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选修一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四单元国际组织一宏观把握活动主体发展趋势国际组织经济:经济全球化主权国家一般个别政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国体政体影响政治运行的主要力量结构形式联合国区域性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的外交政策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组织的基本常识二构建体系选择性必修一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第二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第四课 和平与发展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第八课 主要的国际组织第九课 中国与国际组织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国际社会重要行为体: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国际组织(一般性知识)是什么:含义、地位、分类、主要机构、特征为什么:产生、作用联合国1.是什么:性质、地位、成立背景及意义、原则主要机构: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2.为什么:作用-总体、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改革3.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历史演变、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区域性国际组织欧盟(EU):地位、发展过程、宗旨、危机、中国与欧盟亚太经合组织(APEC):地位、宗旨、独特方式、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东盟(ASEAN):地位、发展过程、中国与东盟非盟(AU):地位、发展过程、作用、中国与非盟新兴国际组织二十国集团(G20):成立原因、主要活动、中国与G20金砖国家(BRICS):成立背景、作用、地位、中国与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SCO):性质、工作语言、秘书处、上海精神的内涵、作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性质、成立、宗旨、运行原则和目标、运行积极作用促进交流、协调、合作调停、解决冲突和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局限性成为一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工具第四单元知识体系三基础知识梳理一.成立和发展的背景考点一、二十国集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1999年,二十国集团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倡议成立,最初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升格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匹兹堡峰会将二十国集团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2.特征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G20的成员中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新兴经济体G20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运作,新兴市场国家同发达国家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就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交换看法。4会议机制: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能源、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3讨论焦点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知识补充:峰会:涉及多国或多边国际性问题的、由各国最高领导人参加的、预计会达成某些共识或某些共同纲领性文件的国际会议被称峰会协调人多由领导人的外交顾问、外事顾问或副外长担任,每年召开4-5次会议,讨论峰会各项筹备工作5.中国与G20的关系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中国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考点二、金砖国家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机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金砖国家总人口占全球的42%,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4%,货物贸易占全球的18%,服务贸易占全球的13%,吸引外资占全球的2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二.作用1.金砖国家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2.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三.中国与金砖国家1.在金砖国家中,中国的经济体量最大,作用相对突出。2.中国一直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形成和不断发展,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发展机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3.2017年,中国在总结金砖合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为宗旨的“金砖+”合作理念。考点三、上海合作组织一.上海合作组织概况1.产生和发展历程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 会晤机制。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截至2020年,上合组织共有8个成员国、4个观察员国、6个对话伙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2 主要机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是上海合作组织最高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就组织内所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指示。上海合作组织有两个常设机构:秘书处(设在北京)、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设在塔什干)。注意:上合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其工作语言是汉语和俄语。二.作用1.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2.上合组织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考点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1.成立过程.2013年,国际主席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时,首次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2014年10月24日,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中国是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占比最高的国家。.2016年1月,亚投行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2.性质—— 亚投行(AIIB)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3.投资方向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4.运作原则和目标① 运作原则:公开、透明、独立、问责② 目标:精简、廉洁、绿色5.运行特点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四典例分析.近年来,我国与有关国家共同努力,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作出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中国答案。这表明( )①我国彰显主场外交影响,开创与国际组织深化合作的新局面②新兴国际组织是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代表,是多边主义的践行者③我国加强与主要国际组织的联系,推进新兴国际组织的发展④我国日益走向开放,国际组织越来越成为我国外交的重要舞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题干反映我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不反映我国开展主场外交,①不符合题意。新兴国际组织并不一定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②错误。我国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又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合作机制影响力,表明我国加强与主要国际组织的联系,推进新兴国际组织的发展,③正确。我国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表明我国日益走向开放,国际组织越来越成为我国外交的重要舞台,④正确。国际组织在一些领域发挥着主权国家无法替代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有学者提出21世纪是国际组织的世纪,同时,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组织的意愿不断提高,新兴国际组织的发展潜力巨大。下列对新兴国际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作为东盟成员国与其他成员国共同致力于东南亚地区合作和一体化建设②中国主导金砖国家建立起开放发展的合作平台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④中国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①错误,东南亚国家联盟致力于推动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②错误,中国并不主导金砖国家建立起开放发展的合作平台;③④正确,根据教材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中国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故选D。(2025.北京卷)20. 2025年5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中方愿同拉方携手启动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此举将推动中拉双方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肩前行,共同谱写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五大工程”的主要内容如下:团结工程 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出共同声音发展工程 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文明工程 共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工程 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加强灾害治理、网络安全、反恐、反腐败、禁毒、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等合作,努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民心工程 未来3年,中方将向拉共体成员国提供多项教育培训计划,实施3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阐释“五大工程”如何扩大中拉利益汇合点。【答案】①维护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拉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共同发声,有利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扩大政治互信与共同话语权,为双方发展营造稳定国际环境,契合双方对良好国际秩序的诉求,扩大利益汇合点。②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维护多边贸易和产业链稳定,有利于促进中拉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双方经济发展,深化经济互补性,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机遇,扩大经济利益汇合点。③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减少文化误解与冲突,为各领域合作筑牢人文基础,增强合作内生动力,从文化和价值观层面扩大利益汇合点。④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地区稳定与共同安全利益,为双方发展筑牢安全屏障,扩大安全利益汇合点。⑤中方为拉共体成员国提供教育培训和民生项目直接惠及拉美民众,改善当地民众生活,深化民间友好,夯实中拉友好民意基础,巩固长期合作的社会根基,从社会和民众层面扩大利益汇合点。主观题训练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