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教案学科 体育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理论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内容。它聚焦学生自我保护,详细介绍性骚扰表现、危害及应对方法,提升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与能力,对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生活经验,但对性骚扰认知不足。身心快速发展,易成为性骚扰目标。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但处理复杂问题能力有限。教学中应结合案例,采用多样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课时教学目标运动能力1. 学生能够识别性骚扰的常见行为表现。2. 掌握应对性骚扰的基本身体反应和动作技巧。健康行为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预防性骚扰的健康行为习惯。2. 学会在遭遇性骚扰时冷静应对,采取正确措施保护自己。体育品德1. 培养尊重他人、维护自身和他人尊严的品德。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敢于对性骚扰说“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明确性骚扰的定义和常见表现形式。2. 掌握识别性骚扰的方法和技巧。3. 学会有效的应对性骚扰的策略和措施。难点1. 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准确判断是否为性骚扰。2. 克服心理障碍,勇敢地拒绝和应对性骚扰。3. 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形成自我保护能力。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引入话题(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性骚扰相关的新闻报道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2) 提问学生对性骚扰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性骚扰的危害和影响。(3) 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性骚扰案例。(5) 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6)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7) 强调学习识别界限和拒绝性骚扰的重要性。(8)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 1.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内容。2.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3.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案例。4. 聆听教师总结,明确学习目标。评价任务 参与讨论情况:☆☆☆发言质量:☆☆☆对主题关注度:☆☆☆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资料和讨论,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了解性骚扰危害,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知识讲解 讲解性骚扰定义(1) 教师详细解释性骚扰的定义,强调其违背他人意愿的本质特征。(2)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性骚扰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3) 分析性骚扰对受害者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伤害。(4) 引导学生思考性骚扰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5)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判断案例中的行为是否属于性骚扰。(6) 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7) 强调准确识别性骚扰的重要性。(8)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保持警惕,及时发现性骚扰行为。介绍常见表现形式(1) 列举性骚扰的常见表现形式,如言语骚扰、身体接触、眼神骚扰等。(2) 对每种表现形式进行详细描述和举例说明。(3)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4)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性骚扰场景。(5) 请其他学生观察并判断角色扮演中是否存在性骚扰行为。(6) 对角色扮演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识别的关键要点。(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成为性骚扰的目标。(8) 提醒学生在不同场合注意自身言行和安全。 1. 认真聆听教师讲解。2. 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3. 进行角色扮演。4. 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评价任务 定义理解:☆☆☆表现识别:☆☆☆案例分析能力:☆☆☆设计意图 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准确掌握性骚扰定义和常见表现,提高识别能力。应对策略学习 活动一:讨论应对方法 组织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遭遇性骚扰,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讨论。(3) 提醒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如现场应对、事后处理等。(4)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5) 请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6) 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记录和整理。(7)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应对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8) 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应对策略。讲解应对技巧(1) 教师详细讲解应对性骚扰的具体技巧,如大声拒绝、寻求帮助等。(2) 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每种技巧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3) 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应对技巧的运用。(4) 请学生在演练中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应对能力。(5) 对学生的演练进行指导和纠正。(6) 强调保持冷静和自信的重要性。(7) 提醒学生在应对性骚扰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8)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勇敢地运用所学技巧。 1. 参与小组讨论。2. 代表小组发言。3. 参与模拟演练。4. 总结应对技巧。评价任务 讨论参与度:☆☆☆技巧掌握程度:☆☆☆演练表现:☆☆☆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和演练,让学生掌握应对性骚扰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实际应对能力。案例分析与巩固 活动二:深入案例分析 展示典型案例(1) 教师展示一些更复杂的性骚扰案例,包括不同场景和人物关系。(2) 让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内容,分析其中的性骚扰行为和受害者的应对方式。(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案例中应对的优点和不足。(4)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5) 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正确的应对思路。(6)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如何处理。(7)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8) 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示肯定。知识巩固练习(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一些行为是否属于性骚扰,并说明理由。(2) 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3)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4)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讲解,纠正错误的认识。(5) 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6)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再次讲解和强调。(7)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8) 提醒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 分析案例。2. 参与小组讨论。3. 完成练习题。4. 聆听讲解,巩固知识。评价任务 案例分析准确性:☆☆☆练习正确率:☆☆☆知识巩固效果:☆☆☆设计意图 通过复杂案例分析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学习效果。课堂总结与拓展 活动三:总结归纳 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性骚扰的定义、表现形式、应对策略等。(2) 请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3)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知识和技能。(4) 再次强调识别界限和拒绝性骚扰的重要性。(5)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自我保护问题。(6)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和他人。(7)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表扬。(8) 感谢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拓展延伸(1) 推荐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性骚扰和自我保护的知识。(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自我保护宣传海报。(3) 鼓励学生在班级或社区中宣传自我保护知识。(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社会层面预防和减少性骚扰现象。(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6) 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7) 对学生的建议和想法进行总结和整理。(8)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营造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1. 回顾所学内容。2. 分享收获体会。3. 聆听总结,明确作业。4. 参与拓展讨论。评价任务 总结完整性:☆☆☆拓展参与度:☆☆☆收获分享质量:☆☆☆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和拓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作业设计书面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性骚扰案例的分析报告,包括案例描述、判断依据和应对建议。2.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3. 收集身边的性骚扰案例(真实或虚构),分析其特点和应对方法。实践作业1. 制作一份自我保护宣传海报,在班级或社区中展示。2. 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讨论如何共同预防性骚扰。3. 参与一次关于自我保护的社区活动。板书设计识别界限 拒绝性骚扰一、性骚扰定义违背意愿,侵犯尊严二、常见表现形式言语、身体、眼神等三、应对策略大声拒绝、寻求帮助等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多样,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生兴趣,参与度高。2. 注重互动,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合作与表达能力。3. 教学内容实用,学生掌握了识别和应对方法,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不足之处1. 部分案例复杂,学生理解有困难,应简化或增加引导。2. 模拟演练时间有限,学生体验不够充分,应合理安排时间。3. 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后续应分层教学,满足不同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