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长讲坛:搭建多元、特色、国际化的学生成长立交桥 报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校长讲坛:搭建多元、特色、国际化的学生成长立交桥 报告

资源简介

校长讲坛:搭建多元、特色、国际化的学生成长立交桥
审视国内普通高中,“好学校”通常以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一流大学作为衡量标准。升学成绩好固然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只能惠及极少数的学生。这种努力追求学习成绩的办学让多数学生“陪太子读书”,无法发现自我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这显然与教育“为了个人未来生活更美好”的重要目标相背离。如何立德树人,让每一名学生努 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每一名校长必须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
2015年暑期,闵行中学高二年级的项同学随学校暑期游学团去美国。一周学习活动结束后,他获得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教授的推荐信。一年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教授的推荐,他得到了美国东北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实现了自己满意、家庭欢喜、学校肯定的阶段性的人生发展目标。项同学学习成绩中上,在闵行中学算不上“学霸”,伯克利教授推荐他也不是因为优秀的学科成绩,而是“主动性强,目标定位明确,追求卓越,具有良好的个性和领导素养”。这一推荐评价,应该是对当前“什么是有价值的学生素养”的良好诠释,也是对今天闵行中学“搭建多元、特色、国际化的学生成长立交桥”办学方向的重要启示之一。
2015年底,我从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岗位上调任闵行中学校长。此时,受到市区传统重点中学在闵行区开设多个分校的冲击,闵行中学生源质量一再下降,高考成绩受到明显影响,这所上海历史名校正处于发展的低谷期。更主要的问题是,学校找不到突破向上的方向,越是升学成绩不理想越是往这方面使劲,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分析2013年、2014年、2015年三年的中考录取成绩,我发现闵行中学的高一新生中,既有中考成绩在闵行区居前10%左右的优秀学生,也有成绩在全区只能排前40%的、来自薄弱初中的名额分配生,两者中考分数相差可达50多分。这在上海高中学校中极为少见,学生层次差异明显、个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非常突出。闵行中学不能亦步亦趋,紧盯生源条件优秀的学校办学的方式,而是必须走出自己独特的办学和育人道路。
高中是学生认识自我、走向社会的人生发展关键阶段,不管是今后上大学深造,还是进入就业准备,让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个性被认识、潜能被开发,身心健康、视野开阔,是育人的基本方向。怎样激发并维持层次差异明显、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如何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个性的成长方向,是闵行中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实施生涯教育,激励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学习生活。
2016年暑假,学校邀请大学、社会研究机构等相关的专家学者,对全体教师开展60小时生涯教育强化培训。学校于2016学年新学期,在高中三个年级全面开设生涯教育课程,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生涯发展指导。学校在心理教育基础上,把生涯教育与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从人格、价值、兴趣、需求、潜能等方面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将学习、游戏、升学、报考、异性交往、心理安全等问题引导、升华到学涯、职涯等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思考上来。我们引导和激励学生对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进行主动思索和探求,寻求自我与环境、社会的契合点,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学习生活,持续激发学习动力。
2016级高一新生徐同学进校三年后回顾,学校生涯教育让她产生的最大的变化是聚焦了专业规划。通过生涯测试,并了解以往学长的成长案例,借助生涯导师的一对一辅导,她逐步明晰了自己的专业定位——新闻传播专业,并把专业目标化为自己的行动动力,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学业成绩和能力培养都有很大的突破。在学校的帮助下,她对接了复旦大学的老师。在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利用暑假在崇明蹲点调研近一个月,历时一年完成了课题“改革开放40年农村社保制度变迁的研究”,获得上海市创新大赛二等奖,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闵行中学的生涯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在自我发展中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课程内容各有侧重:高一,生涯唤醒与探索,认识生涯,寻找人生的灯塔,价值观探索,激发成长动力;高二,模拟规划与调整,大学“象牙塔”、专业“万花筒”,了解专业,穿梭行里行外,实践体验;高三,向大学生活过渡,院校志愿填报、志愿选择的冲突和协调。
张同学是闵行中学2018届毕业生,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学生。高一时因为受到家庭影响,职业目标定位是航天工程师。后来在生涯课程学习中,通过职业访谈等,他发现个人职业倾向更适合金融和计算机方向。在与生涯导师进一步研究探讨后,他决定报考清华大学数学系。但是由于地理学科等级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在生涯导师和数学老师的帮助下,进入高三后,他再次调整方向,确定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数学方向,并及时吸取了之前等级考试的教训,强攻语文学习短板,最后圆满达成目标。进入大学后,他继续用高中阶段闵中生涯课程中学到的方法,为自己的后续发展做规划。
闵行中学生涯教育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在每一阶段适应当下的学习生活,并努力让生涯规划成为学生终身的能力。
建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并重”的教学文化,为学生今后美好生活服务。
所谓工具理性,就是注重应用的教学,注重方法的教学;所谓人文理性,就是通过学科教学帮助学生生活,获得生活能力,获得精神愉悦,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学科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生活问题、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倡导像科学研究一样的学习,强调学科对创造个人成功生涯发展的可能贡献。
