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上)第四单元 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历史备课资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必修上)第四单元 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历史备课资源

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不能准确理解明朝内阁制度的内涵
1.著名学者樊树志在《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中指出,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张居正认为他并非一般的宰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明朝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
A.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B.内阁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内阁标志着中央中枢机构的成熟
D.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2.据记载,嘉靖二年(1523年)二月,明世宗在批答都察院关于请差御使巡盐的奏疏时未经内阁票拟,刑科给事中(负责刑科的监察官)黄臣立即“封还原本,以重命令”。这说明,内阁票拟(  )
A.对皇帝独断的牵制
B.防止了政治腐败发生
C.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易错点2 不能准确理解明清时期商业政策的内涵
3.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长期的基本经济政策,但从明朝中期开始,民间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比如太湖地区的盛泽镇是当时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历史上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有“绸都”的美称。该现象表明当时(  )
A.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府的监管
B.市镇经济的发展极为迅速
C.专业性生产得到了突出发展
D.本末观念事实上受到冲击
4.下图为清康熙《祭神图》,右下角配康熙题诗:“一年农事周,民庶皆安逸。歌谣遍社村,共享升平世。五风君德生,十雨苍天济。当年后稷神,留与后人祭。”康熙意在(  )
A.注重祭祀礼仪以维护专制统治
B.推崇重农抑商以强调满汉一家
C.彰显盛世景象以倡导农本思想
D.传播理学思想以推进社会教化
易错点3 不能准确理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5.明人李贽认为李逵“为善为恶,彼俱无意”,清人金圣叹也认为,李逵“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完全符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标准。据此可知,李贽和金圣叹等知识分子(  )
A.主张回归孔孟儒学经典
B.依据理学塑造理想人格
C.试图突破传统思想束缚
D.不以人性善恶品评人物
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斥责不知礼义的百姓为禽兽,痛恨李贽提出的个性解放。但同时他也认为:社会是发展的,存在不以人的伦理是非、认识对错、善恶动机为转移和标准的某种客观规律。由此可知,王夫之的思想(  )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诉求
B.与李贽相比有退步性
C.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D.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A 2.A 3.D 4.C 5.C 6.C
1.A 据“他并非一般的宰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再大,始终也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决策机构,没有自己的衙署,权力是伴随着君权的加强而增大的,故排除B项,选A项。内阁首辅代帝执政,不能得出中央中枢机构成熟的结论,排除C项。内阁首辅并不是宰相,排除D项。
2.A 材料反映了明世宗未经内阁票拟就批答奏疏,刑科给事中黄臣立即将奏疏封还,这说明内阁票拟对皇权独断有一定的牵制作用,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内阁票拟对皇帝独断的牵制,未涉及政治腐败,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国家法律,排除C项;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说法绝对,排除D项。
3.D 题干反映的是在重农抑商政策下,民间工商业在明朝中期得到了较快发展,这表明本末观念事实上受到了冲击,故选D项;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商业活动没有脱离政府监管,排除A项;B、C两项不符合题干主旨,均排除。
4.C 材料“一年农事周,民庶皆安逸”“当年后稷神,留与后人祭”体现的是盛世景象以倡导农本思想,C项正确;材料与维护专制统治、满汉一家及传播理学关系不大,排除A、B、D三项。
易错分析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商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人的权益不受保护,封建统治者也会因形势变化对该政策做出调整,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甚至表现出“惠商”的一面,但在整个封建社会,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
5.C 李逵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按照当时人的眼光来看,他是反面角色,而材料中李贽和金圣叹对李逵赞美有加,说明李贽和金圣叹等知识分子试图突破传统思想束缚,故C项正确。A项曲解了材料主旨,排除。李贽反对理学思想的束缚,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不以人性善恶品评人物,排除D项。
6.C 据材料“斥责不知礼义的百姓为禽兽”可知,王夫之强调儒家伦理道德;“社会是发展的,存在不以人的伦理是非、认识对错、善恶动机为转移和标准的某种客观规律”,这发展了儒学,故选C项。材料中的观点不属于单独哪个阶层的诉求,排除A项;王夫之的思想具有进步性,排除B项;王夫之没有否定程朱理学,而是批判继承,排除D项。
易错分析   尽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强烈地反对理学中不合理的部分,但他们的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不断为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