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教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区域性国际组织 教案
【课程标准及解读】
课程标准: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解读: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二战后,区域性国际组织不断涌现,成为国际组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某地区成员组成,职能范围多局限于本地区。如欧洲联盟是区域一体化的典范,《欧洲联盟条约》推动其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转变,使欧洲成为区域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等方面作用显著。非洲联盟是非洲联合自强的象征,积极推进非洲一体化。东南亚国家联盟则是东南亚地区重要的一体化组织,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作用日益重要,因其成员间共同点多,更易达成合作,在推动国际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进区域一体化。但也需认识到,部分区域性国际组织受诸多因素制约,在国际事务中存在局限性,个别组织甚至发挥消极作用。
【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聚焦区域性国际组织,以欧盟、东盟等典型组织为案例,阐述其成立背景、宗旨、运作机制及在区域治理中的作用。教材先通过时政素材(如 2025 年东盟峰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引出主题,再从 “区域合作必要性”“组织职能多样性”“全球治理中的区域力量” 三个维度展开,既呈现组织的政治、经济功能,也渗透 “区域与全球联动” 的辩证思维,契合新课标 “理解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要求。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对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名称有初步认知,但缺乏对 “区域性” 特征的深层理解,易混淆区域性与全球性组织的职能差异。学生思维活跃,关注时政(如 2025 年非洲联盟自贸区扩容),但对组织运作的复杂性(如决策机制、利益协调)理解不足。教学需结合热点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升对国际事务的认知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的产生与发展。
2.知晓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与地位。
3.明确中国与欧盟、亚太经合、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的关系,科学评价其作用。
【教学重点】欧盟、亚太经合、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欧盟推进欧洲一体化政策领域、亚太经合组织方式、非盟对非统的继承与发展。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与议题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环节一:全书内容逻辑和单元整体介绍
教师讲述: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介绍了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从政治角度阐述世界发展趋势,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从经济维度讲述世界趋势,第四单元《国际组织》则聚焦当今国际社会重要的行为体——国际组织。
环节二: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
介绍本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和必备知识,通过多媒体呈现本框内容结构。
提出本课总议题及环节:总议题为“如何全面认识区域性国际组织?”,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 “如何全面认识欧盟?”“如何全面认识亚太经合组织?”“如何全面认识东盟?”“如何全面认识非盟?”
播放音乐视频《欢乐颂》,引导学生猜测其为哪个国际组织的盟歌,引出欧盟相关内容。
环节一:如何全面认识欧盟?
教师活动:介绍欧盟 27 个成员国,提及申根区相关知识,让学生思考欧盟的性质。结合多媒体总结欧盟特点,强调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二战后联合的动力以及超国家性质。
呈现议学情境:展示欧盟发展简史相关材料,包括 “舒曼计划”、各共同体的成立与合并、《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元流通、《里斯本条约》的影响以及欧盟的扩员历程等。让学生结合材料讨论欧盟一体化进程。
再次呈现议学情境:给出欧盟外交相关材料,如与多国建立外交关系、发布外交与安全政策战略、启动 “全球门户” 战略等,同时展示《欢乐颂》歌词,让学生分析欧盟的宗旨。
呈现新闻链接:讲述 2023 年欧盟峰会相关情况,包括聚焦的议题、乌克兰入盟谈判的 “戏剧性” 一幕、匈牙利的态度以及欧盟委员会的相关决策等,让学生指出新闻中提到的欧盟机构。
呈现新情境:展示 2025 年欧盟面临的新挑战相关素材,如在俄乌冲突持续背景下,欧盟内部关于对乌援助的分歧进一步加大,部分成员国因经济压力主张减少援助;移民问题依旧严峻,2025 年上半年涌入欧盟的非法移民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 [X]%,成员国在难民安置问题上矛盾重重;经济方面,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欧盟 2025 年第一季度 GDP 增长率仅为 [X]%,低于预期,且能源价格波动导致制造业成本上升,产业竞争力下降。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现阶段欧盟发展遇到的挑战。
呈现中国同欧盟的关系情境:从政治、经贸和其他领域合作方面介绍,如 2025 年中欧将共同举办多项科技交流活动,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中国 — 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持续发挥作用,双方就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问题保持沟通。让学生思考中国与欧盟关系的发展。
一、欧洲联盟(EU):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1)地位: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2)进程
欧洲一体化经历了从欧洲共同体到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再到欧盟。
(3)宗旨: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4)主要机构及职能
①欧洲理事会(欧盟首脑会议):欧盟最高决策机构。
②欧盟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协调机构。
③欧盟委员会:欧盟立法建议与执行机构。
④欧洲议会: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
⑤欧盟对外行动署:负责协调成员国外交政策。
(5)欧盟的对外关系与面临的挑战
①对外关系: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②面临的挑战:近年来,欧盟经受了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等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6)欧盟与中国关系的发展
①1975年 5月,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②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
③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7)欧盟的特点
①它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②求和平、谋发展是启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直接动力。
③欧盟是由成员国组成的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区域性组织,成员国向欧盟让渡了大量主权,成员国政治、经济、安全等利益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
环节二:如何全面认识亚太经合组织?
