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1.2校园植物资源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 校园植物资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九上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二 校园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的校园植物,为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了舒适的环境。本次实践活动是要走进校园内多彩的植物世界,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发现植物的秘密;通过设计、制作、劳作,一起参与植物养护。第一课时(调研的准备阶段),教材设置了三个环节:瞭望台——认真观察校园环境,探寻校园植物分布,了解校园植物的作用;问题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确定小组研究课题;方案表——小组讨论并制定“校园植物资源”活动方案。通过探寻校园植物分布,让学生关注和关心校园环境,了解校园植物与学生的关系,从而热爱校园环境和自觉爱护校园环境;通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索,进而解决问题;在讨论活动方案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 价值体认:在探究校园植物资源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作用,体会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从而树立爱护校园环境、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责任担当:关注校园的自然环境,爱护校园绿植,自觉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和绿色文明观念,弘扬新时代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问题解决:关注校园环境中的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可操作的研究课题,制订合理的方案。创意物化:通过观察校园植物资源,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转化为研究课题,最终确定小组研究课题,制订“校园植物资源”活动方案。重点 关注校园植物资源,探寻校园植物分布,了解校园植物的作用难点 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确定小组研究课题,制订“校园植物资源”活动方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大自然的植物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它们为生态系统的运行提供能源动力,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 播放视频:我们的校园思考问题:校园植物的作用。教师总结:校园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植物王国。校园里的植物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 减少噪声。过渡: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寻找丰富多样的植物, 探究植物背后蕴含的自然奥秘吧! 观看视频,感受校园美丽的环境,体悟植物对校园环境的重要性。 教师结合自己学校情况使用相关视频,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对自己校园的关心、关注、关爱。讲授新课 准备阶段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植物资源。我们校园有什么样的植物资源呢?一起去看看吧!为校园植物制作一张特别的“身份证”,让更多的人了解植物的名字、生长习性及隐藏在它背后的故事;加入校园植物养护行列,为蓬乱的植物做个“造型”,为生病的植物看病护理……和同伴一起选定一个感兴趣的校园植物资源探究课题。环节一:瞭望台种类丰富的校园植物,为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创造了舒适的环境。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校园,一起探寻校园植物分布,了解校园植物的作用。1.小锦囊调查校园植物资源须知(1)画好校园平面图,在图中标出校园植物的分布区 。(2)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如水生的和陆生的、草本的和木本的等。(3)带上实用的装备,如笔记本、剪刀、采集器、放大镜等。(4)用图画、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植物的名称、形态、生长地点等。(5)学习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2.探寻校园植物分布,了解校园植物的作用环节二:问题树任务:提出感兴趣的话题,把感兴趣的话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确定小组研究课题。1. 工具箱形成研究课题的基本步骤(1)发现问题。(2)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可研究的真问题。(3)论证问题并确立课题 。(4)准确表述课题名称。2.小组讨论:说说感兴趣的话题,思考这些有趣的问题是否可以作为研究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和同伴一起把感兴趣的话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吧!【例】方向五:校园植物物候期观测核心目标:记录植物四季生长变化,总结物候规律。相关问题:(1)选择 3-5 种校园常见植物(如樱花、紫薇、银杏、月季),记录它们的 “发芽期”(首次展叶时间)、“开花期”(首花 / 盛花 / 谢花时间)、“果期”(结果 / 成熟时间)、“落叶期”(首次落叶 / 完全落叶时间),持续 1 年(或 1 个生长季)。(2)不同植物的物候期是否与季节温度、降水变化同步?(如春季气温回升后,哪些植物先发芽?)(3)同一植物在校园不同区域(如背阴处 vs 向阳处)的物候期是否有差异?差异原因是什么? 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校园常见植物的物候期观测与分析 3.工具箱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 研究法等。调查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会议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蹲点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其中,文献调查法是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拓展:“科学研究方法”与“调查研究常用方法”的关系调查研究常用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的 “子集”,它是科学研究中用于 “收集信息、了解现状” 的工具;而科学研究方法是更全面的 “工具箱”,包含了调查法在内的多种手段,可解决更复杂的研究问题(如探索因果、验证规律等)。思考:本次实践活动我们会用到哪些研究方法以及调查研究的方法。(在中学生实践活动校园植物探究中,常用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植物的认知”“访谈园丁了解植物养护难点”等,既是调查研究方法,也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环节三:方案表准备阶段步骤三:制定活动方案完善的活动方案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小组里的每个同学都要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各展所长,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1.以“校园植物资源”为主题, 根据实际情况,小组讨论并制订活动的实施方案。 2.完成“校园植物资源”活动方案表研究课题组名及成员活动前的准备活动过程及人员分工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方式负责人员预计会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法预期成果课题研究报告( )、实物标本( )、绘画影视展览( )、校园植物资源调查笔记( )、 观察日记( )、其他: 活动完成后需形成活动成果,如完成“课题研究报告”3.工具箱课题研究报告格式(1)题目。(2)摘要。(3)引言。1)提出研究问题。2)介绍研究背景。3)指出研究目的。4)阐明研究假设。5)说明研究意义。(4)研究方法。(5)研究过程。(6)研究结果及分析。(7)结论。 1 ) 研究活动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 ) 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验证原来的假设。3 ) 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8)参考文献。 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思考讨论思考并回答课堂学习调查研究方案所包含的内容和步骤,讨论相关问题,课后小组合作完成方案。 在调查前了解需要知道哪些内容、做什么准备。在讨论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疑难问题考察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能力。共同构思、共同探讨。制订调研方案是进行调研很重要的一个准备。课堂练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转化成研究课题,确定小组研究课题。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需要完成的内容和相关步骤:1. 走进校园,探寻校园植物分布,了解校园植物的作用2.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3.小组合作,制订活动方案板书 1.2校园植物资源 第1课时1. 走进校园,探寻校园植物分布,了解校园植物的作用2.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课题3.小组合作,制订活动方案课后作业:根据自己小组确定的研究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