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地质版(2024)体育一年级全一册《喝水有学问》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地质版(2024)体育一年级全一册《喝水有学问》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喝水有学问》教案
学科 小学体育 年级册别 一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地质版 授课类型 理论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喝水有学问》是地质版一年级全一册体育教材内容。此内容聚焦喝水的知识与方法,为学生健康生活奠基。它帮助学生了解喝水对身体的重要性及正确的喝水方式,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常识,但对喝水的科学知识了解不足。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学习时易被有趣事物吸引。在学习中,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喝水原理,对正确喝水习惯的养成缺乏耐心。教师可通过生动实例、趣味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能明白喝水对运动后身体恢复的作用。
2. 知道运动前后正确的喝水方式。
健康行为
1. 养成主动喝水、定时喝水的习惯。
2. 懂得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饮水量。
体育品德
1. 培养关注自身健康、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2. 能在生活中向他人宣传正确的喝水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 掌握正确的喝水时间和方法。
3. 明确运动前后喝水的注意事项。
难点
1. 理解不同情况下人体对水的需求差异。
2. 养成长期坚持正确喝水的习惯。
3. 能将喝水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杯、饮用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 教师播放一段小朋友在户外玩耍后口渴难耐的视频,视频中小朋友满头大汗,嘴唇干裂,四处找水喝。
(2)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视频里的小朋友怎么啦?”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的状态。
(3) 接着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像他这样口渴的时候呀?当时感觉怎么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4)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回应,如“你说得很真实,口渴的感觉可真不好受”。
(5) 然后教师说:“看来大家都有过口渴的经历,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口渴吗?”引发学生思考。
(6)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引导,解释口渴是身体缺水的信号。
(7) 教师进一步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来缓解口渴呢?”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喝水。
(8) 教师板书课题“喝水有学问”,并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喝水都有哪些学问。” 1. 认真观看视频。
2. 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口渴的经历。
3. 思考教师提出的关于口渴原因的问题。
4. 参与讨论缓解口渴的方法。
评价任务 参与讨论:☆☆☆
表达清晰:☆☆☆
分享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1) 教师展示人体水分占比的图片,向学生讲解人体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比如婴儿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70% - 80%,成人约占60%。
(2) 教师举例说明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如“水就像清洁工,能帮我们把身体里的垃圾排出去,就像小便就是身体排出垃圾的一种方式”。
(3) 教师提问学生:“除了排尿,水还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思考。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补充水还能调节体温,比如运动后出汗就是身体通过水分蒸发来降低体温。
(5) 教师说:“如果身体缺水,会怎么样呢?”让学生讨论缺水的危害。
(6)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强调缺水会导致口干、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7) 教师再次强调水对人体的重要性,说:“所以呀,我们一定要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水分。”
(8)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因为喝水少而不舒服的经历,加深对水重要性的理解。 正确的喝水时间和方法
(1) 教师展示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图片,如早上起床、饭前、饭后、运动后等,提问学生:“这些时候,什么时候该喝水,什么时候不该喝水呢?”
(2) 教师讲解早上起床后要先喝一杯水,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缺水,喝水可以补充水分,还能促进肠道蠕动。
(3) 教师说:“饭前半小时左右也可以喝一点水,但不要喝太多,不然会影响食欲。”并解释原因。
(4) 教师强调饭后不要马上喝水,因为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最好在饭后1 - 2小时再喝水。
(5) 教师问学生:“运动后应该怎么喝水呢?”引导学生思考。
(6) 教师讲解运动后不要马上大量喝水,要先少量多次地喝,等身体恢复一些后再正常喝水。
(7) 教师展示正确喝水姿势的图片,告诉学生要慢慢喝,不要大口猛灌,还可以做示范动作。
(8) 教师让学生分组模拟不同时间段的喝水场景,互相监督和纠正。 1. 观看图片,认真听教师讲解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2. 积极参与讨论缺水的危害和不同时间段的喝水情况。
3. 分组模拟喝水场景,练习正确的喝水方法。
4. 回顾自己生活中喝水的情况。
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
讨论参与:☆☆☆
方法模拟:☆☆☆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喝水时间、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习惯。
互动活动 活动一:喝水知识问答竞赛 竞赛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关于喝水知识的问题,如“一天中什么时候喝水最好?”“运动后能马上大量喝水吗?”等。
(2)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3) 教师向学生说明竞赛规则,如每个小组轮流答题,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等。
(4) 教师准备好计分板,用于记录各小组的得分。
(5)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说:“大家要开动脑筋,看看哪个小组能成为冠军。”
