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能量》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能量》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能量》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太阳能
D. 天然气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用电饭煲煮饭
B. 点燃蜡烛
C. 摩擦双手取暖
D. 太阳能热水器加热水
下列设备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是( )。
A. 电风扇
B. 电灯泡
C. 电熨斗
D. 电动机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B. 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
C. 只有人类才能利用能量
D. 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
电池储存的能量属于( )。
A. 电能
B. 化学能
C. 光能
D. 热能
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 )。
A. 风能
B. 水能
C. 煤炭
D. 太阳能
下列现象中,属于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汽车发动机工作
B. 电灯发光
C. 电池供电
D. 冬天烤火取暖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电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电动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D. 电饭煲是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下列不属于能量的是( )。
A. 运动的汽车具有的能量
B. 燃烧的木材具有的能量
C. 静止的石头具有的能量
D. 美丽的风景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能源的是( )。
A. 随手关灯
B. 空调温度调得过低
C. 骑自行车代替开汽车出行
D.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
A. 势能
B. 动能
C. 化学能
D. 热能
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
C. 太阳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利用
D. 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下列能量转换中,属于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电暖器工作
B. 电动自行车行驶
C. 蜡烛燃烧
D. 手机充电
能量的单位是( )。
A. 牛顿
B. 焦耳
C. 千克
D. 米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热能的是( )。
A. 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
B. 用煤气灶烧水
C. 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D. 用扬声器播放音乐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存在。( )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保持不变。( )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
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
电能是使用最方便的能源之一。( )
能量转化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能量浪费掉,不能被完全利用。( )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
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物体举得越高,具有的动能越大。( )
节约能源就是尽可能少用能源。( )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声音的传播需要能量。( )
所有的能量都能被人类利用。( )
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了动能转化为热能。( )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能量有多种形式,如( )、( )、( )、( )、( )等。
( )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 )、( )、( )等。
电池储存的是( )能,使用时转化为( )能。
发电机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电动机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四、连线题(每线1分,共5分)
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能量转换连起来。
点燃蜡烛 电能→光能和热能
电灯泡发光 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 机械能→电能
发电机工作 光能→热能
摩擦双手取暖 机械能→热能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请列举三个生活中能量转换的例子,并说明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我们应该如何节约能源?请至少写出三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六、实验题(每空1分,共8分)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摩擦可以生热(即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实验名称:证明摩擦可以生热
实验材料:两块干燥的木块(或砂纸和木块)、温度计(或手触摸)
实验步骤:
用温度计测量木块的初始温度(或用手感受木块的温度)。
将两块木块相互快速摩擦 1-2 分钟(或用砂纸快速摩擦木块)。
停止摩擦后,立即用温度计测量木块的温度(或用手感受温度变化)。
(4)比较摩擦前后的温度。
实验现象:摩擦后的木块温度比摩擦前 (用手触摸感觉更热)。
实验结论:摩擦可以 ,即 可以转化为 。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提示: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水温的变化来判断)。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
实验材料:四个相同的杯子、热水、温度计、四种不同的保温材料(如棉花、泡沫、布料、塑料膜)、计时器
实验步骤:
在四个杯子中倒入 的热水,测量并记录初始水温。
分别用四种材料将杯子包裹好(包裹厚度相同),并在杯子口盖上相同的盖子。
同时开始计时,30 分钟后打开杯子,分别测量每个杯子中水温的变化。
(4)比较不同材料包裹的杯子中水温降低的幅度。
实验现象:用棉花和泡沫包裹的杯子水温降低幅度 ,用布料和塑料膜包裹的杯子水温降低幅度 。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不同,棉花和泡沫的保温效果 ,说明它们能减少热能的散失。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C 解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会越用越少,所以选 C。
C 解析:摩擦双手取暖是通过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A 是电能转热能,B 是化学能转光能和热能,D 是光能转热能,所以选 C。
B 解析:电灯泡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同时有少量热能),A 是电能转机械能,C 是电能转热能,D 是电能转机械能,所以选 B。
C 解析:能量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人类能利用能量,自然界中也存在能量转换,C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正确。
