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通州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8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根据目前的研究,最早由西亚地区居民培植出的农作物是( )
A. 大麦 B. 玉米 C. 水稻 D. 南瓜
2. 下图为公元前9世纪青金石滚印上的铭文和风暴神阿达德形象线描图。该青金石滚印出土于巴比伦古城遗址,其原材料产自于阿富汗东北部,工艺与王宫大型石质浮雕技法一脉相承。此文物可以佐证当时该区域( )
①与亚洲其他地区有物品交流②广泛使用象形文字
③王室对于风暴神形象的崇拜④已被罗马帝国征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20世纪前,人们一般认为古代印度的历史开始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吠陀时代,对这一时代历史的认知主要依靠《吠陀》典籍。20世纪初,考古学家发现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等城市遗址,古代印度文明也因此被提前了整整一千多年。以上材料说明( )
A. 《吠陀》典籍的记载具有一定主观性
B. 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明
C. 世界古代文明表现出明显多元特征
D. 考古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4. 有学者认为,古代希腊文明是受到古代西亚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影响而产生的次生文明。下列古代希腊文明成果,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字母文字 ②冶铁技术 ③民主政治 ④雕刻艺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以下是《不可不知的古代地中海文明史》一书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②应是( )
第六章 终极辉煌—地中海的帝国时代 第一节 欧亚非是一家:①________ 第二节 昙花一现: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们 第三节 由海变湖:②_______
A. 赫梯帝国、亚述帝国 B. 波斯帝国、罗马帝国
C. 赫梯帝国、波斯帝国 D. 亚述帝国、罗马帝国
6. 中世纪西欧的《骑士规则全书》中写道,骑士应“成为伟大国家或领土的管辖者”“维护和伸张正义,像法官一样拥有审判职责”,还要在内心建立“信仰、期盼、慈善、公正、谨慎、毅力、节制”的约束规则。以上材料表明中世纪骑士( )
①承担社会治理责任②应在道德行为方面做出表率
③脱离了教会的控制④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以下材料能够体现这些变化的是( )
①“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②“我的庄园长、管林人、马夫……及其他职员应做种田的工作。”
③“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
④“(特许状)鼓励巴黎城内学者为获得(大学)博士学位而努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某学生在学习某一帝国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穆罕默德”“都城巴格达”“翻译古代文献”等。这个帝国是( )
A. 笈多帝国 B. 拜占庭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9.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规定地方的行政区“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三十里以下四里以上为中郡,三里以下为小郡”,还废除原有赋役,以租、庸、调取而代之。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
A. 实行大化改新的背景 B. 新罗模仿中国加强中央集权
C. 日本幕府政治的瓦解 D. 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
10. 下列关于8-15世纪西非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
①拥有着较为丰富的黄金资源 ②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中心
③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商路 ④津巴布韦是西非地区的强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考古学家在马丘比丘城遗址发现了宫殿、神庙、城墙以及排水设施,城的周围还有许多沿山坡而建造的梯田。该遗址反映出( )
A. 印加人灿烂的古代文明 B. 阿兹特克人发达的农业水平
C. 玛雅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D. 班图人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
12. 1522年,一位船员写道:“离开圣卢卡湾至今,我们一共航行了14460里格。此外,我们完成了从西方到东方的环球航行。”这位船员应该属于( )
A. 迪亚士船队 B. 哥伦布船队 C. 麦哲伦船队 D. 哈德逊船队
13. 菲律宾至今仍使用着很多墨西哥词汇,如“chili”(辣椒)、“camote”(洋薯)、“palenque”(市场)等。有历史语言学学者认为,海上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墨西哥与菲律宾的语言接触。与这一观点直接相关的是( )
A. 西班牙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B. 英国在印度洋贸易中占据优势
C. 葡萄牙控制的跨越大西洋的贸易 D. 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地中海贸易
14. 15世纪,意大利人阿尔伯蒂借鉴了古罗马建筑师的思想,主张建筑以人体为标准,注重比例和对称,还强调城市不只具有居住功能,亦有审美、娱乐和休闲功能。阿尔伯蒂的主张( )
A. 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内涵 B. 突出了中世纪的文化传统
C. 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深入 D. 成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武器
15. 17世纪中叶,欧洲物价上涨迅速,由于实际工人工资的限制,产品销路的扩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成了新兴的经济贵族,而雇佣工人和一部分贫苦农民在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则降低了生活水平。这表明( )
A. 封建领主经济地位提升 B. 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C. 欧洲贸易中心完成转移 D. 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形成
16. 卢梭不仅是哲学家,还擅长植物学,伏尔泰在英国研究牛顿物理学后撰写了《牛顿哲学原理》,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以自然科学为主。据此可知( )
A. 科学在与神学的艰难斗争中不断前进
B. 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造就了启蒙运动
C.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
D. 启蒙思想与自然科学精神有共通之处
17.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表述正确的是( )
①确保了全体公民权利平等②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国家④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8. 有学者指出,拿破仑在德意志的统治起初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他们享受到了“从未享受过的自由、平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拿破仑的独裁专政政策日渐激起人们的反感和愤怒。以上材料表明拿破仑战争( )
①客观上冲击了封建势力 ②激发了民族意识
③标志着德意志完成统一 ④传播了启蒙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以下文件按通过或颁布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独立宣言》②《法国民法典》③英国《权利法案》④《德意志帝国宪法》
A. ①④③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④①