艺术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是审美、情感、想象力和文化传承,艺术教育要为学生终身生活服务。学习一项体育运动,懂得一种规则意识;喜欢一项体育运动,获得一项健身锻炼的能力,促进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体验一种体育精神,培养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咬紧牙关、勇于拼搏、敢于竞争的意志品质。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是一种文化享受。学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的未来生活更美好,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德、智、体、艺、科各域的个性成长。
建立个性化的核心素养培育机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大学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传递出教育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导向。为此,闵行中学针对部分高中学生的个性特长,设置了“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旨在通过基础学科、实践探究、开阔眼界三方面途径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强化高中各基础学科知识为实用技能工具的基础上,学校同时利用与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研究性课题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学习载体,运用跨学科、多领域合作的教学模式,实现高中学习方法的快速转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随之能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该课程分三阶段推进:基础课程阶段采取基础学科理论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先行进行知识梳理与强化。进阶课程阶段通过科研课题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加深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如通过组织上海交通大学科创体验营,学习VEX机器人、航模、无人驾驶、Python等最新的前沿技术并参加国际顶级大赛,为学生科创特长的发展搭建平台。科创研究阶段综合学生个人兴趣与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学习情况,联合国内、国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研究课题,并有机会直接参与全球顶尖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项目。
闵行中学个性化的核心素养培育机制学生参加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国际发明博览会等高水平项目,成绩一直名列上海市高中学校前茅,并持续提高。2020年,我校学生获得上海市第三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1项,专项奖5项。一等奖数量位列上海市所有中小学、少科站、活动中心第18位,高中第10位,再次实现新的突破!
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以丰富的体验经历、多元的评价增强自我效能感。
2016年至2019年三年中,学校邀请54位(次)科学家、优秀学者、医生、媒体工作者等走进闵行中学,为学生做生涯报告,用“他人榜样”启发个人成长。学校通过社团活动、创新孵化基金、校园狂欢节、南京生存实践、绍兴综合社会考察、社区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充分挖掘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学校与社会资源联动,走进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兽医研究所、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等,提前体验职业生活、接受大学课程和走进科学实验室。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是有用之材,关键是通过教育发现学生的才能是什么,所以学生不仅要在课堂练习写作,要做好每一个实验,更要参加学生会或辩论赛,参加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
2019届校友,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吴同学在高中阶段,除了英语课内的学习,也注重语言方面的应用与实践。高中期间她所写的英语作文《What makes a role model》登上了英语报纸;分别在第二十五届和第二十六届科普英语竞赛中获上海市三等奖与闵行区一等奖。她加入英语演讲课社团,并多次拜访徐家汇的英语俱乐部。她也曾前往澳大利亚的学校,参与游学活动。这些英语实践活动让她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她萌生了在大学主修英语专业的想法。
打造宽领域国际课堂,让学生具有更加宽阔的视野。
2015年以来,闵行中学与澳大利亚斯考茨公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家海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通了国内、国际教育交流渠道,不断拓宽“课堂”的范畴,给有需求、有兴趣的学生搭建国际平台,我校每年超过100名学生能够“走出去”。同时,学校迎接来自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的学生“走进来”,开展中国文化学习活动,推动中外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特别是与法国、澳大利亚大学联盟的合作关系,给学生发展提供了国际化的升学通道。
许同学是闵行中学2018届毕业生,现在就读于法国工程师学院。她在闵行中学学习期间,学科成绩排名中等。高中毕业时,她参加了国内高考,成绩超过综招分数线,收到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因为闵行中学有“成长立交桥”项目,让她多了一项选择,同时被法国工程师学院“欧洲化学、聚合物与材料学校”录取。该校是法国化学实力靠前的高等工程院校,出过多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目前许同学在法国学习。她认为闵行中学除了打造了学生成长的国际升学立交桥,对自己最大的帮助是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
闵行中学搭建多元、特色、国际化的学生成长立交桥,致力于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丰富经历、开阔视野以唤醒终身生涯发展意识,发掘自身潜力,个性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基于学生生涯发展,建设开放、多元、国际化的学校课程文化,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建设“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并重”的教学文化,让学科回归生活,凸显核心素养培育,服务学生未来。
——整合资源,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支撑学生个性健康成长。
2017年以来,闵行中学连续三年被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评定为高中教育综合绩效一等奖(前两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回归育人真谛!“多元共生、绿色和谐,优秀卓越、幸福校园”的学校发展愿景正日渐成为闵行中学的现实图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