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讲义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讲义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学会记事》写作精品讲义和范文
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学习、训练。最好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周记可详可略,可重点写下生活中那些打动你的人和事。
课本要求: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写,写详细
学会写得有感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
抓住感人的细节,锤炼语言,贴切表达情感
避免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
"写作的本质,是把内心的感受和思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好的记事文章,能让读者看到画面,感受到情感,体会到思考。"
◆ 记事写作的核心要素
把事情写清楚
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交代清楚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其中经过是文章的主体,需要详细描写。
技巧: 使用"5W1H"法梳理事件: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何)、How(如何)
把事情写具体
避免概括性叙述,多用具体描写。通过细节展现场景,通过动作表现人物,通过语言展示性格。
技巧: 使用"感官描写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位描写
把事情写生动
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让文章生动形象:恰当的比喻、拟人,生动的对话,传神的动作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
技巧: 使用"慢镜头法"分解关键动作,延长重要瞬间
把事情写感人
真情实感是好文章的灵魂。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深刻的事件,表达真实情感。
技巧: 通过细节传达情感,避免直接说"我很感动",而是展示"为什么感动"
写作实践一:添枝加叶
课本原文: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提示: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添枝加叶":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
添加细节,如摔跤的缘故、摔跤时的情形、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等
融入情感,就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范文一:《雨中的温暖》
放学铃响时,天空已阴沉得像泼了墨。我背着沉重的书包,小跑在湿滑的青石板路上,心里惦记着今晚的动画片。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失去平衡,像只笨拙的企鹅向前扑去。右掌火辣辣地擦过粗糙的石面,校服袖子"嗤啦"一声裂开道口子,雨水混着血丝在伤口上蜿蜒。
