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9* 我的战友邱少云【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学习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语言运用:抓住文中描写邱少云外貌、神态、动作的词句,并用“我”的内心活动,来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部分词句;能领悟环境描写和邱少云英勇行为之间的联系。审美创造:引导学生通过“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去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教学目标】1.能结合文中“我”的心理活动,体会邱少云的精神。2.能领悟环境描写和邱少云英勇行为之间的联系。(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你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学生齐答:邱少云。师:谁能讲一讲邱少云的事迹?教师补充背景资料:1952年10月11日,抗美援朝中,朝鲜391高地反击战前夜,邱少云随部队潜伏,以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进攻。2.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师:李元兴记录了他所目睹的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现在我们就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起缅怀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对话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师生近距离地接触文本,感受邱少云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同时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揣摩。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自读提示: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将课文分为几部分,列出小标题;借助小标题,按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方法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依据时间变化,厘清课文思路,从而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词语:山坳 干涸 蜷腿 伪装 居高临下指名读词语,理解“居高临下”的意思。汇报交流:(1)文中表示时间的语句有“天亮以前”“约莫11点钟的时候”“黄昏时”。(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时间顺序)(3)课文分为几部分?按照各部分的关键语句,可以概括出哪些小标题?第一部分(1-6)可以概括为“山沟潜伏”,第二部分(7-13)可以概括为“壮烈牺牲, 第三部分(14-16)可以概括为“冲锋报仇”。(板书:山沟潜伏 壮烈牺牲 冲锋报仇)(3)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回忆了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三、深入学习本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自主阅读,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作批注。2.推测“我”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原因,并作批注。汇报交流: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1)这时候“我”的心为什么紧缩着?因为“我”担心邱少云忍受不了剧痛,潜伏的部队会暴露。(2)“不敢”“不忍”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不忍”和“不敢”表现了“我”担心、矛盾的心理。(3)“我心里像刀绞一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悲痛的心理。(4)邱少云有办法扑灭身上的火吗?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5)既然有办法扑灭,邱少云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准备了好久的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可以看出如果邱少云扑灭自己身上的火会导致任务失败,更会置所有人于险境。(6)此时在“我”眼里,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预设:坚毅勇敢的伟大战士。(7)思考:写邱少云是伟大的战士,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地写“我”的心理变化?通过“我”看到自己战友被烈火燃烧时矛盾而又痛苦的心理,反衬出邱少云忍受的巨大痛苦。(8)我们还从哪里可以看出邱少云是一位“伟大的战士”?预设:通过第13自然段邱少云在经历烈火焚烧时“像千斤巨石”这个比喻句,感受到他是一位“伟大的战士”。(板书:像千斤巨石)提问:邱少云和千斤巨石有哪些相同之处?从外在表现看,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纹丝不动;从内在精神看,邱少云具有磐石一般坚韧的革命意志。(5)有感情地朗读第11-13自然段,感受邱少云“伟大的战士”形象。▲学习任务二:1.课文写了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开头部分写了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小组讨论交流,用上“邱少云知道……知道……还知道……所以……”来说一说。汇报交流:山沟环境: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板书:环境:并不十分隐蔽)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不暴露自己?一动不动;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隐患?(容易被点燃。)(4)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板书:纹丝不动)(5)想一想:文中的环境描写和邱少云的英勇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环境描写为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抉择作了铺垫,也衬托出邱少云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板书:作铺垫)邱少云知道他只要从火堆里跳出来,打几个滚,火就可以扑灭;知道如果队友把他拉出来就能救出他;还知道如果这样做,他们就会暴露。所以,他趴在地上纹丝不动。四、感悟情感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我”的情感。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作者“忘不了”的是什么?忘不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牺牲的壮烈画面;忘不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的崇高品质。(板书:崇高的革命精神)2.如果你现在就站在邱少云同志的墓碑前,你想写一句什么话来纪念、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预设: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相信,纵使岁月无情流逝,时代飞速发展,可是您——邱少云,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的精神也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五、主题概括,布置作业1.主题概括。2.课后作业:观看电影《我的战友邱少云》,并和同学交流感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对学生来说,本课是一篇较易读懂的略读课文,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围绕“学习提示”组织讨论交流,最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我的战友邱少云(部编)六年级上1952年10月11日,抗美援朝中,朝鲜391高地反击战前夜,邱少云随部队潜伏,以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进攻。背 景 资 料初读课文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自读提示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将课文分为几部分,列出小标题。借助小标题,按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山坳 干涸 蜷腿 伪装我会读居高临下12345678910111213141516山沟潜伏壮烈牺牲冲锋报仇时间顺序任务一1.自主阅读,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作批注。2.推测“我”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原因,并作批注。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这时候“我”的心为什么紧缩着?12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不敢”“不忍”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担心矛盾悲痛12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准备了好久的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11邱少云有办法扑灭身上的火吗?此时在“我”眼里,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写邱少云是伟大的战士,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地写“我”的心理变化?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13从外在表现看从内在精神看邱少云和千斤巨石有哪些相同之处?我们还从哪里可以看出邱少云是一位“伟大的战士”?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第11-13自然段,感受邱少云“伟大的战士”形象。1.课文写了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开头部分写了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2.小组讨论交流,用上“邱少云知道……知道……还知道……所以……”来说一说。任务二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3山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不暴露自己?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我们全靠身上的伪装掩护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隐患?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13邱少云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呢?想一想:文中的环境描写和邱少云的英勇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我”的情感。16如果你现在就站在邱少云同志的墓碑前,你想写一句什么话来纪念、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本文作者 是邱少云同志的战友,他以目睹者的身份回忆了抗美援朝英雄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 ,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赞颂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 。主题概括崇高革命精神李元兴纹丝不动课后作业观看电影《我的战友邱少云》,并和同学交流感受。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案.docx 9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件.pptx 视频:《我的战友邱少云》抗美援朝电影资料.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