教师活动:呈现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和观察员等相关信息,让学生说一说对其成员多样性的理解。
引导思考:结合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式等材料,让学生分析其独特的合作方式与其他区域组织的不同。
呈现时政情境:介绍 2025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相关内容,如会议将聚焦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议题,探讨如何在绿色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让学生思考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的作用,以及对亚太经合组织宗旨的认识,并分析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
二、亚太经合组织(APEC)
(1)地位: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2)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3)独特的合作方式:①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②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③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4)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关系:①地位: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②作用:自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以来,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环节三:如何全面认识东盟?
教师活动:展示东盟发展相关材料,包括冷战后加速一体化进程、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东盟共同体成立等,让学生思考欧盟和东盟的不同之处。
呈现活动与对外关系情境:介绍 2025 年东盟峰会的主要成果,如计划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大合作力度,推动区域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对话伙伴的合作动态,如与美国就贸易平衡问题进行磋商,与中国在 “一带一路” 框架下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等。让学生谈谈对东盟作用的认识,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三、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1)地位: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2)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3)运行机制:21世纪以来,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东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10+1”、“10+3”、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东亚峰会等机制,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4)中国与东盟的关系:①在“10+1”和“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机制框架下,中国与东盟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②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③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④2013年10月,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21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环节四:如何全面认识非盟?
教师活动:呈现非盟相关材料,介绍其从非洲统一组织到非盟的发展历程,强调其在非洲一体化中的作用。
呈现最新情境:展示 2025 年非盟峰会的核心议题,如重点讨论如何应对非洲粮食安全问题,计划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技术等措施提高粮食产量;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调解中东地区冲突,发挥非洲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等。让学生结合材料谈谈对非盟的认识,以及非盟和中国的关系,如中国与非盟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向非洲派遣农业专家团队,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等。
四、非洲联盟(AU)
(1)地位:是非洲最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
(2)组织成员:目前,非盟有 55个成员,最重要的决策由首脑会议作出。
(3)作用:非盟成立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引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谋发展的一面旗帜,其领导权威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4)中国与非盟的关系:①中国与非盟在气候变化、“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重大国际问题以及非洲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②非盟在涉及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积极支持中国。③中国向非盟机构能力建设、有关维和行动和非盟总部会议中心、非洲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提供援助。
环节三:易错易混辨析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易混易错知识点,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例如:
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是东盟发展的基本原则。(×,东盟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协商一致、循序渐进;这是亚太经合组织方式。)
欧盟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联合国是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强调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和非盟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与它们的良好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关注国际组织动态,增强国际视野。
环节五: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
1、2025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强调要加强区域内绿色产业合作,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 )
A.致力于各成员国加强环保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B.以实现区域内产业统一化为目标
C.是全球最大的绿色产业合作组织
D.将取代其他国际组织在环保领域的作用
答案:A
2、2025 年非盟积极参与调解非洲周边地区冲突,这体现了非盟( )
A.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维和组织
B.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能够完全解决非洲及周边地区的冲突问题
D.主要职能是调解国际冲突
答案:B
材料分析题:呈现一段关于欧盟在 2025 年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措施的材料,如制定更严格的碳排放目标、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等,让学生分析欧盟此举的目的和影响,以及对中国与欧盟在环保领域合作的启示。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主要区域性国际组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如欧盟的超国家性质、亚太经合组织方式等,部分学生理解仍有困难,后续可通过更多案例和对比分析来加强。同时,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方面,可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提高其参与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