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压强(第3课时)核心概念聚焦1.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A.逐渐下凸 B.逐渐上凸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2.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无色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甲),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乙)所示,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 B.煤油 C.酒精 D.水银(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3.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装的都是水,关于这三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a、pb、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a>pb,pb>pc B.pa<pb,pb<pc C.pa<pb,pb>pc D.pa<pb,pb=pc4.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5.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选填序号)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型管内添加适量水(3)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的 。核心素养提升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7.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A和p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9.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人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创新素养应用10.图甲所示容器,常用来研究容器内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特点。(1)小科在容器中装满水,橡皮膜凸出,再将容器按图乙箭头方向,绕容器中轴线OO'在水平桌面上缓慢旋转一圈(水与容器壁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发现在整个转动过程中橡皮膜凸出情况一直未变。上述操作及现象 (填“能”或“不能”)作为容器内的水对容器各个方向的侧壁均存在压强的证据。(2)小科去掉图乙中3个小孔上的橡皮膜,发现并不是最下端的小孔喷水距离最大,难道不是水压越大喷水距离也越大吗 深人思考后他认为小孔喷水距离还可能与小孔离地高度有关。于是,他利用打孔器、大可乐瓶、干燥细沙、刻度尺和水等材料,重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Ⅰ.用打孔器在大可乐瓶同一高度不同位置打3个相同的小孔,用塞子堵住。Ⅱ.如图丙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均匀铺一层干燥细沙,将大可乐瓶加满水放在细沙中央。Ⅲ.拔出瓶上一个小孔的塞子让水喷出,一段时间后用塞子堵住小孔。Ⅳ.针对另外两个小孔,分别重复步骤Ⅲ。Ⅴ.移去大可乐瓶,测出相关数据得出初步结论。①小科重新设计实验想探究的问题是 。②步骤Ⅲ中对“一段时间”的要求是 。参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B 2.D 3.D 4.D5.(1)高度差;不漏气;(2)②;(3)高度差变大;核心素养提升6.A 7.D 8.C9.橡皮膜向下凸起,橡皮膜向上(内)凸起,乙,乙可以演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创新素养应用10. (1)不能(2)①小孔喷水距离与小孔处的水压有什么关系 ②水面有明显下降,且能确保三个小孔喷水距离差异明显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压强(第3课时)【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与要求】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⑨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感受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科学思维:会分析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3.探究实践: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与方向无关。4.态度责任:使学生认识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介绍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增大有益的压强,及减小有害的压强,从中让学生体会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科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固体对支承面有压强作用: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水对杯底有压强吗? 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 引入课题感受液体的压强 探索活动 1.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如图2. 3-7甲所示,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 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现象:橡皮膜向下凸。 结论: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2/3 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橡皮膜向下凸的程度更大。 结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提出问题:水为什么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水受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2.如图 2.3-7乙所示,在一个容器的侧壁的出水口处蒙上橡皮膜,将水注人容器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现象:橡皮膜向外凸。 结论: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再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 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现象:橡皮膜向外凸程度更大。 结论:水对容器侧壁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提出问题:水为什么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水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 3.如图 2.3-8 所示,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再将玻璃管竖直插入烧杯的水中,使下端距离水面 1/4 深度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现象:橡皮膜向上凹进。 结论:水的内部有压强。 使下端距离水面深度增加,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现象:橡皮膜向上凹的程度更大。 结论: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利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和结论。 归纳结论: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提出问题:生活中证明液体处处有压强的例子。 举例: 游泳时,当水面到达胸部时,就会感到胸闷,这正是水的压强引起的;抽水马桶的水箱中储有水,水的压强使水从箱底冲出; 装水的袋子底部破了一个小孔,水对底部有压强,从底部流出;水的压强作用使自来水从水龙头高速喷出。 探索活动的器材易得,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激发兴趣。 液体为什么会产生压强?是学生心中的疑惑,需要解决。 说明其他液体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有生活中的现象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去比较。 提出问题:压强计是如何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的? 思考讨论:演示手压橡皮膜。 归纳提升: 压强计通过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探究实践 我们可以将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这一任务转化成这样的问题: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你能否将上述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想: 液体内部不同深度的压强是否相同?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同 每 2~3人一组,针对以上各个子问题,利用1只压强计、1只盛有水的杯子、1把刻度尺,按表2. 3-2所列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 3-2中。 分析实验中所获得的信息,得出结论: ①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水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③水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换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①酒精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酒精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③酒精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利用其它液体进行重复实验,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和结论。 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③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如何设计实验? 思考讨论: 现象:在水中U形管液面出现高度差比酒精中大。 结论: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问题讨论 1.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压强计使用前要进行哪步操作?