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讲坛:面壁十年图破壁 知行合一提质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校长讲坛:面壁十年图破壁 知行合一提质量

资源简介

面壁十年图破壁 知行合一提质量——未央区2024年第二期校长论坛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2024年1月12日,在高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灞桥区东城二小和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参观访学。两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低谷崛起,短短几年,成为周边炙手可热的优质学校。
为什么?原因在哪里?我们的学校和这两所学校相比,差距在哪里?是因为老师的福利吗?是因为地段吗?核心原因到底在哪里?有没有追赶超越的可能?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变自己的学校管理?
随着访学的深入进行,两所学校在深化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效,给了我强烈的冲击。我结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到了以下的答案,与大家分享如下,不到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答案一:课堂教学改革真推进
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7Y”品质课堂的构建,给我很大的启示。“7Y”品质课堂经历“构建模式”“深化模式”“形成品质”三个阶段,呈现了“边学边交 自主领悟”课堂教学模式、“智慧交流 品质提升”课堂交流模式、“7Y”品质课堂三项研究成果。让我感触颇深的有两点:一是树立做“可持续”课堂建设的坚定信念,二是形成“发展性”课堂建设成果的坚定决心。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之一。为了让课堂真正成为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先锋小学初步形成“5+15+15+5”的先锋课堂结构,提炼出“思维+知识点+学习单+小组合作”的先锋课堂特质。在前期进行的一系列公开课活动中,我们围绕“先锋课堂”一直在探索、推进。但和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7Y”品质课堂8年深挖一口井相比,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才刚刚开启。
做“真研究”,不是“表面化”,注重“形式”,轻视“深入”;不是“片面化”,重视所谓的“主课”,轻视所谓的“副课”。让课堂研究不断深入,让“好课堂”研究关注全学科,让“持续性”“发展性”成为本色。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先锋课堂”教学改革,将“先锋课堂”做成学校深化内涵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答案二:学习方式改革真落地
合作是铁一系列自下而上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品质和最突出的特征。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的“团队行五人小组”颇有名气。奖励、活动,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体的。五人组的小组合作,解决的是真正的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收获友谊、发展能力、学会团结、谦让、包容。
反思:未央区EEPO教育教学改革搞了6年,小组合作一度成为未央课堂的主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看到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课堂上,小组合作中小白板的运用时,我还是有了“猴子掰玉米”的感觉。
我们在推进先锋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拟重点打造“思维+知识点+学习单+小组合作”的先锋课堂特质。接下来,我们将持之以恒,深挖一口井,让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先锋课堂”落地生根。
答案三:教育教学真研究
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在教育教学结构化改革方面,所有老师80%的精力都用在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学校朝气蓬勃的基石。
如何激发和点燃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热情?——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一是将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给教师提供自主发展的思路和平台,在持续不断的推进中,精彩纷呈,看到了课程建设之于教师的生机与活力。目前,丰富的特色课程已初步呈现井喷之态。很多老师建立了个人的教育教学自媒体公众号,进行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展示。
二是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做好学术论坛。2023年,2个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功立项;2个市级课题、5个区级课题成功立项;34个校本课题成功立项。参与课题研究人数达124人次。
三是做好两个教学节的磨课和展示。上半年,我们组织老师积极在“东前进之夏”教学节活动中上观摩研讨课。下半年,我们开启了首届“先锋课堂”教学节。经过艰辛的磨课过程,不仅上课教师得到锤炼,学科团队也得到整体提升。
四是坚持做好“人人一节公开课”。我们的“人人一节公开课”,从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使校园中几乎每天都有公开观摩课,引领了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五是做好送教送培工作。培训别人,也是成长自己。一年来,我们积极搭建平台,先后带领徐璐、王玥心等10多位教师走进鄠邑区东关小学、蓝田县玉山镇前程小学送教。
