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布谷》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布谷》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布谷》教案
学科 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布谷》是朱兰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3/4拍,C大调。歌曲模仿布谷鸟的叫声,旋律流畅,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在教材中具有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学中需多采用游戏形式,及时管控学生、管理纪律,耐心引导,利用生动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学唱歌曲《布谷》,体验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
2. 感受春天的美好,提升对音乐中自然之美的感知。
艺术表现
1. 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愉快地演唱歌曲《布谷》。
2. 学会借助科尔文手势,唱准“布谷”的音高,并用清晰的声音做“bu gu”的发声练习。
创意实践
1. 通过分组合作表现歌曲《布谷》,能用多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意识。
文化理解
1. 通过聆听、学唱、表现歌曲《布谷》,认识布谷鸟。
2. 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树立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愉快地演唱歌曲《布谷》。
2. 学会借助科尔文手势,唱准“布谷”的音高。
3. 能用清晰的声音做“bu gu”的发声练习。
难点
1. 唱准“布谷”的音高,把握歌曲音准。
2. 通过分组合作,用多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布谷》。
3. 唱好长音和结束音,使歌曲演唱更完整。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三角铁、沙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律动导入 引导交流
(1) 老师热情地与学生互动,提问:“同学们,一年有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
(2) 当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予积极回应和肯定,如“你的想法很独特”“说得真好”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 老师接着表达自己最喜欢春天,描述春天的景象:“春天万物复苏,到处充满生机,春天有淅淅沥沥的春雨,有和煦的春风,有娇艳欲滴的花朵和碧绿的青草,还有悦耳的歌声。”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4) 播放《布谷鸟》律动音乐,说:“你们听,这就是春天里的歌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5) 观察学生的反应,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摆动身体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6) 在学生做动作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示范,让动作更加规范和优美。
(7) 邀请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动作,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8) 总结导入环节,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布谷》。 1. 积极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
2. 聆听老师描述春天的景象。
3. 跟着《布谷鸟》律动音乐做简单动作。
4. 个别学生展示动作。
评价任务 交流积极:☆☆☆
动作参与:☆☆☆
表达清晰:☆☆☆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季节话题和播放律动音乐,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新课。
发声练习 引入发声
(1) 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瞧,美妙的音乐声把谁吸引来了呢?‘布谷,布谷’。”引导学生猜测。
(2) 当学生回答是布谷鸟后,老师给予肯定:“真聪明,就是布谷鸟。”然后示范“bu gu”的发声,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和发音方法。
(3) 邀请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跟布谷鸟打声招呼,进行“bu gu”的发声练习。
(4) 巡视学生的发声情况,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学生,如提醒学生发音要清晰、饱满。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发声练习,互相倾听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发声能力。
(6) 选择一些发音较好的学生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
(7) 对学生的发声练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8) 为后续学唱歌曲做好铺垫,强调发声练习的重要性。 1. 猜测被音乐吸引来的动物。
2. 模仿老师进行“bu gu”发声练习。
3. 小组内互相倾听和评价。
4. 部分学生展示发声。
评价任务 发音清晰:☆☆☆
口型正确:☆☆☆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入发声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初听歌曲 活动一:感受歌曲情绪 播放歌曲
(1) 老师说:“听到同学们的招呼声,布谷鸟高兴的唱起了歌儿,让我们一边听,一边感受下歌曲的情绪吧。”然后播放歌曲《布谷》的音频。
(2) 要求学生安静聆听,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想象歌曲所描绘的画面。
(3) 歌曲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你从布谷鸟美妙的歌声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绪呢?”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4)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如“你说得很对,歌曲的情绪就是优美抒情的”“你的感受很细腻”等,肯定学生的感受。
(5) 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轻轻哼唱,加深对歌曲情绪的体验。
(6)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或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绪,如微笑表示愉快、轻柔摆动身体表示优美等。
