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和基本特征。2.能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能初步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化学实验、描述现象。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三、教学准备教学仪器和药品:红纸、试管、胶头滴管、火柴、石棉网、镁条、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教学PPT及相关视频。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导入】世界上的物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例如:水结成冰、灯泡发光、光合作用、木炭燃烧等都是物质变化的实例。 【提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学生倾听,观察图片,然后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实例。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质变化的实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一、物质的变化 【过渡】化学改变世界的途经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那么,什么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呢?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两个操作。 将红纸剪成自己喜欢的窗花和将红纸点燃。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从化学的角度看,这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明确】相同点:物质都发生了变化;不同点:纸张变成窗花后依然是纸,纸张燃烧之后就不再是纸了。 【讲述】将纸剪成窗花,变化前后都是纸,没有生成新物质,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物理变化,而将纸点燃,纸变成了灰烬,生成新物质,我们称这种变化为化学变化。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思考并回答两种操作的异同点。 学生倾听并记忆。 通过设计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寻找将红纸剪成窗花和将红纸点燃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步发现并体会物质发生这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通过讲述,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过渡】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有很多,怎样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了解一下,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观察实验的注意事项。 【方法指引】化学实验中的观察 实验前: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实验装置的特点。 实验中:观察物质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条件以及产生的各种现象,如颜色发生变化、产生气体或沉淀。 实验后:观察生成的新物质的颜色、状态,等等。 学生倾听并思考。 学生阅读PPT并记忆。 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观察现象。【演示】演示实验1:点燃镁条。 【要求】请同学们按照实验前、实验中及实验后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 【总结】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并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观察、交流实验现象并记录;讨论、分析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及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能从实验现象分析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演示】[实验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滴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过渡】下面这个实验,老师邀请一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总结】试管中的溶液变红。 【过渡】好,我们现在进行第3个实验,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这个实验视频。 【播放】播放视频《锌粒和稀盐酸反应》。 【提问】在这个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总结】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锌粒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 【演示】演示实验4:向试管中加入1~2 mL硫酸铜溶液,再用滴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 【总结】有蓝色沉淀生成。 【讲述】通过刚才几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是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及发光、发热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并不是依据。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这也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展示】展示图片。 【交流】请同学们分析下面几幅图片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总结】葡萄酿成酒、光合作用、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生成了新物质。而冰块融化、玻璃破碎、木材制桌椅等都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填写表格。 【总结】展示表格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观看视频,并记录实验现象,有气泡冒出。 观察实验,并写出实验现象。 倾听、理解、记忆。 交流、讨论,分析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分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通过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现象之一是有气体生成。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现象之一是有沉淀生成。 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通过实例,巩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特征。 以表格形式,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过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页内容,总结化学变化伴随哪些能量变化及能量的释放形式,并举例说明。 【总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通常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如炸药、石油、煤炭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而绿色植物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存起来的。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食物、氧气、水等“原料”每时每刻都在体内进行着化学反应,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倾听。 阅读课本。 倾听。 培养学生阅读、总结能力,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能量变化。二、物质的性质 【过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物质的性质。那什么是物质的性质呢? 【展示】展示酒精的图片。 【组织活动】酒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物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酒精的下列性质。 【展示】PPT展示需要探究的问题。 【总结】酒精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与其他性质不一样,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 【过渡】酒精燃烧,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是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内因。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页内容,自己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展示】展示PPT19页。 【总结】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和导电性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如:镁条可以燃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能与锌粒反应等。关于物质的性质在今后的学习中还要继续学习。同学们发现了吗?在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通常用“能”、“会”、“可以”等词语。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然后填写表格。 【总结】展示表格 小组合作探究酒精的性质。 阅读课本,总结物质的性质。 分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得出酒精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主动交流和讨论,加深对物质性质和变化概念的理解。 以表格形式,对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环节三 拓展延伸 【展示】展示古诗词。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横线处物质发生了哪种变化。 【提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小微粒之间的变化,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会继续学习。 讨论。 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物质变化,深刻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25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2课时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4 / 5(共25张PPT)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2课时化学鲁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重难点1.知道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判断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举例说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能初步学会应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化学实验、描述现象。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你还能举出身边的物质发生变化的实例吗?将红纸剪成窗花和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合作探究不同点:纸张剪成窗花后还是纸。纸张燃烧之后不再是纸。相同点:都发生了变化。将红纸剪成窗花和将红纸点燃。合作探究将纸剪成窗花将纸张点燃变化后没有生成新物质变化后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变化前:纸变化后:纸变化前:纸变化后:灰烬化学变化成果展示实验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实验装置的特点。实验中: 观察物质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条件以及产生的各种现象,如颜色发生变化、产生气体或沉淀。实验后: 观察生成的新物质的颜色、状态,等等。化学实验中的观察方法导引实验1:点燃镁条。实验现象冒白烟,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演示实验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滴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演示实验实验现象溶液颜色变红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1~2 mL稀盐酸。锌粒和稀盐酸反应演示实验实验现象外壁微热,锌粒表面有气泡产生实验4:向试管中加入1~2 mL硫酸铜溶液,再用滴管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演示实验实验现象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 发光发热不是依据光合作用葡萄酿成酒铁生锈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思考讨论冰块融化玻璃破碎木材制桌椅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思考讨论思考讨论请写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常伴随的 现象实例本质区别 联系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冰块融化、灯泡发光、汽油挥发食物腐败、木材燃烧、光合作用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通常还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化学反应储存能量释放能量光能电能热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观察一瓶酒精,说一说这些性质是通过哪种变化表现出来的?注意:酒精可在空气中点燃化学变化颜色:气味:水溶性 :状态:密度:挥发性 :无色液体特殊气味儿0.8g/mL能与水互溶挥发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例如:镁条可以燃烧、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能与锌粒反应等。例如: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和导电性等。思考讨论填写表格。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区别 性质判断物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直接(眼看、鼻闻、耳听、手掂量等)或由仪器间接观察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常用“能、会、可以、易、难等”词语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词中的物质变化拓展小课堂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B.纸剪成花C.玻璃破碎D.食物腐烂D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 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 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2.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蓄电池放电AB.风力发电C.水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蓄电池放电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铁呈固态B.铜呈紫红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D状态溶解性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颜色 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课堂小结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化学真奇妙 第2课时 教案.docx 1.1 化学真奇妙 第2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