一瘸一拐推开家门,玄关暖黄的灯光下,妈妈正在插花。她转身时笑容瞬间凝固:"天啊!"剪刀"哐当"落地,溅起几片花瓣。奶奶闻声从厨房冲出,围裙都忘了摘:"乖孙怎么了?"她枯枝般的手想碰又不敢碰我的伤口,眼圈倏地红了。爸爸放下报纸快步走来,宽厚的手掌轻按我肩膀:"男子汉,忍一忍。"可他自己眉心拧成了疙瘩。
爷爷默默端来温水和药箱,棉签蘸着碘伏,动作轻柔得像羽毛拂过。消毒时的刺痛让我倒抽冷气,奶奶立刻把我的手攥得更紧,她的手心全是汗。"叫你下雨天别跑!"妈妈声音发颤,剪开我浸透雨水的衣袖。爸爸拿来干毛巾裹住我,毛巾带着阳光的味道——定是今早奶奶晒过的。
厨房飘来姜汤的辛香,电视里动画片的欢快音乐隐约可闻。我低头看手臂上歪歪扭扭的创可贴,突然发现爷爷的白发比上周又多了几缕。窗外的雨还在下,但屋里暖意蒸腾。原来最珍贵的不是动画片,是此刻四双手同时传递的温度——它们织成无形的网,接住了所有踉跄的少年时光。
【赏析】 环境描写烘托氛围 人物反应各具特色 感官描写丰富细腻 结尾情感升华自然
范文二:《成长的印记》
书包肩带突然断裂的瞬间,我像只失衡的陀螺向前栽去。水泥地迎面扑来,左手下意识撑地,听见腕骨"咔"的轻响。雨水泥浆溅了满脸,校服右肘绽开灰白的花。
推开家门时,客厅的欢声笑语戛然而止。妈妈手中的毛线团滚落脚边,她冲过来时拖鞋都穿反了:"伤到骨头没有?"指尖冰凉地探查我手腕。爸爸夺门而出去发动汽车,车钥匙在锁孔里颤抖着对不准位置。爷爷蹲下身,用袖口擦拭我脸上的泥点,老花镜滑到鼻尖:"当年你爸学骑车摔沟里,也是这副花脸猫模样。"奶奶已捧来医药箱,棉签蘸着红药水,在伤口画出一轮笨拙的太阳。
急诊室冷白的灯光下,X光片显示轻微骨裂。石膏模具裹上手臂时,我看见妈妈咬紧的下唇渗出血丝。返程的车里异常安静,爸爸突然说:"回家给你修书包,加条军用背带。"后视镜里,他眼角有水光一闪而过。
那晚我的书桌堆满礼物:爷爷的木雕小马,奶奶手织的护腕,还有妈妈熬的骨头汤在青花碗里袅袅生香。爸爸真的拆了旧军包,绿色帆布条在书包上穿梭成坚固的十字。我抚摸着石膏上全家的签名,突然懂得:生命中的沟坎,原来都铺着爱的软垫。这道白色印记终将褪去,但掌心传递的温度,会在骨血里生长成永恒的支架。
【赏析】 摔跤过程描写生动 家人反应细致入微 物品象征意义深刻 结尾点题富有哲理
范文三:《裂痕与星光》
为了接住被风吹走的试卷,我踩着花坛边缘起跳,却低估了雨后的青苔。身体悬空的刹那,时间被拉成慢镜头:试卷蝴蝶般飞远,书包重重砸在背上,左膝撞向凸起的鹅卵石。剧痛中听见布料撕裂声,校服裤膝盖处破开三角豁口,血珠从擦伤处渗出,在浅蓝布料上洇出紫红云霞。
推开家门时,晚饭的香气扑面而来。妹妹举着糖葫芦奔来,却在三步外刹住脚,糖衣碎落一地。妈妈从厨房探身,锅铲"当啷"掉进水池。她冲过来蹲下时,围裙带子散了也浑然不觉:"怎么摔成这样!"指尖悬在伤口上方轻颤。爸爸放下财经杂志,镜片后的目光沉甸甸压下来:"男孩子莽撞!"可翻药箱的动作比谁都急。爷爷摘下老花镜,用绒布擦拭镜片的手抖得厉害:"当年朝鲜战场..."话没说完就被奶奶瞪回去,她正用温水浸湿毛巾,热气氤氲了她眼底的水光。
碘伏触及伤口时我倒吸冷气,妹妹突然把最爱的草莓熊塞进我怀里。灯光下,四双眼睛里的担忧聚成暖流。妈妈飞针走线地缝补校服,破口处绽出朵蓝丝线绣的云。爸爸闷头加固我的鞋底防滑条,台灯在他白发上镀了层银边。
深夜摸黑去喝水,听见父母卧室的低语:"孩子长大总要跌跤...""缝朵云多好,裂缝处也能看见星光。"我低头看膝盖上那朵蓝云,突然明白:生命中的裂痕,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而家人,就是执灯缝补星河的人。
【赏析】 慢镜头手法运用巧妙 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象征手法富有诗意 结尾意境深远
写作实践二:《那一次,我真______》
提示:
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等
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
要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范文一:《那一次,我真长大了》
