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小组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课题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科目 年级 课型 主备人 课时 时间
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新授课 1 45分钟
课程标准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框题归属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领域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理解生命意义,热爱生活,追求生命价值 。具体而言,需正确认识顺境与逆境,学会情绪调控,能正确看待挫折,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以积极人生态度应对生活起伏,培养坚韧品格,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
教材分析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 。本单元围绕 “追求美好人生” 展开,前一课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此框则聚焦于人生态度这一关键要素 。教材开篇点明人生态度内涵,继而从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三个维度,深入阐述积极人生态度的具体体现 。旨在让学生明晰不同人生态度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自觉培养积极人生态度,为实现人生目标、追求美好人生筑牢根基 。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深刻领悟积极人生态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如乐观向上契合和谐、友善,认真务实呼应敬业,勤奋进取关联爱国、富强 。认同积极人生态度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自觉将个人态度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 道德修养:培育学生乐观豁达、认真负责、勤奋刻苦的道德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困境,能以乐观心态给予帮助;对待学习、家务等事务,秉持认真务实态度,高质量完成;为实现个人目标,持续保持勤奋进取精神,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理解积极人生态度与遵守法律法规相辅相成 。积极人生态度促使个体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在面对违法违规行为时,能以积极态度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与他人权益,树立法治信仰,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 健全人格:借助对积极人生态度的深入学习,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健全人格 。面对挫折,保持乐观心态,迅速调整情绪;处理问题,认真务实,严谨对待每一个环节;承担责任,积极主动,不推诿、不逃避,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 责任意识:强化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认知,明白积极人生态度是履行责任的强大动力 。在个人成长中,积极进取,为未来发展负责;在家庭里,主动承担家务,关心家人,营造温馨氛围;在社会上,积极参与公益,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面掌握人生态度的内涵及分类,深入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作用,包括对个人情绪、行为、目标实现的积极影响 。明晰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作为积极人生态度的具体体现,及其各自的特点与价值 。 难点:引导学生突破认知局限,将抽象的积极人生态度概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面对诸多诱惑与困难,能够长期保持积极人生态度,实现从理论认知到行为实践的跨越 。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构建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如模拟校园运动会比赛失利、小组合作项目遭遇分歧、家庭突发变故等 。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情绪与抉择,直观感受积极与消极人生态度带来的不同结果 。 小组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探究积极人生态度相关案例,如分析科学家攻克难题、运动员逆袭夺冠、普通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等事迹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挖掘案例背后积极人生态度的力量,深化学生理解 。 角色扮演法:开展 “人生态度剧场” 活动,设定不同角色,如乐观开朗的志愿者、认真负责的班长、勤奋努力的贫困生等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演绎角色在生活中的故事,展现积极人生态度的魅力,提升自身感悟 。 游戏教学法:设计 “积极人生大冒险” 游戏,设置不同关卡,代表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积极人生态度策略通关,在游戏中强化积极思维与应对能力 。 实践体验法:布置课外实践任务,如让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尝试学习一门新技能、坚持一项运动等 。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积极人生态度对个人成长与生活的积极改变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探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 分钟) 开展 “积极人生大冒险” 游戏开篇:在教室前方设置几个 “冒险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种生活场景,如 “学习困难区”“人际矛盾区”“意外挑战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抽取一张 “人生态度卡片”,卡片上分别写有积极或消极的应对态度,如 “乐观面对,寻找解决办法”“抱怨放弃,坐等他人帮忙” 。代表需根据抽到的态度,在相应区域模拟应对场景 。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猜测其抽到的是积极还是消极态度 。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态度带来的不同感受与结果,自然导入本节课主题 ——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 2.知识讲解与小组讨论(20 分钟) 人生态度的内涵与分类 展示教材 P90 “探究与分享” 中两位同学面对考试失利的不同反应图片,提问学生:“从这两位同学的表现中,你能看出他们对考试、对学习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体现了人生态度的哪些特点?”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 - 6 人,讨论时间 5 分钟 。小组内推选一名记录员记录要点 。 小组讨论结束,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观点 。