B 解析:电池储存的是化学能,使用时释放电能,所以选 B。
C 解析:煤炭燃烧会产生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A、B、D 都是清洁能源,所以选 C。
A 解析: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B 是电能转光能,C 是化学能转电能,D 是热能的传递,所以选 A。
C 解析:A 发电机是机械能转电能;B 电动机是电能转机械能;C 正确;D 电饭煲是电能转热能,所以选 C。
D 解析:美丽的风景是视觉感受,不属于能量,其他选项都属于能量,所以选 D。
B 解析:空调温度调得过低会消耗更多电能,不利于节约能源,其他选项都是节约能源的做法,所以选 B。
B 解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是动能,A 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变具有的能量,所以选 B。
C 解析:太阳能在夜晚或阴天无法直接利用,C 说法错误,其他选项正确。
B 解析:电动自行车行驶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A 是电能转热能,C 是化学能转光能和热能,D 是电能转化学能,所以选 B。
B 解析: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牛顿是力的单位,千克是质量单位,米是长度单位,所以选 B。
B 解析:用煤气灶烧水利用了热能将水加热,A 是光能转电能,C 是利用地磁场,D 是电能转声能,所以选 B。
二、判断题
F 解析: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如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该说法错误。
T 解析: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转化或转移,总量不变。
F 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形成需要漫长时间,消耗后难以再生,该说法错误。
T 解析:摩擦生热是典型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该说法正确。
T 解析:电能便于传输和转换,是使用最方便的能源之一,该说法正确。
T 解析:能量转化过程中总会有能量损失(如转化为热能散失),效率不可能达到 100%,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无污染,是清洁能源,该说法正确。
T 解析: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该说法正确。
F 解析:物体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动能与运动速度和质量有关,该说法错误。
F 解析:节约能源是指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不是尽可能少用,该说法错误。
T 解析: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储存化学能,使用时释放电能,该说法正确。
T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振动,振动需要能量,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有些能量目前还不能被人类有效利用(如地震的能量),该说法错误。
T 解析:冬天搓手是通过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该说法正确。
F 解析:核能虽然高效,但核废料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该说法错误。
三、填空题
电能;热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答案不唯一) 解析:这些是常见的能量形式,体现了能量的多样性。
能量转换 解析:能量转换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指能量形式的转变。
太阳能;风能;水能(答案不唯一) 解析:这些能源可以不断再生,属于可再生能源。
化学;电 解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储存化学能,使用时转化为电能。
机械;电;电;机械 解析: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能量转换方向相反,分别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
四、连线题
点燃蜡烛 —— 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电灯泡发光 —— 电能→光能和热能
太阳能热水器 —— 光能→热能
发电机工作 —— 机械能→电能
摩擦双手取暖 —— 机械能→热能
解析:点燃蜡烛是化学能释放;电灯泡是电能转换;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电能;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热能,据此连线即可。
五、简答题
(1)用电饭煲煮饭: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热能将生米煮熟。(2)骑自行车:人体的化学能(来自食物)转化为机械能,使自行车前进。(3)太阳能路灯:白天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晚上电能转化为光能照亮路面。
解析:结合生活实例,清晰说明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体现能量转换的普遍性。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例如,用煤烧水时,煤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被水吸收)和少量散失到空气中的热能,虽然被水利用的热能少于煤的化学能,但总能量(化学能)等于水吸收的热能加上散失的热能,总量不变。
解析:先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再通过具体例子说明能量总量守恒,即使有能量损失,总量也不变。
(1)随手关灯: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因为电灯工作需要消耗电能,及时关灯能节约电能。(2)使用节能电器(如节能灯):节能电器转换效率高,在提供相同服务(如照明)时消耗的电能更少,能有效节约能源。(3)骑自行车或步行代替开汽车:汽车行驶消耗汽油(化学能),而骑车或步行消耗人体的化学能(更环保且节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解析:从生活习惯、设备选择、出行方式等方面提出节约能源的方法,并说明理由,体现节约能源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六、实验题
实验名称:证明摩擦可以生热
实验材料:两块干燥的木块(或砂纸和木块)、温度计(或手触摸)
实验步骤:(1)用温度计测量木块的初始温度(或用手感受木块的温度)。(2)将两块木块相互快速摩擦 1-2 分钟(或用砂纸快速摩擦木块)。(3)停止摩擦后,立即用温度计测量木块的温度(或用手感受温度变化)。(4)比较摩擦前后的温度。
实验现象:摩擦后的木块温度比摩擦前高(用手触摸感觉更热)。
实验结论:摩擦可以生热,即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解析:通过摩擦做功,观察温度变化,直观证明机械能向热能的转换,实验材料简单,现象明显。
实验名称: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
实验材料:四个相同的杯子、热水、温度计、四种不同的保温材料(如棉花、泡沫、布料、塑料膜)、计时器
实验步骤:(1)在四个杯子中倒入等量、同温度的热水,测量并记录初始水温。(2)分别用四种材料将杯子包裹好(包裹厚度相同),并在杯子口盖上相同的盖子。(3)同时开始计时,30 分钟后打开杯子,分别测量每个杯子中水温的变化。(4)比较不同材料包裹的杯子中水温降低的幅度。
实验现象:用棉花和泡沫包裹的杯子水温降低幅度小,用布料和塑料膜包裹的杯子水温降低幅度大。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不同,棉花和泡沫的保温效果较好,说明它们能减少热能的散失。
解析:通过控制变量(水量、初始温度、包裹厚度等),比较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实验设计科学,能有效探究材料与保温效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