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溺水的预防与急救》教案学科 体育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理论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内容,聚焦溺水预防与急救知识。它是学生体育健康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能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他们已有一定生活常识,但对溺水危害和急救方法了解不深。教学中需采用生动案例和互动活动,突破学生理解障碍,提升学习效果。课时教学目标运动能力1.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溺水预防的关键要点。2. 学生可以清晰描述溺水急救的基本流程。健康行为1. 学生养成在游泳等涉水活动中遵循安全规则的习惯。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他人宣传溺水预防知识。体育品德1. 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2. 学生在面对溺水情况时,能保持冷静并积极施救。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溺水预防的具体措施。2. 熟悉溺水急救的正确方法。3. 理解溺水预防和急救的重要意义。难点1.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准确运用溺水预防和急救知识。2. 克服对溺水急救操作的恐惧心理。3. 培养学生在溺水事件中的应急反应能力。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模拟急救道具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展示案例(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几起真实的溺水事故案例,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后果。(2) 引导学生观察案例中的场景和人物状态,提问学生看到这些案例后的感受。(3) 组织学生讨论案例中可能导致溺水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4)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溺水事故的严重性和预防的重要性。(5)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引发学生的思考。(6)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涉水经历,思考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7)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遇到的与水有关的危险情况。(8)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1. 认真观看案例视频。2.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3. 思考导致溺水的原因并发言。4. 回顾自己的涉水经历,分享危险情况。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度:☆☆☆讨论参与度:☆☆☆发言积极性:☆☆☆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案例引起学生对溺水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知识讲解 溺水预防知识(1)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溺水的定义和常见原因,如在陌生水域游泳、酒后游泳、疲劳游泳等。(2) 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溺水危险,如河流、湖泊、游泳池等。(3) 逐一介绍溺水预防的具体措施,如游泳前做好热身运动、在有安全保障的区域游泳、不独自游泳等。(4)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些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5)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预防措施的关键要点。(6) 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预防措施,如在野外遇到河流时该怎么做。(7)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溺水的行动。(8) 对学生的举例进行补充和完善,强化学生的预防意识。溺水急救知识(1) 教师讲解溺水急救的黄金时间和重要性,强调及时施救的关键作用。(2) 利用模拟急救道具,现场演示溺水急救的基本流程,包括清除口鼻异物、进行心肺复苏等。(3) 详细讲解每个急救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按压的频率、深度等。(4)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急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5) 邀请每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6) 对学生的展示和评价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急救步骤的正确性和规范性。(7) 引导学生思考在急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没有急救设备时该怎么办。(8)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溺水急救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加深学生的记忆。 1.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 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3. 进行模拟急救练习,掌握急救技能。4. 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度:☆☆☆讨论参与度:☆☆☆操作规范性:☆☆☆设计意图 系统地传授溺水预防和急救知识,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案例分析 活动一:分析典型案例 展示案例(1) 教师展示一个具体的溺水案例,包括事故发生的背景、经过和救援情况。(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如溺水者的年龄、溺水地点、救援时间等。(3)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如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急救方法是否正确等。(4)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5)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分析案例中的经验教训。(6)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采取哪些不同的措施。(7)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8) 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溺水预防和急救知识的理解。总结经验(1) 教师对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强调溺水预防和急救的关键要点。(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案例中的情况进行对比。(3)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能力。(4) 鼓励学生制定个人的溺水预防计划,包括在不同场景下的具体措施。(5)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防计划,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6) 对学生的预防计划进行点评和完善,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计划。(7) 强调预防溺水是每个人的责任,鼓励学生积极宣传溺水预防知识。(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溺水预防宣传海报。 1. 仔细阅读案例,提取关键信息。2. 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3. 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和个人预防计划。4. 制作溺水预防宣传海报。评价任务 信息提取能力:☆☆☆讨论参与度:☆☆☆计划可行性:☆☆☆设计意图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课堂小结 总结内容(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包括溺水预防的措施和溺水急救的方法。(2) 强调溺水预防和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3)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4) 解答学生在本节课中提出的疑问和困惑,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没有偏差。(5)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6)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宣传溺水预防和急救知识,提高身边人的安全意识。(7)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说明和指导,确保学生明确作业要求。(8) 宣布本节课结束,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 1. 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2. 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3. 明确课后作业要求。4. 感谢老师的教导。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准确性:☆☆☆心得分享深度:☆☆☆作业理解度:☆☆☆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作业设计书面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溺水预防和急救知识的手抄报。2. 写一篇学习本节课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300字。3. 收集身边的溺水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建议。实践作业1. 向家人和朋友宣传溺水预防知识。2. 检查家庭附近的水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向相关部门报告。3. 制作一份溺水预防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或学校显眼的地方。板书设计溺水的预防与急救一、溺水预防1. 常见原因2. 预防措施二、溺水急救1. 黄金时间2. 急救流程三、案例分析1. 经验教训2. 应用与计划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通过真实案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关注,课堂参与度较高。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和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掌握了溺水预防和急救知识。3. 案例分析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1. 在模拟急救练习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2.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溺水急救的黄金时间,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3.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讨论不够充分,部分学生的观点没有得到充分表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