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邗江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八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分值50分 考试形式: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1.与“《共同纲领》”“《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关键信息相关的会议是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三大2.周恩来曾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新中国的成立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一·二九运动3.右图是画家赵延年于1953年创作的一幅宣传画。由此可知,当时我国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B.社会主义改造激发了生产热情C.工人地位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 D.人民积极生产以支援抗美援朝4.“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该材料可以佐证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 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5.“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C.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6.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共八大7.1956年完成公私合营的天津劝业场变成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商场。该事件反映的是A.实业救国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大跃进” D.改革开放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从①到④,反映出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一帆风顺B.从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C.从②到③,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D.从③到④,说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9.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10.“一人包产全家干,村头不见闲人站”“老包进了村,人人笑盈盈,你紧我也紧,一亩一千斤”。这些民谣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土地改革的实施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此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12.2025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4周年。目前,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文化多样化趋势C.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 D.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建设13.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高度重视非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着力解决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发展产业等问题,防止出现贫困“死角”。材料体现了“四个全面”中的哪一项内容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14.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小康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A. 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15.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代表将五星红旗传递到体育场升旗区。仪式中各民族代表身着本民族传统服装,这体现出我国A. 北京地区居住了大量少数民族民众 B.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C. 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16.“就在 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西藏和平解放 B. 澳门回归祖国C. 三大改造完成 D. 香港回归祖国17.小军在整理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将大事年表转化成了下面的年代尺。他整理的知识主题是A. “一国两制”政策出台背景 B. 大陆对台湾政策的调整C. 改革开放后海峡两岸的交往 D.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一组笔记所反映的信息最能够展现A. 我国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B. 人民海军的战绩辉煌C. 人民空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D. 人民军队是文明之师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下属于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是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求同存异” 方针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 2022年2月25日中国外长王毅与英国、欧盟以及法国的相关高层通话,就俄乌冲突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强调:“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立场是一贯的,在乌克兰问题上同样适用。”中国政府的这一原则立场出自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C.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D. 日内瓦会议上的主张21.1960年尼克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前后两种说法在本质上相一致的地方是 A.美国始终坚持采取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B.美国始终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美国认为中国在国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22.有学者形容新中国70年代外交关系的三次突破为:艰难复常,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前嫌;相逢一笑,邻里往来。其中“跨洋握手,冰释前嫌”对应的外交事件是 A. 毛泽东访问苏联 B.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 尼克松访华 D.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众多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①“东方红一号” 卫星发射成功 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④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一位农民说,我们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这段话凸显出支撑农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因素是A. 自然和气候 B. 政策与科学C. 市场与需求 D. 投入与回报25.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帆风顺 B.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不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D. 只要发展经济,其他方面可以忽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26.(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 19.1 1.5 0.7 71.8 6.9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个阶段,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摘编自宁可《中国经济发展史》(1)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3分)(2)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相应举措?其特点和意义是什么?(3分)(3)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2分)27.(8分)某学校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梦想蓝图概念提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摘编自《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版)》材料二创新引领未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制度、新政策、新体制、新思想”指的是什么?(4分)(3)通过以上项目化学习活动,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28.(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周恩来总理在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 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筑梦中国》解说词材料三中国外交活动大事年表(节录)1981年 中国当选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国1988年 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6年 中、俄等五国元首确立了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后来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 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9年 我国在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据材料一,指出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哪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他在会上提出什么重要方针?(3分)(2)据材料二,列举三例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什么样的外交布局?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3分)邗江区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八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50分考试形式: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1.与“《共同纲领》”“《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关键信息相关的会议是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三大2.周恩来曾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新中国的成立C.