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CCAD 6-10 DBCCD 11-15 ACBCD二、材料题16、答案:(1)途径:以立法的形式、以苏联为师。(2分)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意义: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任答一点得2分)(2)目的: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解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分)办法: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3)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小岗村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等。(任答一点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17、【答案】(1)填空: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求同存异;(每一点1分,共2分)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任答一点得2分)(2)变化:态度由以前的反对.孤立转为要求改善。(2分,要求体现出变化)原因: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地位,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寻求改善中美关系。(任答一点得2分)(3)中国方案: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分)面临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冷战思维卷土重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任答一点得2分)18、【答案】(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思想:科学发展观。(2分)(2)示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立足国情、守正创新的发展之路。(1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足农村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渴望自主经营的国情,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经营权交给农民,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此后,面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党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至少列举2个史实开展论述,一个史实加论述为4分,两个史论结合则为8分)这些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在坚守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且成功的道路。(1分)试卷第2页,共2页2025年上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科目: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答题卡的姓名、考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试卷共18个小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何其芳在《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中写道:“在新的中国,人民的中国啊,你终于在旧中国的母体内生长,壮大,成熟,你这个东方的巨人终于诞生了。”与“东方巨人终于诞生”相关的是()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2、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漫画,题为《为了保家卫国》。该漫画反映的战争()中朝鱼鲜A.导致了朝鲜半岛分裂B.使美国深陷经济危机C.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D.实现了祖国统一大业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把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B.抗日战争C.土地改革的完成D.香港回归4、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达到了535万吨,相比于1952年增长了296%。这说明()A.“一五”计划的建设成效显著B.社会主义改造推动重工业发展C.新中国转型为先进的工业国D.初步改变了不合理的工业布局5、下面是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的一则日记,其内容反映了我国()这是祖国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好日子,这也是我个人一生难忘的好日子,很荣幸能参加大会。一千二百二十六位从普选中产生的代表在这儿聚首,要来制定一个过渡时期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1954年9月15日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由于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将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并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两面性,这就保证了这种过渡可以采取和平转变的方式。”为此,我们国家()A.制定”一五”计划B.开展手工业合作化C.进行国有企业改革D.实行了赎买政策7、下面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②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①②③④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1978年A.政权巩固,社会过渡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8、社论是报纸及其主办方就重大事件和问题发表的评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中国的社会变迁,收集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部分时期的社论,并整理出标题与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下列选项与表格空白处的内容相符的是()时间标题部分内容1972年1月联合国发生的变化,是国际形势大好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1日的一个生动反映。1979年1月1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1980年1月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我们今后相当迎接大有作为的时代1日长时期的中心工作。A.人民志愿军证明了中国人民力量和世界人民力量永远不能被战胜的真理B.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C.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D.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9、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的原因是()54.638%2.1%25.6%1978年1987年口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非公有制A.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C.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D.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10、1990年,邓小平在上海期间,很少外出,他在思考,能采取什么大的动作,在国际上树立我们更加开放的旗帜。在此“思考”下所采取的“大的动作”是()A.设立经济特区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C.加入世贸组织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11、原产于古安息国的石榴,汉代时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因其“多子(籽)多福”"的寓意广受欢迎。如今,粒粒晶莹又抱作一团的石榴籽,成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象征。下列为我国这种民族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八下历史期末参考答案(1).docx 2025年八下历史期末考试试卷(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