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历史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阶级中部分成员在严重内忧外患形势下采取的“自强”措施,后期打出“求富”口号,由此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依据是,洋务运动A.实行政治改革提倡君主立宪制B.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C.推动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创办近代民族工业与新式教育2.某一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致电蒋介石:“中国军队…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五年坚决抗击所表现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据此推测,当年A.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B.英法将绥靖政策发展到极致C.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中国军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此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继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据此可知,在中国A.理论创新推动民主革命进程B.理论发展与实践相互促进C.理论创建始终先于社会实践D.理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4.13世纪,法王腓力二世和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则分别给巴黎大学颁发了特许状,赋予其罢课权、司法自治等特权。这一现象的出现A.表明教会丧失了政治特权B.得益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C.源于大学师生的武力抗争D.反映王权与教权矛盾激化5.古代中美洲少有河川可将相隔遥远的各族群串联起来,既没有大型驮兽,也没有带轮的运输工具可用,却出现了横跨三千多公里之遥的货物交易,阿兹特克乃至玛雅社会中形成了专门从事贸易的社会阶层。据此推知,古代中美洲A.内部贸易需求强烈B.商品经济发展得益于民族交融C.商人群体实力雄厚D.长途交往受制于自然地理环境6.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从美洲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后来大量流入了中国。这A.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B.拉开了欧洲海外殖民扩张的序幕C.进一步加速了传统印度洋贸易的衰落D.推动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与变革7.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在小说《巨人传》中讽刺经院教育,虚构角色高康大接受新教育、学习希腊语、自然科学、艺术,并通过旅行增长见识。书中提出“知识应与实践结合”。据此可知,《巨人传》的理念A.体现了新教伦理对教育的影响B.增强了法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C.调和了人文精神与宗教文化D.契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诉求8.18世纪,英国普通法院数次援引《权利法案》中的权利保障原则撤销地方政府的违法决定。1765年,英国首席法官判决内阁大臣签发的搜查令无效,因为其违反《权利法案》。这反映了英国A.议会立法权扩大B.重视保障公民的权利C.内阁权力的虚化D.王权出现短暂的复苏【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