期中考试败北的阴云笼罩着我,鲜红的"68"分像烙铁烫在试卷上。攥着成绩单躲在公园梧桐树下,秋风卷着枯叶打旋,像极了我凌乱的心绪。
"小同学,能帮个忙吗?"沙哑的声音传来。长椅上坐着位白发老人,脚边散落着几袋重物。我闷闷点头,老人却指向树梢:"我的风筝挂住了。"抬头望去,一只沙燕风筝卡在高枝上,残破的尾巴在风里飘摇。
我三两下攀上树干,粗糙的树皮磨得掌心发红。指尖即将触到风筝时,脚下细枝"咔嚓"断裂!身体下坠的瞬间,我本能地抓住上方枝干,整个人悬在半空。冷汗瞬间浸透后背。
"别慌!"老人的声音稳稳托住我,"左脚往十点钟方向探,有粗杈!"我依言挪动,果然踩到坚实的支点。再抬头,风筝近在咫尺。解开缠绕的线绳时,发现竹骨上布满修补的痕迹,绢面虽褪色却洁净如新。
落地后,老人用枯枝般的手抚摸风筝:"四十年啦,老伙计陪我熬过下岗、病痛..."他忽然咳嗽起来,我忙拍他佝偻的背,触到突兀的肩胛骨。他摆摆手,从塑料袋里摸出个橘子塞给我:"谢谢你啊,少年人。"
夕阳给老人镀上金边,他蹒跚远去的背影像张拉满的弓。我低头看掌心的橘子,表皮坑洼却沉甸甸的。撕开橘皮时,清冽的香气冲进鼻腔。甘甜的汁水在舌尖漫开,突然品出奇异的苦涩——那是生活本身的滋味。
回家路上,沙燕风筝在暮色中盘旋。我摸出口袋里揉皱的试卷,慢慢展平。梧桐叶在脚下脆响,像某种庄严的鼓点。那一刻我突然懂得:生命如树,总在受伤处长出最坚硬的痂;人生似筝,伤痕累累却依然向往蓝天。路灯亮起的瞬间,有什么东西在我身体里拔节生长,发出竹子破土般的清响。
【赏析】 双线叙事巧妙交织 象征手法运用精妙 心理变化描写细腻 结尾成长感悟自然
范文二:《那一次,我真读懂了父亲》
父亲又食言了。他答应参加家长会,却因临时出差让座位空成刺眼的窟窿。我摔上卧室门,把奖状揉成团砸向墙壁——年级第三名在缺席的父亲面前一文不值。
深夜被雷声惊醒,书房门缝漏出微光。鬼使神差地贴门偷看,父亲正在视频会议。屏幕冷光映着他深陷的眼窝,嘶哑的英语混着窗外雨声:"...方案必须明早七点前..."他灌下浓茶,喉结艰难地滚动。我忽然注意到他西装肩头有道裂口,线头在灯光下微微颤动。
他结束通话时已近凌晨,却拉开抽屉取出我的试卷。台灯将他佝偻的身影投在墙上,像座疲倦的山。他竟用红笔在卷上批注,字迹因疲惫而歪斜。批到错题时,他摸出老花镜戴上,镜腿缠着白色胶布——那是我去年掰断的。
惊雷炸响,书房瞬间漆黑。黑暗中传来父亲的闷哼和玻璃碎裂声!我冲进去,见他跪在地毯上摸索,指尖被碎玻璃划出血痕。"别动!"我打开手机电筒,光柱里他额角的汗珠晶亮如钻。清理碎片时,我发现他皮鞋后跟磨得只剩薄片。
递创可贴时碰到他的手,掌心茧子粗粝如砂纸。他忽然说:"那年你高烧住院,我抱着你跑三里地..."声音被雷声劈断。闪电照亮他鬓角的白霜,我这才惊觉父亲不过四十,却已沧桑如老树。
那晚我们挤在沙发等来电。雨声中,父亲讲起他第一次失业时,抱着襁褓中的我在天桥卖盗版碟。"你尿湿最后张碟片..."他笑得咳嗽,"买主气走了,咱爷俩倒省出奶粉钱。"他笑着,眼角却闪着水光。
窗外渐露晨光,父亲靠着沙发沉沉睡去。我轻轻覆盖他冰凉的手,触到无名指上那道深疤——是当年为我削陀螺留下的。朝霞漫进窗户,把父亲的白发染成金色。我忽然读懂了他沉默的脊梁:那是一座压不垮的桥,渡我走向他未曾抵达的远方。
【赏析】 情感转变真实自然 细节描写催人泪下 双重视角展现父爱 结尾比喻贴切深刻
范文三:《那一次,我真触摸到时光》
整理阁楼时,樟木箱里滑出本绸面相册。我拂去灰尘翻开,黑白照片里穿旗袍的少女巧笑嫣然——竟是奶奶!她正给月季修枝,见我捧相册发呆便凑过来:"哟,这是..."枯指点着照片突然顿住,她眼底漫起雾气。
午后我缠着奶奶讲故事。藤椅上,她摩挲着照片:"这是十八岁生日拍的..."阳光穿过葡萄架,在她银发上跳跃。她讲逃难时弄丢的发簪,讲用嫁妆钱换粮的寒冬,讲爷爷在照片背面写的"永以为好"。当她哼起《夜来香》时,沙哑的嗓音里突然跳出清亮的少女音色,惊得麻雀扑棱棱飞走。
"带你去个地方。"奶奶神秘地眨眼。我们穿过三条胡同,停在废弃的照相馆前。彩玻窗破了大半,门楣上"时光留影"的匾额斜挂着。奶奶从窗洞钻进去,我跟进落满鸽粪的暗室。她熟门熟路拉开抽屉,竟取出台老相机!