西藏的和平解放D.一·二九运动3.右图是画家赵延年于1953年创作的一幅宣传画。由此可知,当时我国多增加一分生产多消灭一个敌人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B.社会主义改造激发了生产热情C.工人地位提高生产积极性增强D.人民积极生产以支援抗美援朝4.“发展生产的人为障碍消除,广大翻身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1952年湖南的丰产运动成绩显著。”该材料可以佐证A.土地改革的成效性B.三大改造的必要性C.工业建设的迫切性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5.“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进行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C.1953一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6.1954年,《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共八大7.1956年完成公私合营的天津劝业场变成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商场。该事件反映的是A.实业救国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大跃进”D.改革开放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一项是发②①3年份1952195719601965A.从①到④,反映出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一帆风顺B.从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C.从②到③,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D.从③到④,说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9.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程。开启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代社会主义革命新时期第四阶段和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三阶段时期第二阶段第一阶段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九大的召开10.“一人包产全家干,村头不见闲人站”“老包进了村,人人笑盈盈,你紧我也紧,一亩一千斤”。这些民谣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土地改革的实施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对此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12.2025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4周年。目前,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适应了文化多样化趋势C.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D.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建设13.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高度重视非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着力解决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发展产业等问题,防止出现贫困“死角”。材料体现了“四个全面”中的哪一项内容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14.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小康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2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满分:50分 时间:60分钟) 2025.06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B D A A A B C B D D A A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B C C A A D C C B B二、非选择题26.(8分)(1)事件:三大改造。(1分)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2)举措:一五计划。(1分)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1分,任答一点即可)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分)(3)特点:从农村到城市或城乡联动。(1分)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1分)27.(8分)(1)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分)(2)新制度:社会主义制度。(1分)新政策:改革开放。(1分)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3)认识:创新推动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1分,任答一点即可)28.(9分)(1)会议:万隆会议。(1分)方针:”求同存异“方针。(2分)(2)史实: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分)(3)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分)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分)七年级历史试卷答案(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2025.06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AABDD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ADCCB二、非选择题26.(8分)(1)事件:三大改造。(1分)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2)举措:一五计划。(1分)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1分,任答一点即可)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1分)(3)特点:从农村到城市或城乡联动。(1分)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1分)27.(8分)(1)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分)(2)新制度:社会主义制度。(1分)新政策:改革开放。(1分)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分)(3)认识:创新推动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1分,任答一点即可)28.(9分)(1)会议:万隆会议。(1分)方针:”求同存异“方针。(2分)(2)史实: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分)(3)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分)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分)1[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7[A][B][C][D]12[A][B][c][D]17[A][B][c][D]3[A][B][c][D]8[A][B][C][D]13[A][B][C][D]18[A][B][c][D]4[A][B][c][D]9[A][B][C][D]14[A][B][C][D]19[A][B][C][D]5[A][B][C][D]10[A][B][C][D]15[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24[A][B][c][D]25[A][B][C][D]邗江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历史答题卡注意事项1,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答案等选项;注意将所选项考生条形码粘贴处涂满涂黑,修改时使用橡皮擦干净;其它题用黑色水笔。2、此卡不准弄脏、弄皱或学校弄破,严禁折叠。班级缺考标志:口填涂实例:正确填涂■姓名一、选择题(共25分,每小题1分,用2B铅笔填涂)[A][B][C][D]6[A][B][C][D]11[A][B][C][D]16[A][B][C][D]2[A][B][C][D][A][B][C][D]12[A][B][C][D][A][B][c][D]3[A][B][C][D]8[A][B][C][D]13[A][B][C][D][A][B][c][D]4[A][B][C][D]9[A][B][C][D]14[A][B][C][D]19[A][B][c][Dj5[A][B][C][D]10[A][B][C][D]15[A][B][C][D]20[A][B][C][D]21[A][B][C][D]22[A][B][C][D]23[A][B][C][D]2[A][B][C][D]25[A][B][C][D]二、非选择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第28题9分,共25分。)26.(8分)(1)事件(1分):意义(2分):(2)举措(1分):特点(1分):意义(1分):(3)特点(1分):中心环节(1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7.(8分)(1)内涵(3分):(2)新制度(1分):新政策(1分):新体制(1分):新思想(1分):(3)认识(1分):28.(9分)(1)会议(1分):方针(2分):(2)史实(3分):(3)外交布局(1分):作用(2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调研测试卷答题纸2025.06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表格栏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二、材料解析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26.(8分)(1)事件(1分):意义(2分):举措(1分):特点(1分):意义(1分):(3)特点(1分):中心环节(1分):27.(8分)(1)内涵(3分):(2)新制度(1分):新政策(1分):新体制(1分):新思想(1分):(3)认识(1分):28.(9分)(1)会议(1分):方针(2分):(2)史实(3分):(3)布局(1分):作用(2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调研测试卷答题纸2025.06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表格栏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题号1234678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材料解析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26.(8分)(1)事件(1分):意义(2分):(2)举措(1分):特点(1分):吧意义(1分):(3)特点(1分):中心环节(1分):27.(8分)(1)内涵(3分):(2)新制度(1分):新政策(1分):新体制(1分):新思想(1分):(3)认识(1分):28.(9分)(1)会议(1分):方针(2分):(2)史实(3分):(3)布局(1分):作用(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docx.docx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docx.pdf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docx.docx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docx.pdf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题卡.docx.docx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题卡.docx.pdf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题纸.docx 202506八年级历史期末试卷答题纸.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