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九课 第1框社会责任我担当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九课 第1框社会责任我担当教案

资源简介

第九课 积极奉献社会
第1框 社会责任我担当
◇教学目标◇
1.准确阐述责任的含义、表现,理解承担责任的要求,清晰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培养归纳总结、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判断和选择,积极承担责任。
3.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对自己、他人、社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承担责任的要求。
教学难点
承担责任的要求;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思考: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1)爸爸的决定和男孩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要赔偿,这是承担责任的表现;用自己的劳动偿还借款,这也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做负责任的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积极承担责任。
(2)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
提示:赞成。这有利于培养男孩的责任心和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
教师过渡: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那责任到底是什么 我们又该如何去承担责任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社会责任我担当》,去探索责任的奥秘。
新课讲授
一、认识责任
谈到责任,人们总会想到一些温馨和谐的画面:当一个孩子蹒跚学步时,母亲的双手始终在旁边保护着他,母爱是一种责任;当你第一次走进课堂,老师引领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的教育是一种责任;当你在公交车上为需要照顾的乘客让出座位时,你的让座也是一种责任。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是我们的责任
回顾生活,明确责任:
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
完成上述表格。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
应该做 的事情 按时上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遵守交通规则;帮助他人;体贴、孝敬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等等
不应该做 的事情 与人打架;用粗暴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不合理要求;逃学、旷课;逆向行驶或者闯红灯;偷窃、抢劫;等等
教师小结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积极履行对他人的承诺,认真完成社会实践任务,遵守道德和法律……这些都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明确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人,既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更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美好社会。
二、承担责任
1.阅读材料,思考:
  小晨是一名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他每天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清晨早起背诵英语单词和语文课文,课间利用零碎时间完成简单的作业或复习知识点,晚上按照计划系统复习各科内容,还会预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和兴趣阅读。周末除完成作业外,他还会参加线上课程拓展知识,同时积极参与家务劳动。长期坚持下来,小晨不仅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好,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发展,还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充分挖掘了自身潜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请评价小晨的表现,并说说带来的作用。
提示: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促进个人成长,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奠定基础。
教师小结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例如,我们要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负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规划时间,认真完成作业,等等。
2.阅读教材P77“探究与分享”,思考:
有人说:“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结合上述情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示:“岁月静好”是有人“负重前行”,生活中的安宁美好,源于父母养育、教师育人、战士戍边等不同角色的责任担当。他人践行“我为人人”,成就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我们应心怀感恩,以真诚态度对待他人,主动助人,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社会生活。
教师小结对他人负责。每个人在受惠于他人的同时,要履行好对他人应尽的责任。我们要平等、真诚对待他人,公正处事,同时要心怀感恩、善待他人,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努力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能增进友谊和团结,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社会生活。
3.阅读材料,思考:
  2025年第一次“安徽好人”榜单揭晓,淮北村民任晓东以十年如一日的公益坚守成功上榜。自2015年起以“为他人撑伞”的信念,任晓东在助老、助学、助农一线织就温暖网络,从个人善举到带动500余人的志愿团队,让善行之光照亮皖北乡土。他组织开展“爱心助农”农产品认筹,通过现场销售、网络直播等形式,积极为农户带货特色农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安徽好人”任晓东的事迹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教师小结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担当和奉献。我们要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将个人成长进步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4.阅读材料,思考:
勇气逆天!情怀感人!
“敦煌女儿”——樊锦诗:25岁只身前往敦煌,扎根大漠深处,守护莫高窟六十载。她将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作为终身事业,用满头银发让丝路明珠重现璀璨光华。
“草原额吉”——都贵玛:60多年来,养育了28名孤儿,挽救了40多位产妇的生命;她照顾身边老幼、帮贫济困。她还是当地边防派出所的“编外”教导员,每年都要慰问当地边防派出所官兵,鼓励官兵们为国戍边、安心边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角度,评价上述人物的行为。
提示:在承担责任时,不言代价与回报,不计个人得失,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小结承担责任意味着我们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可能会被误解和责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增长才干,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我们要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应尽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尽责,我无悔。
  本框我们学习了“社会责任我担当”。我们知道了责任是分内应该做的事,明白了要对自己负责,规划好生活和学习;要对他人负责,平等真诚、心怀善意地对待他人;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承担责任有代价也有回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增强责任意识,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板书设计◇
社会责任我担当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和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责任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理解。但在讲解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时,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情感体验理解有难度,后续可增加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