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6分)1.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有学者认为:“隋朝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以下选项最能准确概括其历史作用的是:(B)耗费了巨大民力,直接导致了隋朝灭亡便利了南北交通,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交流。主要用于隋炀帝个人巡游享乐,劳民伤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2.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A)A.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B.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C.善于谋略,选准冠礼时机 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3.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了( )A.南方经济发达 B.中外文化交流C.民族交往与交融 D.边疆地区的开发4. 观察如图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图中的a时段处于我国的( )A.隋朝时期 B.元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5.“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首诗歌描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契丹和女真 B.契丹和党项C.女真和党项 D.女真和蒙古6.如图是小历同学参加中国古代历史漫画大赛的获奖作品《称重》。图中,赵匡胤正在衡量“文”与“武”的重量。这幅作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隋朝科举制度创立 B.唐朝社会风气开放C.宋初重文轻武政策 D.明清君主专制加强7.某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以下论据。据此推断他论证的观点是( )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地区及波斯和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火药传到欧洲后,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 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A.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始终领先世界B.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C.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D.各国相互学习借鉴推动科学技术进步8.中国抗疫成果得到世界认可,经济复苏步伐吸引全球眼光。在本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下列人物中,为中医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罗贯中 B.宋应星C.李时珍 D.徐光启9.史料记载:“永乐三年,(上)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携金币。造大船,自苏州泛海至福建,复至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开拓海外殖民地,掠夺资源B.宣扬国威,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关系C.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发展民间商业D.传播佛教文化,促进宗教交流10.《明季北略》中记载李自成的起义口号:“天降奇荒,所以资自成也。”这反映出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是()A.土地高度集中 B.自然灾害严重C.封建统治腐朽 D.赋税徭役沉重11.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建制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2.学习明清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其中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3题10 分,14.15.16题各14分。共52分)13.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明朝 A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清朝 军机处 B请回答:(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指出图二、图三所体现的制度主要在哪个朝代实行?(2分)图二所示的地方行政机构,对后世有何影响?(2分)元、明,(2分)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2)请写出材料二表格中A、B两处的内容。(2分)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4分)厂卫特务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至顶峰,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4分)14: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同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二:材料三: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列举一例唐太宗时期与西藏地区交往的史实。(2分)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文成公主入藏(2分)(2)材料二中A、B两处机构的设立有何意义?(2分)明朝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哪一机构?(2分)标志着西藏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2分)奴儿干都司(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条约从法律上明确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2分)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边疆进行有效管辖的积极作用。(2分)综合上述内容,请谈谈你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认识。(2分)《尼布楚条约》(2分)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2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我们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2分,符合题意即可)15.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表1唐代全国人口统计(单位:万人)年号 时间 户数(万) 人口(万)天宝14年 755年 891 5292广德2年 764年 293 1692元和15年 820年 237 1576材料二: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材料三:图2(宋)青白釉刻划花卉纹葵口碗此类碗属花瓣形,浅腹,圈足。施青白釉,釉色莹润。内壁有五道花瓣纹为饰。造型精致,为义窑的代表之作。 图3(宋)金腰带腰带工艺精良,带体呈麻花状,带扣装饰细腻浮点状纹饰,极具异域风情。据专家推断,这种腰带形制鲜见于中国国内,应该为中东地区器物样式。 图3(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已知世界上最早商标广告)根据材料一的表1及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4分)表2中,中国古代人口处于增长态势的地区有哪些?(2分)其反映的经济发展现象是什么?(2分)(3)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材料二的任选一件文物,你能从中获取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什么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6分)故答案为:(1)变化及原因:人口不断下降;安史之乱;地区:长江流域;现象:经济重心南移。(2)历史信息:图1:宋代手工业兴盛;图2:宋代海外贸易繁荣;图3:宋代商业发达。说明:根据图片进行说明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陈寅恪先生曾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是继承并发展秦汉以来特别是隋唐五代以来文化成就的结果。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官办学校,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闻名全国,这为宋代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活字印刷术使印刷图书有了更为方便的技术方法,也便利了文化的普及。--摘编自李曳白《中国文艺复兴:屡遭欺凌的宋代为何文化繁荣》材料三:《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1)材料一中提到的“这种制度”指的是哪种选官制度?(2分)它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科举制度(2分)隋炀帝设进士科(2分)(2)根据材料二,从科技角度分析促进宋代文化发展的因素。(2分)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2分)因素:活字印刷术等先进技术的推动。(2分)毕昇(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和外交两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综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应该怎么做?