(7)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与其他学生交流,拓宽学生的思维。
(8) 总结初听歌曲的感受,强调歌曲的情绪特点。 1. 安静聆听歌曲。
2. 表达歌曲的情绪感受。
3. 跟着歌曲轻轻哼唱。
4. 分享想象中的画面。
评价任务 感受准确:☆☆☆
表达清晰:☆☆☆
哼唱参与:☆☆☆
设计意图 通过初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复听歌曲 活动二:唱好布谷声 聆听思考
(1) 老师说:“调皮的布谷鸟把它的叫声藏到了歌声中,你能把他们全部找出来吗?数一数布谷鸟一共叫了几声。”然后播放歌曲音频。
(2) 学生聆听后,邀请学生回答布谷鸟叫的次数,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肯定,回答错误时进行引导和纠正。
(3) 提问:“布谷鸟是怎样叫的呢?你能唱出来吗?”引导学生尝试唱出布谷声。
(4) 老师出示科尔文手势,介绍:“为了帮助同学们唱好音准,老师请来了‘科尔文手势’小组,它们分别是1 3 5。”然后示范边唱边做手势。
(5) 带领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边唱边做科尔文手势,强调注意音准,钢琴辅助弹奏。
(6) 多次重复唱布谷声,如“我们再来唱一唱布谷鸟的叫声(唱5 3)”,让学生巩固音准。
(7) 展示不同的旋律线,问学生:“你们觉得哪条旋律线更适合布谷声呢?”引导学生对比和选择。
(8) 确定适合的旋律线后,让学生加上科尔文手势再次唱布谷声。 1. 聆听歌曲,数布谷鸟叫的次数。
2. 尝试唱出布谷声。
3. 跟着老师边唱边做科尔文手势。
4. 选择适合布谷声的旋律线。
评价任务 次数准确:☆☆☆
音准把握:☆☆☆
选择合理:☆☆☆
设计意图 通过复听歌曲,让学生找出布谷声,借助科尔文手势唱准音高,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学唱歌曲 活动三:学唱整首歌曲 找出长音
(1) 老师说:“老师发现刚才我们在唱‘布谷’的时候,不是特别整齐,有些同学不是接的快了,就是接的慢了。请你们仔细观察歌谱,在每一个‘布谷’的前面,它都有一个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歌谱。
(2) 当学生回答是长音后,老师进一步解释:“是的,每一个布谷前面都有一个时值2拍的二分音符的音。”然后结合图谱,说:“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图谱,一边画一边找出这些含有长音的歌词。”
(3) 学生聆听后,邀请学生回答找出的含有二分音符的歌词,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给予表扬。
(4) 老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哇,同学们,你们的小耳朵可真灵敏,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然后说:“请你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边划拍边完整的学唱这首歌曲,注意长音的部分要唱满2拍。”
(5) 钢琴弹奏,带领学生跟着琴声跟唱,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6) 再次师生分角色,加入歌词,随着琴声演唱歌曲,老师唱其他部分,学生唱“布谷布谷”等部分。
(7) 提问:“结尾处的布谷,我们在演唱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结束音的演唱要求。
(8) 当学生回答出速度渐慢、力度减弱、唱3拍后,老师给予肯定,并组织师生、生生分角色随着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1. 观察歌谱,找出长音。
2. 跟着琴声跟唱歌曲。
3. 分角色演唱歌曲。
4. 思考并回答结束音的演唱要求。
评价任务 长音找出:☆☆☆
跟唱准确:☆☆☆
结束把握:☆☆☆
设计意图 通过画旋律线找长音等方式,让学生学唱整首歌曲,掌握长音和结束音的演唱技巧。
音乐表现 动作与伴奏
(1) 老师说:“在布谷处加入飞舞翅膀的动作,会让歌曲更加生动。”然后示范飞舞翅膀的动作。
(2) 带领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在布谷处做飞舞翅膀的动作,多次练习,让动作更加熟练。
(3) 展示三角铁和沙槌,介绍:“接下来我们使用打击乐器三角铁和沙槌,为歌曲伴奏。”讲解三角铁和沙槌的使用方法。
(4) 出示伴奏谱,说:“这是伴奏谱,我们先分组练一练。”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伴奏。
(5) 在学生分组练习过程中,老师巡视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演奏方法。
(6) 邀请个别小组展示练习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
(7) 让所有小组跟着音乐一起用打击乐器伴奏,营造热闹的氛围。
(8) 总结音乐表现环节,表扬学生的表现。 1. 跟着老师做飞舞翅膀的动作。
2. 认识三角铁和沙槌及使用方法。
3. 分组练习打击乐器伴奏。
4. 跟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评价任务 动作协调:☆☆☆
伴奏准确:☆☆☆
参与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加入动作和使用打击乐器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布谷》给家人听。
2. 用彩笔描绘出你心中歌曲《布谷》所展现的春天景象。
3. 复习科尔文手势,熟练唱准“布谷”的音高。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其他打击乐器为《布谷》这首歌曲伴奏。
2. 与小伙伴一起分组合作,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演歌曲《布谷》。
3.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布谷鸟的知识。
板书设计
《布谷》
科尔文手势:1 3 5
布谷声:5 3
长音:X -
结束音:速度渐慢、力度减弱、唱3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导入环节通过交流季节和播放律动音乐,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律动。
2. 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借助科尔文手势和画旋律线找长音的方法,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音准和长音的演唱,学生的演唱水平有明显提高。
3. 音乐表现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作表演和打击乐器伴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不足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这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把握上还有一些困难。
2. 小组合作表演时,部分小组的配合不够默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的指导和训练。
3. 教学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音乐表现环节时间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