20. 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和战后出现了资本迅速集中的趋势,1879年美孚石油公司托拉斯控制了美国90%的石油生产。在英国,19世纪80年代建立的诺贝尔炸药公司控制了全国炸药生产。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欧美地区( )
A. 雇佣劳动的雏形 B. 资本的原始积累 C. 商业革命的出现 D. 垄断组织的发展
21. 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A. “新和谐公社”建立 B. “第一国际”成立 C. 巴黎公社建立 D. 列宁主义形成
22. 英国等老牌殖民国家往往通过贸易公司活动或与当地酋长签订条约,将非洲一些地区纳入其殖民体系。1884年柏林会议上,英法德等国达成协议:任何国家对非洲的占领,必须由该国官员和军队实际占领,并通知会议的缔约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非洲的殖民地化进程加快②柏林会议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
③英国彻底丧失了霸主地位④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面积超过英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 下图为绘画作品“海地独立斗争”,描绘了法国侵略军在1802年2月登陆海地后,遭到海地人民抵抗的情景。海地的独立斗争( )
A. 反抗的是美国的殖民统治 B. 由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
C. 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D. 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4. 1900年,西奥多·罗斯福公开宣称,他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对付他国的方法将是“话说得好听点,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被称为“大棒政策”。这一政策主要针对的地区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拉丁美洲
25. 英国知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如果不是得到(军事)同盟及时的支持,法国在1917年兵变之后,是难以继续作战的……奥匈帝国1916年惊人的损失之后是很难继续进行战争的。”作者意在说明( )
A. 同盟体系是战争持久的原因之一 B. 同盟国的整体实力强于协约国
C. 一战的进程符合决策者的原计划 D. 参战各国的国内政局相对稳定
26.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A. 使欧洲优势地位彻底丧失 B. 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C. 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D. 建立了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
27. 一战后,国际联盟建立,其盟约规定:“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这一规定( )
A. 满足了各国共同利益 B. 确立了“大国一致”原则
C.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D. 无法有效地制止侵略行为
28.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新纪元的事件是(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29. 1921年,列宁在反思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出现的农民不满、经济困顿的危机时说道:“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为此苏俄实行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30. 1930年,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盐税、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遭到拒绝后,发起食盐进军运动,率领数千名追随者徒步380英里至丹迪海滩自制食盐。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印度民族独立斗争( )
A. 以军事动员凝聚反殖民力量 B. 以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反对殖民者
C. 依赖国际舆论迫使英国让步 D. 意图通过经济改革实现印度自治
31. 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为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人是( )
A. 提拉克 B. 卡德纳斯 C. 桑地诺 D. 扎格鲁尔
32. 下列事件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德国突袭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④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A. ①④③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②④①
33.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 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在英法主导下的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旧的国际秩序,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之间力量相对平衡为基础的新的国际秩序结构。“新的国际秩序结构”是指( )
A. 凡尔赛体系 B. 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多极化格局
35.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这两大集团的主导者是( )
A. 英国与苏联 B. 英国与德国 C. 美国与苏联 D. 美国与日本
3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即冷战却徐徐拉开帷幕。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北约”成立 C. 马歇尔计划实施 D. “华约”成立
37.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资本主义国家调整政策,采取的措施是( )
A. 扩大公共事业领域开支 B. 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 全面实行计划经济模式 D. 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
38. 二战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其共同点在于( )
A. 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改变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局面 D. 导致了局势失控和国家的解体
39. 某学校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收集了下列资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等也纷纷独立 1959年,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和平演变”战略
C. 世界殖民体系的加速瓦解 D.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4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这突出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是( )
A. 世界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社会信息化 D. 文化多样性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小题,共40分。
41. 文明·交流·发展
公元前8—前3世纪被称作“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均重视“政治说服”。在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形势下,游说之士入仕各国,在朝堂上向君主陈述自己意见或“上书”劝谏,这一时期不少著作都记录了进谏的事例。古希腊的政治说服与其政治传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精英集团成员或思想家通常面向公众,在城邦广场上、山坡下进行演说,在说服过程中他们还十分注重表演技巧与口语表达。