(2分)原因:八股取士和闭关政策(4分)坚持对外开放、重视教育改革与时俱进(2分,言之有理即可)2025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七年级历史满分:100分 时量:60分钟命题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有学者认为:“隋朝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以下选项最能准确概括其历史作用的是:( )耗费了巨大民力,直接导致了隋朝灭亡便利了南北交通,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交流。主要用于隋炀帝个人巡游享乐,劳民伤财。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2. 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上述材料说明唐太宗( )A.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B.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C.善于谋略,选准冠礼时机 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3.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了( )A.南方经济发达 B.中外文化交流C.民族交往与交融 D.边疆地区的开发4. 观察如图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图中的a时段处于我国的( )A.隋朝时期 B.元朝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5.“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首诗歌描述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契丹和女真 B.契丹和党项C.女真和党项 D.女真和蒙古6.如图是小历同学参加中国古代历史漫画大赛的获奖作品《称重》。图中,赵匡胤正在衡量“文”与“武”的重量。这幅作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隋朝科举制度创立 B.唐朝社会风气开放C.宋初重文轻武政策 D.明清君主专制加强7.某历史兴趣小组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搜集到以下论据。据此推断他论证的观点是( )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地区及波斯和欧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火药传到欧洲后,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 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A.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始终领先世界B.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C.四大发明对欧洲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D.各国相互学习借鉴推动科学技术进步8.中国抗疫成果得到世界认可,经济复苏步伐吸引全球眼光。在本次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下列人物中,为中医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罗贯中 B.宋应星C.李时珍 D.徐光启9.史料记载:“永乐三年,(上)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携金币。造大船,自苏州泛海至福建,复至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开拓海外殖民地,掠夺资源B.宣扬国威,加强与各国的友好关系C.寻找新的贸易路线,发展民间商业D.传播佛教文化,促进宗教交流10.《明季北略》中记载李自成的起义口号:“天降奇荒,所以资自成也。”这反映出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是( )A.土地高度集中 B.自然灾害严重C.封建统治腐朽 D.赋税徭役沉重11.以下史实的历史作用的共同点是(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建制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抗清的郑成功打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郑成功后代割据台湾。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A.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B.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C.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2.学习明清历史后,四位同学参加了主题演讲活动。以下是四位同学的演讲标题,其中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3题10 分,14.15.16题各14分。共52分)13.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材料二:朝代 组织机构 作用明朝 A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清朝 军机处 B请回答: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指出图二、图三所体现的制度主要在哪个朝代实行?(2分)图二所示的地方行政机构,对后世有何影响?(2分)请写出材料二表格中A、B两处的内容。(4分)综合以上材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2分)14.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同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二:材料三: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列举一例唐太宗时期与西藏地区交往的史实。(2分)(2)材料二中A、B两处机构的设立有何意义?(2分)明朝为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哪一机构?(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条约从法律上明确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2分)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对边疆进行有效管辖的积极作用。(2分)综合上述内容,请谈谈你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认识。(2分)15.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研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表1唐代全国人口统计(单位:万人)年号 时间 户数(万) 人口(万)天宝14年 755年 891 5292广德2年 764年 293 1692元和15年 820年 237 1576材料二: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材料三:图2(宋)青白釉刻划花卉纹葵口碗此类碗属花瓣形,浅腹,圈足。施青白釉,釉色莹润。内壁有五道花瓣纹为饰。造型精致,为义窑的代表之作。 图3(宋)金腰带腰带工艺精良,带体呈麻花状,带扣装饰细腻浮点状纹饰,极具异域风情。据专家推断,这种腰带形制鲜见于中国国内,应该为中东地区器物样式。 图4(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已知世界上最早商标广告)根据材料一的表1及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及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图1中,中国古代人口处于增长态势的地区有哪些?(2分)其反映的经济发展现象是什么?(2分)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材料三的任选一件文物,你能从中获取关于宋代经济发展的什么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6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陈寅恪先生曾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是继承并发展秦汉以来特别是隋唐五代以来文化成就的结果。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官办学校,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闻名全国,这为宋代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活字印刷术使印刷图书有了更为方便的技术方法,也便利了文化的普及。--摘编自李曳白《中国文艺复兴:屡遭欺凌的宋代为何文化繁荣》材料三:《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材料一中提到的“这种制度”指的是哪种选官制度?(2分)它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二,从科技角度分析促进宋代文化发展的因素。(2分)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和外交两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综上,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应该怎么做?(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七年级-长郡双语雨花中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历史-七年级-长郡双语雨花中学-期末考试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