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选修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八课第一框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一宏观把握活动主体发展趋势国际组织经济:经济全球化主权国家一般个别政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国体政体影响政治运行的主要力量结构形式联合国区域性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组织的基本常识二构建体系选择性必修一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国际社会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8.1知识体系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国际组织的产生与作用含义与地位分类性 质政府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地理范围世界性、区域性国际组织职能范围一般性、专门性国际组织机构议事和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秘书处;司法机构产生和发展作用积极作用促进交流、协调、合作调停、解决冲突和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局限性成为一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主要特征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国际性、目的性、组织性、自主性三基础知识梳理1.含义:国际组织指的是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经协商联合建立的经常性组织。2.地位: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主体方式性质考点一: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特别注意】1.国际组织不具有超主权性质,国际组织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2.国际组织对主权国家的矛盾和纠纷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不具备强制力。3.各国际组织在机构设置上各不相同,在机构设置上有一般的特征,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划分标准 类型 主要特点 关键词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性国际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专门性国际组织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成员主要是民间团体或个人,非官方性、公益型及一定程度的志愿性向全世界开放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具有专业职能,主要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门技术性活动成员的性质地理范围职能范围“世界”“国际”有区域名称,如“非洲”“东南亚”有专业名称,如奥林匹克、卫生、经济等3.国际组织的分类√√类型 名称 按成员性质 按地理范围 按职能范围 政府间 非政府间 世界性 区域性 一般性 专门性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国际奥委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欧盟上海合作组织√√√√√√√√√√√√√√√√√√√√√√针对练习:判断下列国际组织的类型20221126议事和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秘书处司法机构知识拓展:联合国结构图BY YUSHEN国际组织的机构 参加成员 职能议事和决策 机构执行机构秘书处司法机构 (有些国际组织有)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大会休会期间,部分成员组成由全体成员大会产生由全体成员大会产生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制定和修改章程、接纳新成员、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审议各机构年度报告。执行相关决议,履行各项职能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解决成员间的矛盾、纠纷4.国际组织的机构一.国际组织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的日益频繁和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2发展:国际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二战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考点二、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二.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1)国际性: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个人才能建立国际组织(2)目的性: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宗旨是国际组织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会存在的意义所在。(3)组织性: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以实现其宗旨。其常设性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4)自主性: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具有某种强制力。①促进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②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①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②个别大国倚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特别提醒:(1)国际组织不具有超主权性质(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对主权国家的矛盾纠纷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不具备强制力。(2)总体上说,国际组织的作用利大于弊。(1)积极作用:(2) 局限性:三.国际组织的作用1.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基石。( )提示:×。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2.按照成员性质,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提示:×。按照成员性质,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3.国际组织的权力高于会员国,可以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各会员国要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组织的利益。( )提示:×。国际组织不能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它要服从和服务于主权国家特定的目的和利益。5.《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和解协议公约》的签订表明多边主义成为各国处理利益冲突的公认原则。( )( )正误判断4.联合国不总是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提示:×。“多边主义成为各国处理利益冲突的公认准则”不符合国际社会事实,某些国家依然奉行单边主义。√四典例分析 (2023·山东卷)2022年6月,国际电信联盟第八届世界电信发展大会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参会,会议通过了《基加利宣言》和《基加利行动计划》两份文件,呼吁各方加速弥合数字鸿沟,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材料表明( )①作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国际电信联盟是全球数字治理的重要载体 ②数字鸿沟已成为数字时代阻碍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国际电信联盟推动国际多边合作以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④《基加利行动计划》为推动南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路线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②错误。《基加利行动计划》为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密切相关数字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说它为推动南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路线图,夸大了其作用,④错误。B(2023·浙江高考真题)2022年以来,中国相继与印度尼西亚、塞尔维亚等国签署了《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联合声明》,决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常设组织“国际调解院”,为解决贸易等领域的国际争端提供有别于仲裁、诉讼的调解服务。这表明( )①国际组织始终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②国际组织通过多边机构自主开展活动③国际调解院建立后将对解决国际争端发挥独特作用④国际调解院的建立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详解】①:国际组织并不始终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个别大国倚仗实力,力图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①不选。②: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国际组织并不总是能够自主开展活动,且题干强调的是成立“国际调解院”的目的,没有涉及通过多边机构自主开展活动,②不选。③④:成立“国际调解院”旨在为解决贸易等领域的国际争端提供有别于仲裁、诉讼的调解服务,这表明国际调解院建立后将对解决国际争端发挥独特作用,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022·浙江·高考真题】尽管美国百般阻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仍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决定。50年来,我国秉承《联合国宪章》精神,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援助,实施了近3000个成套援助项目。由此可见( )①联合国大会是审议机构,可就国际社会议题作出决定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重大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③中国积极推进共同繁荣,倡导均衡发展④中国自觉实践多边主义,勇担国际责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A。尽管美国百般阻挠,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仍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决定(→说明联合国大会是审议机构,可就国际社会议题作出决定→①)。50年来,我国秉承《联合国宪章》精神,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的发展援助,实施了近3000个成套援助项目(→中国积极推进共同繁荣,倡导均衡发展→③)。→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重大问题上有一票否决权,②的推理不符合逻辑→排除②;材料未涉及中国自觉实践多边主义→排除④。A(2025.北京卷)15. 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智慧农业技术在助力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果三维无损检测系统使马来西亚的榴莲分级准确率提升了40倍,甘蔗收割机帮助巴巴多斯实现了甘蔗收割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植保无人机助力莫桑比克农民提高播种效率……我国“智慧农业”出海(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②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通过产业升级吸引全球资源要素③通过技术赋能农业合作,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④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智慧农业技术出海,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推动了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体现了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①正确。②:“打开国门搞建设” 侧重引进外部资源,如外资、技术,但材料中中国智慧农业是技术输出,是 “走出去”,目的是帮助他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而非通过产业升级 “吸引” 资源,该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②排除。③: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智慧农业技术,帮助其提升农业效率,这是通过技术赋能推动国际农业合作的体现。也符合 “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③正确。④:非传统安全挑战指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疫情等问题,而材料主要强调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并且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涉及国际规则、机制的调整,题干中也没有相关信息,④排除。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