(1)结合所学,各列举一位东方和西方“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代表。依据材料,比较这一时期中国与古希腊“政治说服”的不同之处。
序号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摘编)
① 6世纪,中国的养蚕术传入拜占庭,自此以后养蚕制丝业逐渐在西方传播开来
② 6—8世纪,拜占庭帝国逐渐建立起“兵农合一”的“军区制”,大小城市依靠农业税收、农村提供的农副产品和原料迅速兴起
③ 7—8世纪,君士坦丁堡的人口规模达到50万至100万,这一数字在欧洲其他地区直到18世纪才被超越
④ 唐朝,古希腊的穿颅治盲术、天文学著作等通过起源于拜占庭帝国境内的景教传入中国
(2)依据《拜占庭帝国大通史》材料和所学,从两个角度说明6—8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定位。(要求:每一个角度选取两则材料并写清序号,材料不重复使用。)
42. 职业教育
在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兴起之前,欧洲的技艺传承主要通过学徒制进行。中世纪英国的行会通过颁布法令、建立行会法庭,对师徒行为实施监督。学徒需忠诚于师傅,协助其打点生意、承担家务;师傅对学徒有监护权,负责提供衣食。为保障带徒质量,一些行会还规定一个师傅同时仅能带一到两名徒弟。学徒经过5~7年学习,通过考试后方能晋升为工匠。
(1)依据材料,概括中世纪英国学徒制的特点。
19世纪后半期俄国技术学校数量增长的速度很快。政府开设了一批铁路学校、航海学校和航海训练班,俄国技术协会、自由经济协会等民间团体也建立了一批职业教育机构。1888年,俄国政府批准了《工业技校基本条例》,该条例为开设更多新的学校和充实现有的工业技术学校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时期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其现代化道路的开拓产生了深远影响。
(2)依据材料和所学,简析19世纪后半期俄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富裕美国”之外的另一个“种族不平等的美国”和“贫困美国”的问题日益凸显。1963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覆盖中学生、失业人员及无法接受普通教育的困难群体……经联邦政府审核后,允许各州将其他类别的拨款转为职业教育拨款。据统计,1965~1969年,美国职业教育经费总额由6.05亿美元增长至14亿美元,职业类学生总数几乎翻了一番,受益人群以在校学生为主。然而,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育质量有所下降,劳动力紧缺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培训仍显不足。
(3)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美国1963年《职业教育法》实施的认识。
43. 亚非拉的变革与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受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亚洲有15个国家成立了共产党,绝大多数拉美国家也都有了共产党组织。其中中国、朝鲜、越南等国的共产党逐步掌握了本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权。在非洲,南非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并逐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南非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路。20世纪中期,埃及的共产主义者还积极协助纳赛尔政府实行了土地改革、国有化等部分社会主义措施。
(1)依据材料和所学,简析共产党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的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现代化建设浪潮。拉丁美洲的巴西通过发展本国的汽车、飞机、电子等产业实现进口替代升级,墨西哥、委内瑞拉充分开发石油资源并大量出口。亚洲的韩国、新加坡抓住美日产业转移机遇,发展钢铁、机械等产业;印度独立后将基础设施和矿山收归国有,并推进“五年计划”。非洲的尼日利亚发展石油工业及钢铁等产业,科特迪瓦则通过扩大农产品出口换取外汇。
(2)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20世纪60-70年代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的举措。
2025年5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以下简称“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发布了《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以下为宣言内容节选:
三、……十年来,双方坚持主权平等、相互尊重、开放多元、互利共赢原则…… 四、我们认为……中拉论坛已成为深化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合作关键平台之一…… 六、我们重申,愿在重点领域开展合作以应对全球性挑战,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法,一致认为区域和多边合作对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包容、平衡发展至关重要。 十四、……我们强调必须回应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关切,重申支持公平、透明和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
(3)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述“中拉论坛”作用。
通州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8页。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试题答案一律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A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A
【26题答案】
【答案】C
【27题答案】
【答案】D
【28题答案】
【答案】D
【29题答案】
【答案】B
【30题答案】
【答案】B
【31题答案】
【答案】C
【32题答案】
【答案】C
【33题答案】
【答案】B
【34题答案】
【答案】C
【35题答案】
【答案】C
【36题答案】
【答案】A
【37题答案】
【答案】B
【38题答案】
【答案】A
【39题答案】
【答案】C
【40题答案】
【答案】B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3小题,共40分。
【41题答案】
【答案】(1)思想家代表:东方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
不同之处:中国说服对象主要是统治者;古希腊说服对象主要是城邦公民。
(2)角度一:选取材料①④,角度是文化交流,历史定位是拜占庭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角度二:选取材料②③,角度是军事和经济发展,历史定位是拜占庭帝国促进了欧洲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42题答案】
【答案】(1)特点:由行会监督管理;师徒关系带有人身依附性;学徒期长且需通过考试;限制带徒数量以保证质量。
(2)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俄国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政府与民间团体共同推动;相关法律的保障。
(3)认识: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种族不平等和贫困问题凸显。积极方面:扩大了职业教育覆盖范围,增加了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公平;局限性:教育质量下降,未能满足劳动力市场专业技能需求。
【43题答案】
【答案】(1)作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经验;领导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推动部分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2)举措:发展民族工业(如汽车、电子、钢铁等);开发资源并出口;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扩大农产品出口。
(3)作用:深化中拉主权平等与互利合作;成为中拉合作的关键平台;推动应对全球性挑战;支持多边贸易体系,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