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共30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件(共30张PPT+2个内嵌视频)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中国十大国粹包括哪些?
第一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的有益成果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考点综评
1.理解文化的民族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科学分析坚持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立足生活实践,践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争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更加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学习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通过阐述各国文字各具特色的原因,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公共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有益成果,做文化传播交流的使者,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对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考查较多,试题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同时,结合文化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知识综合考查。复习备考应该联系国内民族文化盛会、对外文化交流及互办文化年等时政热点事件,调动运用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意图,对有关文化活动或现象作出解读。本框知识在学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相对较低。
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一)怎样理解文化具有民族性
(二)怎样理解文化具有多样性
(一)
怎样理解文化具有
民族性
情境一
京剧起源于18世纪晚期的北京,京剧在其发展初期融合了昆曲、秦腔、话剧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在清代乾隆时期逐渐成型,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迅速发展壮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为世界了解。
思考:1.欣赏视频,你喜欢京剧吗?京剧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一提到京剧,大家想到的是中国文化,而不是日本文化、韩国文化?
2.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1、民族文化的地位
注意:
民族文化分为
对外: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
对内:中国56个民族,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
区分:vs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唯一标识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2、民族文化的形成
3、民族文化的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 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 发展的精神根基。
特别提醒:
精神支柱--爱国主义(100页)
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100页)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98页)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4.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课本74页)
【对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5.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拓展补充:民族文化的两个表现
体现在民族价值观(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
精神层面
体现在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民族服饰、民族习俗以及民族生活方式等。
物质载体层面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知识小结:文化具有民族性
1.地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形成: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都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3.作用: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4.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表现形式: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补:民族文化有利于激发文化自信,也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
怎样理解文化具有
多样性
情境二
东方的戏曲,西方的歌剧,无一不是世界文化的一颗颗璀璨明珠。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才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主席引用古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只有包容共存,才能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思考:
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习总书记的话体现了文化的什么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和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有什么启示?
茶花女歌剧经典唱段《饮酒歌》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1. 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文化具有民族性
不同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
构成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文化具有多样性
注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
多样性强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多元化强调性质的不同(有先进性的、落后的;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的等)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2. 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补充】文化多样性的典型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其中,民族节日是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展现。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必要性: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知识拓展
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原因
结论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4.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1)尊重文化多样性应该遵循的原则: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注意:
①不能说各种文化一律平等,而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②认同的只能是本民族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是尊重和理解。
③各国文化无优劣之分。
4.各民族文化是存在差异,消除民族文化差异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拓展补充: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化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元化
区别 基本内涵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 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等角度来说的,从性质上泛指各种文化,其中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腐朽文化
社会作用 对人类社会来说,正是有了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化多元化的存在对社会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对待态度 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既要大力维护和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又要坚决克服和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
联系 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疑难解析:我们强调“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发展多样化”,二者是否冲突呢?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知识结构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
3、民族文化的作用
5、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民族文化的形成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2、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侧重民族文化
独具特色
侧重世界文化
丰富多彩
思维误区
1.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
错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错误,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实践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4.世界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错误,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 消除文化差异
错误,差异不能消除,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1.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具有“离形得似”“遗貌取神”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神韵,即精神境界的追求。这表明脸谱( )
①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②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
③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④是中华美学思想优越性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2.古语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下列选项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
①要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因素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反对排外主义
③各民族文化要兼收并蓄、完全融合
④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放花灯,赏月亮,一轮明月,思念无限,品琼浆,吃月饼,一块月饼,合家团圆,赏桂花,猜灯谜,一份牵挂,情意相连。自古以来,中秋佳节就是中国人十分重视的节日,流传至今依然魅力无穷。中秋节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它
A.引领着现代文化发展的最新潮流,
B.汇集了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C.具有民族性,涌动着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D.展现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C
京剧,被称为国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首。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表演体系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在2006年被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在新时代,更需要广大青年的传承和发扬。作为优秀青年,请你为京剧的创新和发展写一份300字左右的建议稿,为新时代京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后作业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