同时,我们的“青蓝工程”、教师阅读、每周一研、各类培训等措施,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成功是学校的荣耀。后期,我们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不遗余力促进教师的成长。
答案四:课程建设真实践
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的课程方案,注重基础性、丰富性、开发性。从课程目标、设置、实施方面均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在课程开发方面将目标分解为“三品质”:思想道德品质、创新思维品质、探究思维品质;注重培养“三能力”:合作能力、学科能力、认知能力;五育并举,开发三个课堂:第一课堂——知识认知基础课,第二课堂——能力提升特色课,第三课堂——综合应用实践课。每一部分都承载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石。
铁一在课程建设方面,有几个点,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
1.经典文化积累课。铁一的经典文化积累课涵盖11本国学经典。一二年级每周三节诵读课。从《论语》《道德经》《易经》等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校长说,希望孩子未来在人生某个节点上,国学经典中的某一句话,就能突然起到作用。——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初衷。
先锋小学的诵读课程分为:“国学经典”“红色经典”“唐诗宋词”“诸子散文”“名言警句”“现代经典”“成语”“小古文拓展”八个部分。其目的也是让经典滋润孩子的童年。但整本的经典诵读,我们没有涉猎,下学期,我们将进行尝试。
2.观察能力提升课。铁一陆港的观察课上,每个班每个小组配备一支录音笔。老师每日聆听、评价、反思、指导。其中一年级观察植物;二年级观察动物,如仓鼠、兔子;三年级观察自然现象和节气;四年级观察社会现象等等,对孩子能力提升细致入微的关注、研究、实践,这点让我很触动。细节决定品质,这是我们和铁一的差距。
3.老师自主研发的学具已获五六种国家专利。这一点给我很大的启示,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激发我校教师的自主研发能力?这也是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
4.铁一陆港学校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程中,以游戏为主导,潜移默化地传授体育文化知识,确保1-4年级的学生能够掌握1-2种体育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艺2+1”的培养目标,在2013年就已明确提出,如何更好的落实?铁一陆港给了我启示。这一点,我们已召开体育组工作会,将在后期切实落实。
5.科学课程,注重实践与体验,80%的课程内容需要在实验中掌握。这一点我们有推广,但落实不到位。老师的课程还停留在应试水平。后期,我们将在此方面,进行明确的要求与落实,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很多做法和理念,和优秀的学校不谋而合。
比如:数学方面,我们的跳蚤市场与数学相结合,通过动手操作与深度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英语方面,我们也在进行“配音秀”“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等英语校本课程的实践,现已开启了首届“先锋英语节”。
比如,音乐方面,我们通过“小乐器进课堂”,也基本实现了“每个学生必须掌握一门乐器”的要求。
本着“学校处处有教育,处处是课程”的思路,目前,先锋小学已构建起先锋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先锋课程群。在未央区2023年学校课程方案展评中,也得到认可,获得“★星级学校”称号。
我们的校本课程自实施以来,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老师的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一是形成了团队文化,二是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课程,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四是喜讯不断,赢得了多方肯定。各种荣誉称号不断涌现,更增强了我们不断深入实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的决心。
答案五:理念落地很重要
铁一陆港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很多理念的落实,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要求教师精简课时,注重实效。一二年级坚决执行没有书面作业,坚决执行无纸笔检测。
每天孩子都在走班。走班制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切实落实。对学校的管理水平要求很高。我们已有尝试,后期,继续落实。
学科活动全员参与。弱化活动,强化课程。体育节、艺术节,全员参与。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不参加。
这些理念和要求我们也熟知,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大打折扣。这也是我们后期要不断落实和改进的。
一所好的学校博大精深,几个小时的了解只能是冰山一角。但这一角的了解,也让我们看到了名校的“名”,更启迪了思路,开拓了视野,明晰了方向和目标,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
感谢教育局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机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方法策略明了了,关键的问题是,是否真的耐下心来,一点一点地去让想法落地生根。
面壁十年图破壁,知行合一提质量。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将从“行政团队理念的统一”“教师团队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建设的不断优化”“后勤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的不断推进”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先锋教育品质,打造先锋教育品牌,为“办群众家门口满意的学校”不懈努力!
未央区先锋小学
2024年1月20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