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3.影响健康因素多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体育与健康3.影响健康因素多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影响健康因素多》教案
学科 体育 年级册别 七年级全一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理论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阐述了影响健康的多种因素。通过学习,能让学生系统了解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奠定理论基础,增强学生对健康的重视程度。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生活常识,但对健康影响因素缺乏系统认知。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但抽象思维较弱。在学习中,可能对复杂因素理解困难。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教学目标
运动能力
1. 学生能根据影响健康因素,合理规划体育锻炼方案。
2. 提升学生在不同健康状况下的运动调整能力。
健康行为
1. 使学生养成关注自身健康,主动改善生活习惯的意识。
2. 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体育品德
1. 培养学生在追求健康过程中的坚持和自律精神。
2. 增强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明确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如环境、生活方式等。
2. 理解各因素对健康的具体影响机制。
3. 掌握根据健康影响因素调整生活方式的方法。
难点
1. 深入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综合作用。
2. 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改善计划。
3. 培养学生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程导入 创设情境
(1) 教师播放一段展示健康人群和不健康人群生活状态对比的视频,视频中健康人群精神饱满地进行体育锻炼、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而不健康人群则表现出身体肥胖、精神萎靡、生活不规律等状态。
(2) 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从视频中,大家能看出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有哪些明显区别吗?”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3)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4) 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5) 邀请几个小组代表发言,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
(6)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影响健康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7) 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健康和不健康的差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影响健康的因素。”
(8)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影响健康因素多。 1. 认真观看视频,观察健康和不健康人群的生活状态差异。
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3. 小组代表发言,表达小组讨论结果。
4.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主题产生兴趣。
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
参与讨论:☆☆☆
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对比视频和提问,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健康与不健康的差异,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知识讲解 讲解影响健康的因素
(1)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图片展示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人们戴着口罩出行,讲解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展示水污染的河流,说明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述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举例说明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的人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3) 详细解释遗传因素在健康中的作用,通过图表展示某些遗传疾病的遗传规律,让学生了解遗传因素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4) 分析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如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5) 引导学生思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问:“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会相互影响吗?”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6) 巡视小组讨论情况,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
(7) 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8) 总结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维护健康的重要性。 1. 认真观看课件和图片,聆听教师讲解。
2.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小组讨论。
3.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4. 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
参与讨论:☆☆☆
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详细讲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让学生系统了解各因素的作用。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 活动一:分析案例中的健康因素 呈现案例
(1) 教师给出一个具体案例:“小明是一名七年级学生,他平时喜欢吃垃圾食品,经常熬夜打游戏,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最近他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经常感冒,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
(2)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内容,思考小明的健康问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析和想法。
(4) 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深入分析。
(5) 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对案例的分析结果,指出小明健康问题可能与生活方式因素(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熬夜)有关。
(6) 对学生的分析进行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强调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7)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想要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他应该怎么做?”让学生提出具体的建议。
(8) 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一份针对小明的健康改善方案。 1. 仔细阅读案例,分析小明健康问题的可能因素。
2.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分析和想法。
3.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分析结果。
4. 思考并提出改善小明健康状况的建议。
评价任务 案例分析:☆☆☆
参与讨论:☆☆☆
建议合理性:☆☆☆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将所学的健康因素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认识。
小组讨论 活动二:讨论如何应对影响健康的因素 提出问题
(1) 教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影响健康的因素,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因素,保持健康呢?”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人数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3)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讨论记录表,要求他们记录讨论的要点。
(4) 教师说明讨论的规则和时间限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5) 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6) 当讨论时间接近尾声时,提醒学生进行总结和整理。
(7) 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如针对环境因素,可以采取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针对生活方式因素,要保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
(8) 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建议,同时补充一些应对健康因素的有效方法。 1. 明确讨论问题,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2. 记录讨论要点,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
3.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4. 听取其他小组的发言,学习不同的应对方法。
评价任务 参与度:☆☆☆
讨论深度:☆☆☆
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探讨应对健康因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保持健康的方法。
总结归纳 活动三:总结本节课内容 回顾与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影响健康的因素?”让学生回答。
(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梳理,再次强调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 总结应对这些因素的方法,如改善生活环境、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正确对待遗传因素、调节社会压力等。
(4) 强调保持健康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5)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6)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7) 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肯定,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
(8) 宣布本节课结束。 1. 跟随教师回顾本节课内容。
2.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3. 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4. 明确今后保持健康的方向。
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
收获分享:☆☆☆
态度积极:☆☆☆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对健康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的记忆。让学生分享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保持健康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 总结全课
(1) 教师再次强调影响健康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2)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健康问题,不断学习和探索保持健康的方法。
(4) 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5)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份个人健康计划。
(6) 感谢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宣布下课。
(7) 整理教学资料,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8)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1. 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和评价。
2. 明确课后作业和学习要求。
3. 表示会在课后关注健康问题。
4. 有序离开教室。
评价任务 态度认真:☆☆☆
作业理解:☆☆☆
课后行动:☆☆☆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小结,强化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记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设计
必做作业
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份详细的个人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2. 记录自己一周的生活方式,分析其中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收集一个与健康相关的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健康因素和应对方法。
选做作业
1. 制作一份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手抄报,向同学们宣传健康知识。
2. 调查身边同学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影响健康因素多
一、影响因素
1. 环境因素
2. 生活方式因素
3. 遗传因素
4. 社会因素
二、应对方法
1. 改善环境
2. 健康生活方式
3. 正确对待遗传
4. 调节社会压力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视频、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影响健康的因素和应对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1. 在讲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教学进度把握不够精准,导致后面的讨论时间略显紧张。
2. 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
3.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把握不够精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觉得内容不够深入,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