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教案学科 体育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是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体育教材的重要内容。它聚焦于体育活动中交流与合作的方法和意义,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体育活动的正确指引。通过学习,能让学生掌握团队协作技巧,提升体育综合素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体育活动基础和生活经验,但在体育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策略经验不足。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但在团队活动中可能存在合作意识淡薄、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学中可通过多样活动激发兴趣,突破合作障碍。课时教学目标运动能力1. 学生能在体育活动中运用有效交流方式提升协作能力。2. 增强在团队运动中的配合技巧,提高运动表现。健康行为1. 养成积极参与团队体育活动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2. 学会在合作中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体育品德1. 培养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的体育品德。2. 增强团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体育运动中交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理解合作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3. 学会在团队运动中与他人有效配合。难点1. 灵活运用交流与合作策略解决体育活动中的问题。2. 培养学生在团队运动中的默契和信任。3. 将交流与合作意识内化为日常体育行为习惯。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教具准备体育器材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导入 创设情境(1) 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篮球团队比赛视频,视频中展示球员们通过眼神、语言交流进行精妙配合,赢得比赛的场景。(2)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们觉得球员们获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交流与合作在比赛中的作用。(3)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4)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5) 教师进一步阐述交流与合作在体育活动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列举一些常见体育项目中因交流合作成功或失败的案例。(6) 提问学生在以往体育活动中是否有过类似交流合作的经历,让学生初步回忆和感受。(7)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与合作对个人和团队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影响。(8) 鼓励学生带着对交流与合作的好奇和疑问,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1. 认真观看视频。2. 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3. 回忆自己的体育经历。4. 带着疑问准备学习。评价任务 参与讨论:☆☆☆观点表达:☆☆☆关注主题:☆☆☆设计意图 通过精彩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交流与合作,自然引出课题。知识讲解 理论讲授(1)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体育运动中交流的多种方式,如语言交流(清晰指令、鼓励话语)、非语言交流(眼神示意、手势动作)等。(2) 结合具体体育项目,详细讲解不同交流方式的应用场景和效果。例如在足球比赛中,球员如何用简短语言传达进攻或防守信息,如何用眼神和手势配合跑位。(3) 讲解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合作能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实现共同目标。通过对比单打独斗和团队合作的结果,让学生深刻理解合作的意义。(4) 介绍合作的基本原则,如相互尊重、信任、包容等,并举例说明违背这些原则可能导致的问题。(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体育实例,分析交流与合作的具体体现。(6)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7)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8)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强化学生对交流与合作知识的理解。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3. 代表小组发言。4. 接受教师评价。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讨论参与:☆☆☆发言质量:☆☆☆设计意图 系统讲解交流与合作的知识,通过举例和讨论加深学生理解。实践活动 活动一:接力传球比赛 活动准备(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尽量相等,确保公平竞争。(2) 在操场上设置比赛场地,摆放好接力传球的标志物和球。(3) 向学生详细讲解比赛规则:每组队员站成一列,第一个队员将球传给第二个队员,依次传递,最后一名队员跑完规定距离后返回起点,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在传球过程中,队员之间要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进行交流,确保传球准确、快速。(4)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在传球和跑步过程中发生碰撞。(5) 组织各小组进行赛前准备活动,如活动手腕、脚踝,拉伸腿部肌肉等。(6) 为每个小组安排一名裁判,负责监督比赛过程和记录成绩。(7) 鼓励各小组制定自己的交流合作策略,提高比赛胜算。(8) 检查比赛场地和器材是否准备就绪,确保比赛顺利进行。活动过程(1) 宣布比赛开始,各小组队员迅速进入比赛状态。(2) 观察各小组队员在比赛中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例如,提醒队员注意传球力度和方向,鼓励队员多进行语言交流。(3) 当出现队员之间配合不默契或传球失误时,暂停比赛,引导该小组分析问题,调整策略。(4) 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励其他小组学习。(5) 比赛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和状态,鼓励他们保持积极心态,克服困难。(6) 当有小组完成比赛后,记录下该小组的成绩,并为他们加油助威。(7) 全部小组完成比赛后,宣布比赛结束。(8)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缓解比赛带来的紧张和疲劳。 1. 分组并进行赛前准备。2. 积极参与比赛,与队员交流合作。3. 接受教师指导和调整策略。4. 进行放松活动。评价任务 比赛参与:☆☆☆交流合作:☆☆☆遵守规则:☆☆☆设计意图 通过接力传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交流与合作知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活动 活动二:拔河比赛 活动准备(1) 重新调整分组,尽量使各小组实力均衡。(2) 在操场上选择合适场地,画好拔河比赛的中心线和边界线。(3) 准备好拔河用的绳子,并检查绳子的安全性。(4) 向学生讲解拔河比赛规则:双方队员站在绳子两侧,听到口令后开始拔河,将对方拉过中心线的一方获胜。在比赛过程中,队员要通过喊口号等方式进行交流,统一发力节奏。(5) 提醒学生注意拔河姿势和用力方法,避免受伤。(6) 为每个小组安排一名监督员,确保比赛公平公正。(7) 组织各小组进行拔河前的热身活动,如全身拉伸、跳跃等。(8) 鼓励各小组制定适合自己的拔河策略,强调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活动过程(1) 宣布拔河比赛开始,各小组队员迅速就位。(2) 观察各小组在比赛中的交流与合作情况,重点关注喊口号和发力节奏的协调性。(3) 当出现小组发力不一致或交流不畅时,暂停比赛,引导该小组重新调整。(4) 对于喊口号整齐、发力协调的小组,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5) 比赛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或被绳子拉伤。(6) 当有小组获胜后,宣布该场比赛结果,并组织双方队员握手致意。(7) 进行多轮比赛,让每个小组都有更多机会参与和锻炼。(8) 全部比赛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按摩手臂、腿部等。 1. 重新分组并进行热身。2. 积极参与拔河比赛,与队员交流配合。3. 接受教师指导和调整。4. 进行放松活动。评价任务 比赛投入:☆☆☆交流配合:☆☆☆体育精神:☆☆☆设计意图 通过拔河比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总结与拓展 课堂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回顾交流与合作的方法、重要性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2) 表扬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肯定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3) 对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4) 强调交流与合作不仅在体育活动中重要,在学习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同样关键。(5)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他们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6)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体育活动和生活中,继续运用和提升交流与合作能力。(7)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项需要交流合作的体育活动,并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8) 宣布本节课结束。 1. 认真聆听总结。2. 参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3. 记录课后拓展任务。4. 结束课程学习。评价任务 总结理解:☆☆☆评价参与:☆☆☆任务记录:☆☆☆设计意图 总结课堂知识,强化学生交流合作意识,布置拓展任务巩固学习成果。作业设计书面作业1.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本节课实践活动中的交流合作经历,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2. 收集一个体育比赛中因交流合作出色而获胜的案例,并分析其成功原因。3.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交流与合作,并简单列举。实践作业1. 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跳绳比赛,在活动中运用所学交流合作方法,并记录感受。2. 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观察活动效果。3.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积极与同学交流合作,争取为团队做出贡献。板书设计体育运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一、交流方式1. 语言交流2. 非语言交流二、合作重要性1. 发挥团队优势2. 实现共同目标三、实践活动1. 接力传球比赛2. 拔河比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运用得当,通过情境创设、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较高。2. 实践活动设计合理,接力传球比赛和拔河比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3.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不足之处1. 在实践活动中,对个别小组的指导还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小组在交流合作中出现一些问题。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总结环节有些仓促,学生的分享和交流不够充分。3. 课后作业的反馈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