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6.1《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后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6.1《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后反思

资源简介

《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权力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政治认同。 2.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增进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认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3.法治观念:通过会议议程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关注其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第一课第二框已经对国家机构有了初步的认识,第六课将国家机构展开分为5框来学习,该框为第一框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来实现当家作主。通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政治认同。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本框共两目,第一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主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展开,分别讲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二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的意义,认识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增强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教法学法 案例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
重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难点 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职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 春天的盛会 春风拂面,春潮涌动,2025年“全国两会时间”开启。50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带着人民的嘱托与期待,齐聚首都北京,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高度统一,真知灼见与良招实策同频共振、相互激扬,必将凝聚起14亿多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又是如何服务人民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国家权力机关》。 观看视频 运用时政素材,激发兴趣,开门见山。
新课新授 自主学习 1. 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职责、构成 2. 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的性质、地位 3.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总议题:总议题:“通”达民心 “道”出信心 子议题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子议题2:人民代表大会有何职权? 子议题1: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一纸建议让“云胶片”互认有了全国时间表 张俊杰医生作为人大代表和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推动云胶片技术成为全国时间表的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他的努力不仅提升了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还推动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患者、医疗机构和社会带来了多重效益。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和对医疗事业发展的深远洞察,得到了人民群众很高的评价和赞赏。 过渡: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代表人民来行使国家权力呢? 像张俊杰一样的人大代表有5000多人,人大代表既是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也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的职业背景多样化,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治理。 请你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流程图,能得到哪些结论?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民主集中制原则。 议学成果1.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职责、构成 产生: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 职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绘画我国的国家机构图 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哪个机关的地位是最高的? 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根据宪法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既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又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议学探究:观看图片和材料,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有什么区别? 议学任务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权力,在整个国家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最高对应最高,地方对应地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过渡:我国的权力机关又是怎样服务于人民的呢? 子议题2:人民代表大会有何职权? 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内容,说一说分别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哪些职权? 立法权: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决定权: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任免权:会议经表决,任命苗生明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监督权: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议学任务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法律的立、改、废 决定权:预算、规划、方案,重大方针政策、关于...的决定 任免权:国家机关相关人员的选举、决定、任免 监督权:审议、听取、通过“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 注意:区分立法权和决定权:通过关于《 》法的决定,是立法权不是决定权。 注意:区分决定权和监督权:决定权是还没有执行,监督权是已做完的工作。 自主学习 阅读材料 完成结构图的填空 绘制国家机构图 对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找出异同点,说明区别与联系。 立法权、监督权、选举权、决定权。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通过走进身边的人大代表、探究议案的去向 绘制国家机构思维导图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明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认同。 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 区分四个职权的不同。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了解到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权,完善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依法行使权力都最终保障了人民的当家作主。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升自己的法治观念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选择左边图片中,你感兴趣的热点话题进行专题调研,感受热点背后的国家脉搏,课下同学积极讨论,形成议案。 要求:小组合作,采用时政热点、确立议案内容、分析议案理由,最终确定结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通过学习,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的意义,认识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增强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语速,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