影响省力程度,坡度越小越 ,坡度越大越 。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B 解析:螺丝刀属于简单机械中的轮轴;电脑、手机、洗衣机是复杂的技术产品,不属于简单机械。
D 解析:杠杆工作时包括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动力臂是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不属于杠杆的组成部分。
B 解析:方向盘利用了轮轴原理;羊角锤利用杠杆原理,筷子和钓鱼竿是费力杠杆。
B 解析: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断探索和发展技术。
C 解析:工具的使用需要学习正确的方法,否则可能无法发挥其作用甚至造成危险,C 说法错误。
A 解析:斜面的坡度越小,搬运物体时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C 解析:羊角锤拔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镊子、钓鱼竿、筷子是费力杠杆。
C 解析:技术的应用既有好处,如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等,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如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
C 解析:石头是自然存在的物体,不属于技术产品;自行车、桥梁、智能手机是人类通过技术制造的产品。
B 解析: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解析:工具是技术的体现,技术的发展推动工具的改进,工具的使用也促进技术的进步,C 说法正确。
C 解析:建造高层建筑需要运用建筑技术、机械技术等多种技术,其他选项可以通过人力或简单工具完成,不需要复杂技术。
B 解析: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原理,通过延长距离来省力;螺丝刀是轮轴,天平是等臂杠杆,船桨是费力杠杆。
B 解析:技术在人类的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
C 解析: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如自行车包含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A 说法错误,如定滑轮不省力;B 说法错误,简单机械可以组合使用;D 说法错误,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二、判断题
F 解析:工具既有简单的(如锤子、钳子),也有复杂的机器,该说法错误。
F 解析: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只要是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该说法错误。
T 解析:技术的进步为工具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推动工具不断改进,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斜面的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省力、提高效率,完成人力难以完成的工作,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技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烹饪技术、缝纫技术等,该说法错误。
F 解析: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该说法错误。
T 解析:轮轴的省力程度与轮和轴的大小有关,轮越大、轴越小,越省力,该说法正确。
T 解析:人类在发明工具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发展技术,该说法正确。
F 解析:不同工具的效率不同,合适的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该说法错误。
T 解析:自行车包含轮轴(车轮)、杠杆(刹车)等多种简单机械,是复杂机械,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技术的应用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如工业技术可能导致污染,该说法错误。
T 解析:起重机上用到了滑轮组,方便吊起重物,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工具的发展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从简单工具到复杂机器,反映了人类的进步,该说法正确。
三、填空题
杠杆;轮轴;斜面;滑轮 解析:这些是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解析:这三个点是杠杆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杠杆的工作方式。
需求;愿望 解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改造世界。
省力;力的方向;省力;力的方向 解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不同,定滑轮改变方向,动滑轮省力。
技术;技术 解析:工具是技术的具体体现,技术的发展推动工具不断改进和创新。
四、连线题
羊角锤拔钉子 —— 杠杆
方向盘 —— 轮轴
盘山公路 —— 斜面
镊子 —— 杠杆
起重机吊重物 —— 滑轮
解析:羊角锤和镊子利用杠杆原理;方向盘是轮轴;盘山公路是斜面;起重机吊重物利用滑轮原理。
五、简答题
工具和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技术是发明和改进工具的基础,工具是技术的具体体现。例如,人们为了更省力地搬运重物,基于杠杆原理(技术)发明了撬棍(工具);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更坚固的撬棍,使其能搬运更重的物体,而撬棍的广泛使用也促进了对杠杆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解析: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技术是工具的基础,工具是技术的体现,两者相互促进。
(1)用羊角锤拔钉子,运用了杠杆原理,羊角锤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2)骑自行车时,车轮和车把运用了轮轴原理,轮轴能省力且方便转向。(3)沿着盘山公路开车上山,运用了斜面原理,通过延长距离省力。
解析: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工具,说明其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体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
好处:(1)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如自动化生产线能快速生产大量产品;(2)改善了生活质量,如智能手机让信息交流更便捷。潜在风险:某些技术的应用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如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环境。
解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全面客观。
六、实验题
实验名称:比较使用杠杆和不使用杠杆拔钉子的省力情况
实验材料:木板、钉子(已钉入木板)、羊角锤(作为杠杆)、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拔钉子,记录所需的力的大小(尽量保持匀速拉动)。(2)用羊角锤的羊角部分卡住钉子,将木板边缘作为支点,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羊角锤的手柄拔钉子,记录所需的力的大小。(3)比较两次实验中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使用羊角锤拔钉子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直接拔钉子时小。
实验结论:使用杠杆(羊角锤)拔钉子更省力,说明杠杆能帮助我们省力。
解析:通过对比实验,直观展示杠杆的省力作用,实验设计简单易行,现象明显。
实验名称:探究斜面坡度大小对省力程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木板(作为斜面)、木块(垫木板用)、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1)用一块木块将木板的一端垫高,形成一个坡度较小的斜面,用刻度尺测量斜面的高度和长度。(2)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所需的力的大小。(3)增加木块的数量,增大斜面的坡度,保持斜面长度不变,测量斜面高度,重复步骤(2)。(4)再增加木块数量,进一步增大坡度,重复实验。(5)比较不同坡度下拉动小车所需的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斜面坡度越小,拉动小车所需的力越小;坡度越大,所需的力越大。
实验结论:斜面的坡度大小影响省力程度,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解析:通过改变斜面坡度,测量不同情况下的拉力,探究坡度与省力程度的关系,运用控制变量法(保持斜面长度等不变),结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