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课前思考:中国有礼仪之大,故作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假如你是一名中国汉服的传播使者,你要采取什么方式扩大其影响力?1、展览2、汉服秀3、给外国人体验汉服第二框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考点综评1、文化交流的意义及要求。 2.文化交融的意义及要求。 3.文化交流、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政治认同:明确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认同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文化交流意识,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公共参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做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 对外文化交流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对外交往的主要渠道和主要方式。本框知识在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外文化交流等,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思考: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一)展服章之美,讲中国故事(二)纳服章之优,续中国故事(一)展服章之美 讲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位旅居海外的小姐姐@周宝宝是真的 开始对街头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下手”。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为她们亲手围上汉服,戴上发簪,着汉妆,还亲自试教中国古代的礼仪,普及汉服的知识和历史。在不同的面庞上,演绎出传统汉服不同的韵味,通过汉服之美,由表及里地世界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考:从文化的角度,你觉得周宝宝的做法有什么意义?这对我们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流的意义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对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③对人类文化: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唯一动力,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2.文化交流的要求(1)原则:(2)态度: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补充)知识拓展:(1)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文化怎样传播):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和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2)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靠什么传播):大众传媒。(例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1.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就是在文化交流上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2.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发展有利也有弊。在文化交流中要吸收和借鉴各国有益文化,同时坚决抵制国外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和渗透,确保中华文化健康发展。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与借鉴”。3.文化交流≠减少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并不意味着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化多样性为单一性。4.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文化渗透、文化霸权。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主导或引领世界文化。特别提醒(二)纳服章之优 续中国故事—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将汉服称为汉人的传统服饰是不太准确的,按照现在的观念,汉服应该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在朝代更迭过程中,汉服不断吸收外来样式,历经了多次胡汉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样式和风格,因此汉服也并非单纯的汉人服饰,而是兼容并蓄的服饰大系统。《衣尚中国》装束复原秀判断图片中的汉服属于哪个朝代?大体沿袭秦,民族融合更进一步民族交流更加密切,汉胡融汇判断图片中的汉服属于哪个朝代?北宋吸收融合契丹的“解马装”明代的“马面裙”融合建筑样式和服:日本民族服饰。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纪的日本遣使来中国,学习效仿中国服饰。韩服:韩国民族服饰。受汉服影响,经过不断“民族本土化”发展而成的服饰。思考:汉服文化的发展体现了文化融合,那文化融合对文化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融的必要性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民族文化既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也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概括,做笔记)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交融而丰富。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是世界的内涵 文化之间有差异,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 文化之间有共性和普遍规律,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具有民族性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具有世界性辩证关系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错误倾向 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规律 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异。正确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2.文化交融的重要性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对本国对世界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让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难点突破: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关系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区 别 表现 不同 文化交流是一个过程,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是一个结果,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结果 不同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量变)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 (质变)意义 不同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联系 1、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2、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文化交融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果之一。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前提维护文化发展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拓展: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关系知识框架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要求文化交融的必要性原则文化交融的重要性正确态度对本国对世界文化易错易混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2、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差异。3、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提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提示:文化交流不会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相反,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提示: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交融中相互借鉴,但不是日趋同一,文化交流、交融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2023年4月18日,伦敦书展在伦敦奥林匹亚展览中心开幕。中国参展的出版单位聚焦英国主流社会关注的低碳国际合作,展示一批宣介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行动和成绩的图书;突出文学、少儿等易引起共鸣的领域,精选一批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文学精品力作。中国出版单位参展伦敦书展( )①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互鉴③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④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文化成果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A2.近年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成功承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商文化论坛,成立29家海外孔子学堂,实施“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工程,与国际儒联共同举办汉学青年学者曲阜研修营,连续多年开展“孔子文化世界行”,组织举办全球“云祭孔”大型网络直播活动等。开展上述活动有利于( )①加强交流互鉴,发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引领作用②讲好中国故事,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③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获得普遍认同④坚持求同存异,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