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邯郸市广平县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4页,满分 60分。
2.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成语 “ 一衣带水 ” 出自《南史 · 陈纪下》,隋文帝对宰相说: “ 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 不拯之乎 ” 之后隋文帝于 589年灭掉南朝,统一全国。 589年用公元纪年法应表述为
A.公元 5世纪后期 B.公元 5世纪早期 C.公元 6世纪后期 D.公元 6世纪早期
2.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学习笔记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3.唐朝前中期,渝州地区人口增长较迅速,大量的无地农民纷纷涌入深山莽原,开垦土地,开发山 林。这一现象
A.促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B.有利于渝州区域经济开发
C.推动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推广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
4.《宋史》记载沈括 “ 赴任延州(今延安),兼任鄜延路(今陕西富县)经略安抚使” ,其职责主要是抵 御下面哪一个游牧民族政权的威胁
A.蒙古 B. 金 C.西夏 D.匈奴
5.传统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在诗词作品中广为出现。苏 轼词中 “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描绘的传统节日是
A.端午节 B.清明节 C.春节 D.中秋节
6.元朝在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尤其是江浙行省所辖的 “ 四至八到 ” ,史书记载 最为明晰,即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与江西行省南康路接界,北至扬子江与河南行省扬州路接界, 南与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东南到漳州路海岸接界,西南与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东北到松江府海 岸,西北与河南行省安庆路接界。这表明元朝设行省的主要目的
A.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中央财政需要 B.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军事控制 C.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 D.防止武将专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7.汉语中的 “ 站 ” 本义是 “ 立着 ” “ 停下 ” ,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 “ 驿站 ” 一词,汉语采用蒙古语 jam(驿传)的译音,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 “ 站 ” 义。这说明
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C.交通发展强化统治 D.民族交融丰富文化
8.明朝在户部设置太仓库, “ 专备三边军饷 ” ,与皇室的内库有别。明神宗时,皇室的日用、婚丧 等花费远超以往,皇帝 “ 数取太仓银入内库” 。这导致明朝
A.物价不断飞涨 B.与清军作战失利
C.官员职权范围缩小 D.国家财政体制被破坏
9.明朝中后期,以万里海疆为对象,明人绘制了《全海图注》《沿海山沙图》《万里海图》等众多 海防图,流传至今的就有十多种。这表明,当时
A.造船技术发达 B.海防意识增强 C.海外贸易兴盛 D.远洋航行开启
10.1762年,清朝以伊犁为 “ 新疆都会 ” ,筹划当地驻兵屯田,决定 1764年至 1766年,将凉州和
庄浪满洲、蒙古兵悉数携眷迁往伊犁永久驻防。这一决定旨在
A.使清朝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B.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C.加强清朝对西北地区管辖 D.帮助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1.清朝建立后,制定并执行“ 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 的民族方针。下列举措中最 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A.设西域都护府 B.设立军机处
C.设置中书省 D.实行金瓶掣签
12.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钱币形制的沿革体现了我国古代
A.文化的多样性 B.思想的开放性 C.文明的延续性 D.外交的和平性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个小题,13题 12分,14题 12分,15题 12分, 共 36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唐朝墓葬出土的货币文物(节选)
七年级历史试卷 第 2页(共 4 页)
材料二 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 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根据记载似乎在 10 : 1 ,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 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
材料三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因征税、发饷、贸易及宣示主权的需要,在南疆铸行红钱,促 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新疆地区的货币文化完全纳入了中国货币文化体系之中,符合新疆与祖国 内地统一的历史大趋势。
————《清代叶尔羌局及其铸钱研究》
(1)文物史料有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写出材料一货币文物的史 料类型,概述这些史料可用于研究唐朝历史的内容范围。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纸币的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为巩固西北边疆所做的努力。 (4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 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南方 北方 南北之比
赋税(贯) 1045年 35, 811, 000 45, 095, 000 44:56
垦田(亩) 1077 年 318, 480, 00 0 143, 175, 00 0 69:31
————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南宋(南方) 金朝(北方) 南北之比
人数(人) 1200年 80, 600, 0 00 43, 800, 0 00 65:35
赋税(贯) 1196年 60, 000, 0 00 14, 319, 0 00 81:31
————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 ,简述北宋时期中国南北方在赋税、垦田方面发生的变化。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南宋时期南北方在人数、赋税方面发生的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北方在赋税、垦田和人数方面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明 朝 全面 改革 官制 中央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地方 取消行省,设 “ 三司 ” ;诸子为王
影响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
厂卫 明太祖 锦衣卫 明成祖 东厂
影响 社会慌恐,人人自危,社会矛盾激化
八股 取士 考试内 容 “ 四书 ” “ 五经 ”
答题要 求 朱熹的《四书集注》 答卷格 式 八股文
影响 禁锢思想,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清 朝 军机 处 时间 雍正 特点 简、速、密
影响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
文化 专制 表现 文字狱;尊孔读经、禁书毁书
影响 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 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实行八股文的根本目的。 (2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0分)
参考答案
1-5CABCA 6-10 DDDBC 11-12DC
13.
(1) 材料一货币文物的史料类型为实物史料。这些史料可用于研究唐朝的货币体系、中外贸易交流, 以及唐代经济繁荣与铸币技术发展。
(2)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纸币的原因包括:
经济独立性与贸易繁荣:四川因隋唐战乱后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茶叶、马匹等贸易发达; 货币困境:缺铜导致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比价悬殊,携带不便;
交子的创新需求:为解决铁钱笨重问题,适应大宗商品交易需求。
(3) 清朝前期巩固西北边疆的努力包括:
军事平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维护领土统一 ;
经济整合:铸行红钱(南疆铜钱),统一货币体系以促进贸易和税收; 主权宣示:通过货币改革强化新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联系。
14.(1)北宋时期赋税 :1045年南方赋税占比 44%,北方 56%,北方仍占优势但差距缩小。垦田 : 1077年南方垦田占比升至69%(北方 31%),南方耕地面积远超北方,反映农业开发重心南移。
(2)南宋时期南北方人数 :1200年南方人口占比 65%(北方 35%),南方人口优势扩大。 赋税 :1196年南方赋税占比 81%(北方 19%),南方成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
(3)变化原因:北方战乱与人口南迁:南方自然条件良好与政府政策。
15.(1)明朝推行八股取士的根本目的是强化思想控制,培养顺从皇权的官僚阶层。
(2)观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通过制度变革与文化控制,最终达到顶峰。
①制度变革:权力集中与机构重塑
明朝废除丞相制,六部直隶皇帝,地方设三司分权,形成 “ 皇帝—六部—三司 ” 垂直管理体系。 设为五军都督府,实现军政分离,进一步削弱相权。
清朝雍正设军机处,君主直接掌控军政大权,标志着专制制度顶峰。
②文化控制:思想禁锢与社会管控
八股取士以《四书集注》为纲,禁锢士人思想,塑造皇权依附性官僚。 文字狱与禁书政策,阻碍思想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