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查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请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
24.“壮志归隋,扫平六代江南梦;坚心使命,结束五胡塞外争。”此对联颂扬了隋文帝
A.扩大国家疆域
B.开通隋朝运河
C.加速民族交融
D.实现国家统一
25.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入仕的大门。材料说
明该选官制度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彻底消除社会等级差异
C.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D.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通
26.某历史学习小组聚焦“治世盛世”制作了如下历史人物名片。名片中的“君主”是
君主:
宰相: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农业:轻徭薄赋
吏治: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A.唐高祖
B.唐玄宗
C.武则天
D.唐太宗
27.某中学在全校开展以“重回盛唐世,再走丝绸路”为主题的历史项目化学习。下列史
实与该主题有关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玄奘西行天竺
C.北宋设市舶司
D.郑和七下西洋
28.唐代的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他总结唐以前历
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著成
A.《金刚经》
B.《唐本草》
C.《大衍历》
D.《千金方》
29.“唐制,凡诏旨敕令,中书省定旨撰拟,门下省审议驳正,必得中书、门下一致,方
可颁行尚书省施行。”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30.以下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商业贸易繁荣
B.手工业兴盛
C.民族交融加强
D.农业技术进步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31.唐朝有“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名句,宋朝却出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
高”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朝实行
A.尊崇儒术
B.崇文抑武
C.文化专制
D.休养生息
3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朝中后期南方继续发展,南宋时期“苏湖熟,
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以上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
A.民族政权并立
B.国家走向统一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关系发展
33.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暖风熏
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上述诗句共同反映了
A.宋夏互市兴旺
B.安史之乱爆发
C.南宋偏安东南
D.南宋王朝灭亡
34.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经济上主张通过农业贷款和商业投资,以此调
控经济、增加收入,军事上推行农民军事化管理训练。这次改革旨在
A.促使南宋国富兵强
B.摆脱统治危机
C.提高社会文化素养
D.增加宰相权力
35.下面是元大都平面图及部分建筑图注。从这些建筑可以看出元朝统治者
能德门安贞门
建筑图注

孔庙: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所
)

仁门
太庙: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
一技径

社稷坛:皇家祭祀社稷的场所,历代帝王都自命为

用位
国枢密院
天子,都将“社稷”视为国家的象征。
中书洛面济
顺承门丽正门文明门
国子监: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国家最高学府
A.否定中央集权制度
B.重视与推崇汉文化
C.注重城市合理布局
D.完全放弃游牧文化
36.《元史 地理志》中记载: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
如行国中”。据此可知元朝
A.交通发达
B.制度完善
C.科技发展
D.经济繁荣
37.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
宋: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明:废除丞相制度
清:设立军机处
A.思想控制加强
B.中央集权加强
C.君主专制强化
D.监察体系完善
38.时间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式。下列史实与图示中“?”相对应的是


五代
十国



A.曲辕犁
B.鉴真东渡
C.建立厂卫
D.澎湖巡检司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可5阵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期末学情调查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4-28 DDDBD 29-33CDBCC 34-38BBACC 39-43BDABD 44-47CADA
48.(1)大运河 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分)
(2)由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海上丝绸之路为主(或者:陆上丝绸之路衰败,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1分)
原因:唐王朝对西域的控制丧失(或交通阻塞);经济重心南移(2分)
市坊界限被打破、 出现草市、早市、夜市 交子(纸币)
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一个1分,共2分)
(4)人地矛盾激化(或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或人口增长造成土地紧缺)(1分)
鼓励垦荒、推广高产作物、改进农业技术(1分)
49.(1) 和亲、会盟、册封、设管理机构(一个1分,共2分)(2分)
(2) 辽 和战并存,以和为主(2分)
(3)行省制 (1分)
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1分)
(4)国家领土版图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近代中国领土的版图。(1分)
册封制度、驻藏办事大臣、金瓶掣签、设立噶厦(一个1分,共2分)
(1) 毕昇(1分)
指南针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答出一点即可,1分)
(2)郑成功收复台湾
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2分)
(3)由军事防御体系(或军事工程)变成贸易场所(或各民族交往的纽带)。(2分)
(4)小说 (1分)
趋势:通俗化、世俗化、平民化、大众化(答出一点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