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S-32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迄今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全碳气凝胶”,密度仅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下列制备气凝胶的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 碳化硅 B. 铜 C. 二氧化硅 D. 碳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水分子的是A. H2O B. H4O2 C. 2H2O D. 2H2O23. 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有重大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A. 张青莲 B. 徐寿 C. 闵恩泽 D. 门捷列夫4. 铁画是铁片和铁丝锻打焊接成图画的一种工艺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下列关于铁画的生锈与防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B. 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环境中C. 铁画生锈后表面会出现黑色固体D.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止生锈5. 下列与实验有关图标及说明错误的是A. 护目镜:进行化学实验需要戴好护目镜,以保护眼睛。B. 热烫:实验中会用到加热操作,或用到温度较高的仪器。应选择合适 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直接触碰。C. 排风:实验中会用到或产生有害气体。D. 用电:实验中会用到电器,可以用湿手操作。6. 某同学暑假去西藏旅游,为顶防高原反应,可以准备的罐装气体是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7. “漫天烟花耀盛世”国庆节期间多地通过燃放烟花祝贺祖国华诞,有关烟花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 烟花的火药呈黑色,说明可能含有木炭粉B. 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C. 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磷粉D. 燃放烟花后,有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硫粉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实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完成下面小题。8.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先变瘪后膨胀B. 气球有密封和缓冲气压的作用C. 铜粉不足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反应结束后称量,电子天平读数不变9.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A.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B.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钬为银白色金属,质较软,有延展性;钬在干燥空气中稳定,高温时很快氧化;氧化钬是已知顺磁性最强的物质。下图是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完成下面小题。10. 下列有关钬的说法错误的是A. 钬高温时容易与氧气反应B. 可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钬与铜C. 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gD. 每个钬原子中有67个质子11. 已知氧化钬中钬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氧化钬的化学式为A. HoO B. HoO2 C. Ho2O D. Ho2O312. 甲烷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8g甲烷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消耗氧气的质量为32gB. 生成水的质量为18gC. 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D. 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比为3:513. 海水晒盐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含有KCl、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T2℃时KCl溶解度为56gB. 随温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先变大后减小C. T1℃时,KCl与MgSO4溶解度相同D. T2℃时,156g MgSO4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6g MgSO414. 实验是科学探究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比较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B.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C. 探究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D. 探究蜡烛中含有碳元素15. 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现将8.1g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200g18%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14.7g蓝色滤渣。(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和Na2O,相关反应①2Na+2H2O=2NaOH+H2↑②Na2O+H2O=2NaOH)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样品中氧元素质量为3.5gB. 最终所得溶液呈无色C. 样品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3:31D. 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93.4g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 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如表为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 氢 氧 氟 氖 钠 硫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1)表中硫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硫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__(填“阴”或“阳”)离子。(2)表中属于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写原子的符号)。(3)X3+离子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4)钠和氯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5)已知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若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F、Na、Cl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科普阅读】17.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电解水制氢和乙醇裂解制氢等。由化石能源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H2。电解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1所示。乙醇裂解制氢会受到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科研人员研究相同温度下裂解乙醇制备氢气时,催化剂中Mo与Fe最佳质量比的实验结果如图2,氢气产率越高,说明催化剂效果越好。(1)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________制氢和乙醇裂解制氢等。(2)化石能源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H2与CO分离,说明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________(填“低”或“高”)。(4)氢能源没有污染,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5)根据图2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裂解乙醇制氢气所需的催化剂中Mo-Fe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___。【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18. (一)如图A-G是初中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叶同学利用A装置制取氢气。①如果所用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②若要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可将烧杯换为________(填一种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若想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选用________(从B~G中选填字母)组装为发生装置。(二)检测某小区地下车库中的有害气体【测定实验】实验小组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测得某小区地下车库中CO浓度如图H所示。【交流分析】(3)8:00、13:00、18:00车库中CO含量都比较高,原因是这三个时间段车库中汽车流动________(填“大”或“小”)。CO浓度超标会使人中毒,这是因为CO极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汽车尾气中的CO、NO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之一是CO2。写出NO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探究实验】19.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活动性:Mg>R【进行猜想】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1)猜想一:R>Fe>Cu;猜想二:________;猜想三:Fe>Cu>R。【实验探究】(2)方案一:用下列实验方案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将打磨好的粗细相同的R丝、铁丝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 金属活动性:R>Fe将打磨好的铁丝插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________色变浅绿色 金属活动性:Fe>Cu方案二:取经过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铜片和R片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 将10mL8%的硫酸加入打磨后的铁片中 将10mL x%的硫酸加入打磨后的铜片中 将y mL 8%的硫酸加入打磨后的R片中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得出结论】(3)猜想________正确。【表达交流】(4)上述涉及金属都要打磨,目的是________。(5)写出方案一铁丝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6)方案二中x=________,y=________。(7)方案二中的硫酸能不能硫酸镁溶液来代替?答:________(填“能”或“不能”)。20. 铜矿是古代绘画颜料的主要来源。如图1是铜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1)已知丙是氧化铜。①丙是一种________色的固体,10g丙中铜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②丙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反应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③若反应d为:,X的化学式为________。(2)若丁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则丁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3)反应d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现,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成分,(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象信息可知,用一氧化碳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时,最佳反应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不选其他温度的理由是________。21.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并用热重法(TG)确定其分解后所得固体产物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1、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2、白色的无水CuSO4遇水蒸气会变成蓝色【实验设计】(1)可选择以下实验装置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作为虚线中的“热分解装置”。【问题讨论】(2)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C中________,E中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3)若通过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则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盛有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溶液的洗气瓶。【数据分析】(4)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①过程Ⅰ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名称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S-32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C【8~9题答案】【答案】8. A 9. D【10~11题答案】【答案】10. C 11. 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16题答案】【答案】(1) ①. 16 ②. 得到 ③. 阴(2)Ne (3)3(4)NaCl (5)F【科普阅读】【17题答案】【答案】(1)电解水 (2) ①. 石油 ②.(3)低 (4)(5)1:9【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18题答案】【答案】(1) ①. ②. 量筒(2) ①. ②. BCEFG(3) ①. 大 ②. 血红蛋白 ③.【探究实验】【19题答案】【答案】(1)Fe>R>Cu(2) ①. 不能 ②. 蓝(3)一 (4)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5)Fe+Cu(NO3)2=Fe(NO3)2 +Cu(6) ①. 8 ②. 10(7)不能【20题答案】【答案】(1) ①. 黑 ②. 8 ③. ④. ##氧化铜 ⑤.(2) ①. 2:5 ②. +4价(3) ①. 500 ②. 温度低于500℃时,不能得到纯净的铜。【21题答案】【答案】(1)乙 (2) ①. 干燥气体 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黑色粉末变红色(3)氢氧化钠(或NaOH)(4) ①. ②. 解: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完全转化到铁的氧化物中,故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1.12g=0.48g所以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g:0.48g=7:3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则有:56x:16y=7:3解得:x:y=2:3故铁的氧化物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