教师总结: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它分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消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从而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例如,面对疫情期间线上学习的不便,有的同学积极调整学习方式,主动与老师沟通,学习成绩稳步提升;而有的同学抱怨网络卡顿、无人监督,逐渐放松学习,成绩下滑 。 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播放尼克 胡哲的励志演讲视频,尼克 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但他凭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成为全球知名励志演说家,激励无数人勇敢面对生活 。视频结束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从尼克 胡哲的经历中,你体会到积极人生态度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因积极人生态度而改变命运的例子?”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强调积极人生态度能赋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保持坚定信念,不轻易放弃 。它能提升我们的心理韧性,增强抗压能力,让我们以更从容的姿态应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如科学家屠呦呦在研发青蒿素过程中,历经无数次失败,却始终保持积极态度,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拯救全球无数生命 。 积极人生态度的具体体现 开展 “积极人生榜样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熟知的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物故事,从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三个角度进行分类分享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讲述最具感染力的故事 。 教师结合学生分享,详细阐述积极人生态度的三种具体体现:乐观向上表现为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保持豁达心态,看到希望之光,如苏轼一生多次被贬,却始终乐观处世,留下诸多传世佳作;认真务实要求我们对待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像大国工匠徐立平,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凭着认真务实的态度,在极其危险的岗位上创造了惊人业绩;勤奋进取意味着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如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九十多岁仍奔波在田间地头,用勤奋进取的精神解决全球粮食问题 。 3.案例分析与小组竞赛(15 分钟) 展示两个案例: 案例一:小张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每天工作忙碌且辛苦 。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心态,对待每一位客户都热情礼貌 。在工作中,他认真对待每一个快递包裹,仔细核对信息,确保准确送达 。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他利用业余时间熟悉城市道路,学习高效配送技巧 。经过努力,他成为公司的业务标兵,还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生活也越来越美好 。 案例二:小李在一家公司工作,起初对工作充满热情 。但一段时间后,遇到一些工作难题,他开始抱怨工作任务重、领导要求高,对待工作敷衍了事,不再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细节 。在团队合作中,也总是消极对待,不愿付出努力 。渐渐地,他在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差,同事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低,自己陷入了职业发展的困境 。 提出问题:“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案例一中小张成功的原因以及案例二中小李失败的教训,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和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就‘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哪种品质对培养积极人生态度最重要’进行知识竞赛 。” 各小组展开讨论,分析案例并准备竞赛 。 小组竞赛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教师总结竞赛情况,强调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三种品质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积极人生态度 。 4.角色扮演与实践演练(10 分钟) 进行 “人生态度剧场” 角色扮演:设置多个生活场景,如班级文艺汇演节目排练遭遇困难、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时与队友产生矛盾、尝试学习一门新乐器但进步缓慢等 。让学生分组选择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在表演中展现如何运用积极人生态度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建议 。教师对各小组表现进行总结和指导,强化学生对积极人生态度的实践运用能力 。 5.课堂总结(5 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今天我们深入学习了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了解到人生态度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人生态度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体现在乐观向上、认真务实、勤奋进取三个方面,能助力我们跨越困难,实现梦想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以积极人生态度为指引,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 。 6.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课后制定一份 “积极人生行动周计划”,计划中明确未来一周内,每天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运用积极人生态度的具体行动,如每天发现三件生活中的美好小事、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主动帮助一位同学等 。下节课前,将行动周计划带到学校,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将积极人生态度切实融入日常生活 。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与竞赛使学生深入理解积极人生态度的内涵与价值 。但部分学生在将积极人生态度长期贯彻到复杂多变的实际生活中,仍存在知行脱节问题 。后续教学可增加实践跟踪反馈环节,定期检查学生 “积极人生行动周计划” 执行情况,针对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 。丰富教学资源,邀请各行各业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成功人士线上分享经验,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先进企业、科研机构,感受积极氛围 。完善小组评价机制,设立 “积极人生先锋小组” 荣誉,表彰在学习与实践中表现出色的小组,激励全体学生持续践行积极人生态度,迈向美好人生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