(6) 教师检查竞赛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是否齐全。
(7) 教师再次强调竞赛的公平性和纪律性。
(8) 教师宣布竞赛开始。 竞赛过程
(1) 教师按照顺序依次提出问题,让各小组轮流回答。
(2) 当一个小组回答问题时,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不得干扰。
(3)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答对的给予肯定和加分,答错的给予纠正和讲解。
(4) 如果一个小组回答错误,教师会给其他小组机会抢答。
(5) 教师控制竞赛的节奏,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回答问题。
(6) 教师在竞赛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7) 教师记录各小组的得分情况,及时更新计分板。
(8) 当所有问题都回答完毕后,教师宣布竞赛结束。 1. 分组推选组长,做好竞赛准备。
2. 认真倾听问题,积极思考并回答。
3. 遵守竞赛规则,不干扰其他小组。
4. 为自己小组的胜利加油助威。
评价任务 答题准确:☆☆☆
团队协作:☆☆☆
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 通过知识问答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巩固所学的喝水知识。
互动活动 活动二:制定喝水计划 计划讲解
(1) 教师展示一份喝水计划模板,模板上有时间、饮水量等项目。
(2) 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制定喝水计划,如根据自己的年龄和活动量确定每天的饮水量,然后合理分配到各个时间段。
(3) 教师举例说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每天大概需要喝多少水,如一年级的小朋友每天大约需要喝1000 - 1500毫升。
(4) 教师提醒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运动多的时候要多喝一些水。
(5) 教师说:“制定喝水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 教师让学生思考自己一天的活动安排,如上学、课间、回家等时间段。
(7) 教师强调喝水计划要切实可行,不要过于苛刻。
(8) 教师给学生发放喝水计划表格。 计划制定
(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表格上填写喝水时间和饮水量。
(2) 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制定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计划,如“你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计划,听听他们的建议”。
(4) 教师提醒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5) 教师对学生的计划进行初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 教师说:“大家制定的计划要尽量坚持执行哦。”增强学生的执行意识。
(7) 教师让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小组内比较优秀的喝水计划。
(8) 教师对各小组代表展示的计划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表扬和鼓励。 1. 认真听教师讲解制定喝水计划的方法。
2. 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喝水计划表格。
3. 与小组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计划。
4. 推选代表展示小组的喝水计划。
评价任务 计划合理:☆☆☆
交流积极:☆☆☆
展示清晰:☆☆☆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制定喝水计划,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意识。
课堂总结 知识回顾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喝水的知识呀?”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如“水可以帮助我们排出身体里的垃圾,调节体温”。
(3) 教师再次强调正确的喝水时间和方法,如“早上起床要先喝水,运动后要少量多次喝水”。
(4)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如“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
(5)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使知识更加系统和完整。
(6) 教师说:“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知识,养成正确喝水的好习惯。”
(7)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再次强调。
(8)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宣传正确的喝水知识。 1. 积极参与知识回顾,回答教师的问题。
2. 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3. 认真听教师总结和强调重点知识。
4. 表示会在生活中养成正确喝水的习惯。
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
收获分享:☆☆☆
态度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喝水学问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
1. 回家后,向家长宣传今天学到的喝水知识,并和家长一起制定一份家庭喝水计划。
2. 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的喝水情况,看看是否按照计划执行。
3. 画一幅关于正确喝水的画。
实践作业
1. 在一周内,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喝水计划喝水,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2. 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皮肤是否更水润,精神是否更好等,并记录下来。
3. 向身边的小伙伴宣传正确的喝水知识。
板书设计
喝水有学问
一、水的重要性
- 组成身体
- 排出垃圾
- 调节体温
二、正确喝水
- 时间:晨起、饭前、运动后等
- 方法:少量多次、慢慢喝
三、喝水计划
- 合理安排
- 坚持执行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视频、图片、问答竞赛、制定计划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较高。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3. 互动活动设计合理,知识问答竞赛和制定喝水计划的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不足之处
1. 在讲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如人体水分占比和水对体温的调节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应采用更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
2. 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互动活动时间较长,导致课堂总结部分有些仓促。
3. 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在学生制定喝水计划时,没有对每个学生的计划进行详细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