具体怎么操作?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应怎么办?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4.液体内某点的深度与高度一样吗? 不一样。深度是液体内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5.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方向无关。 6.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吗? 液体压强跟质量和体积无关,跟深度有关。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深海载人潜水器 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偶然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问题讨论是对实验反思。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第3节 压强(第3课时)浙教版 八年级上创设情境固体对支承面有压强作用: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是否也会产生压强呢?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物体的桌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水对杯底有压强吗?物体对桌面有压强,桌子对地面有压强。杯子对桌面有压强。探究实践1.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如图2. 3-7甲所示,将水注入管内至约1/3 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橡皮膜向下凸。现象结论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再将水注入管内至约2/3 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向下凸的程度更大。现象结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受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探究实践2.如图 2.3-7乙所示,在一个容器的侧壁的出水口处蒙上橡皮膜,将水注人容器内至约1/3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水对容器侧面的压强再将水注入容器内至约 2/3处,橡皮膜的形状又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向外凸。现象结论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更大。现象结论水对容器侧壁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有流动性,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有压强。探究实践3.如图 2.3-8 所示,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再将玻璃管竖直插入烧杯的水中,使下端距离水面 1/4 深度处,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水的压强橡皮膜向上凹进。现象结论水的内部有压强。利用其它液体进行实验,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和结论。实验表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使下端距离水面深度增加,橡皮膜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橡皮膜向上凹的程度更大。现象结论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探究实践生活中证明液体处处有压强的例子:游泳时,当水面到达胸部时,就会感到胸闷,这正是水的压强引起的。抽水马桶的水箱中储有水,水的压强使水从箱底冲出。装水的袋子底部破了一个小孔,水对底部有压强,从底部流出水的压强作用使自来水从水龙头高速喷出探究实践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去比较。压强计橡皮管金属盒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可以转动,从而可以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用手指按压橡皮膜,U形管液面出现什么变化?重一点按压橡皮膜,U形管液面又出现什么变化?U形管液面出现高度差。现象结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重一点按压橡皮膜,高度差变大。压强计通过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利用压强计,我们可以方便地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探究实践探究实践水内部压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这一任务转化成这样的问题: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你能否将上述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想:液体内部不同深度的压强是否相同?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同 每 2~3人一组,针对以上各个子问题,利用1只压强计、1只盛有水的杯子、1把刻度尺,按表2. 3-2所列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 3-2中。探究实践序号 橡皮膜朝向 橡皮膜中心在水下的深度(cm) 压强计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 朝上 32 朝上 63 朝上 94 朝下 95 朝侧面 936999分析实验中所获得的信息,得出结论:②水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①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水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探究实践换用酒精重复上述实验,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②酒精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①酒精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酒精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利用其它液体进行重复实验,也会有同样的现象和结论。②同种液体内部压强,深度越深,压强越大。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偶然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遍性。探究实践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水酒精分别将金属盒探头插入水和酒精中,并保持深度相同,观察U型管两管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h酒=2.4cm h水=3cm在水中U形管液面出现高度差比酒精中大。现象结论探究实践问题讨论1.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中用到了哪些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2.压强计使用前要进行哪步操作?具体怎么操作?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3.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应怎么办?取下软管重新安装。探究实践5.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4.液体内某点的深度与高度一样吗?不一样。深度是液体内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深度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p=ρgh与方向无关。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p上=p下=p左=p右探究实践6.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有关吗?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原来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其深度很大,使压强增大,便将桶压裂了。液体压强跟质量和体积无关,跟深度有关。图2.3-11为我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截至2021年12月5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已经完成了21次万米深潜任务。虽然海底的环境很恶劣,但是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不断突破万米深潜纪录,说明了我国在深潜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成熟。探究实践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深海载人潜水器为了下潜到海洋的更深处,科学家们研制了各种抗压的潜水器。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深海科学考察和资源勘探最基本的作业装备,图2.3-10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迁移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C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________F乙;p甲__________p乙。(均填“>”“<”或“=”)=>迁移应用4.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若将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变化情况是( )A.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B. 压强不变,压力增大C.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 压强不变,压力变小3.如下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A. p变小,p′变大 B. p变小,p′变小C. p变大,p′变小 D. p变大,p′变大甲 乙DB板书设计第3节 压强(第3课时)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产生的原因: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受重力,流动性液体的压强只与ρ、h有关,与m、V、方向无关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mp4 第2章 第3节 压强(第3课时) 教学设计.docx 第3节 压强(第3课时) (共21张ppt).pptx 考试这样考--第3节 压强(第3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