"当年在这儿当学徒..."她吹去镜头灰,动作忽然灵动如少女。斑驳的幕布前,奶奶挺直佝偻的背:"给我拍张照吧。"取景框里,阳光描摹她眼角的沟壑,而笑意从皱纹里满溢出来。按下快门时,我错觉有"咔嚓"声从岁月深处传来。
暗房红灯下,奶奶教我显影。相纸浸入药水,少女的面容在涟漪中浮现——是奶奶站在相同位置的老照片!两张影像在红光里叠合,隔空相望的少女与老妪,被光影的魔法系成同心结。奶奶的手指轻抚水中影像:"你看,时光会走丢,但美不会。"
回家路上,她哼着歌把野菊插进相馆破窗。暮色中,那些明黄的花朵像星星落进废墟。我紧握奶奶的手,她掌心密布的纹路如时光航道。晚风拂过,我忽然触到某种永恒的东西——那不是停滞的时光,而是生命在沧桑中酿出的光芒。就像老相机捕捉的光影,在岁月显影液里,反而愈发清亮。
【赏析】 时光主题新颖深刻 祖孙互动温馨感人 场景描写富有画面感 结尾哲理水到渠成
写作实践三:《我们是一家人》
提示:
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
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
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
范文一:《饺子里的星河》
台风"梅花"登陆那夜,家里断电断水。烛光摇曳中,冰箱仅剩半颗白菜、一绺粉丝。妈妈突然拍案:"包饺子!"
黑暗厨房顿时热闹起来。爸爸用瑞士军刀切白菜,刀锋在烛光里闪动银芒。妈妈揉面团的手势像在弹奏月光曲,面粉雪花般落满鬓角。奶奶摸索着调馅,佝偻的背弯成问号:"盐够不?"我负责剥蒜,蒜瓣在指间蹦跳如不安分的星子。
烛芯"噼啪"爆响时,爸爸变魔术般捧出露营灯。蓝白光晕下,全家围坐餐桌擀皮包馅。爷爷用漏勺当擀面杖,面皮圆得堪比量角器;妈妈包的饺子挺着将军肚;我捏的则瘦骨嶙峋,被奶奶戏称"面片汤预备军"。爸爸突发奇想把饺子捏成小兔,妹妹用芝麻点出红眼睛。
煮饺子时,煤气灶燃起幽蓝火焰。爸爸在锅里摆出北斗七星阵:"天枢是爷爷的元帅饺,摇光是你妈的金元宝..."热气蒸腾中,饺子在沸水里浮沉如星船。奶奶用破蒲扇扇火,银发在热浪中飞舞成银河。
烛光晚餐开场时,台风正撞击窗棂。妹妹的兔子饺裂了耳朵,我的"面片汤"光荣解体。爷爷咬到硬币"哎哟"出声——那是奶奶偷偷塞的吉祥彩头。爸爸用勺子捞起沉底的饺子皮:"看!猎户座星云!"我们哄笑着争抢,碗筷敲击出欢快的乐章。
突然全楼欢呼来电,光明刺得我们睁不开眼。电视新闻正播报灾情,满屏狼藉。妹妹拉拉我衣角:"哥,我们家也在受灾呀。"我环视餐桌:烛泪凝成琥珀,面粉洒成星图,破漏勺在汤锅漂浮如月牙船。爸爸举起醋瓶:"为台风干杯!"玻璃碰撞声清越悠长。
窗外依旧狂风暴雨,而我们的餐桌自成宇宙。原来最坚固的诺亚方舟,不过是家人围坐时,掌心相叠的温暖。当世界在风雨中飘摇,爱会把白菜粉丝烹煮成盛宴,让每个平凡夜晚,都升起不灭的星河。
【赏析】 灾难中见真情 场景描写生动有趣 比喻新颖独特 结尾升华主题
范文二:《琴键上的家》
租住的筒子楼隔音极差,我的电子琴成了公敌。当邻居大妈第三次砸门骂街时,爸爸默默拆下琴键,妈妈红着眼圈盖琴布。十岁生日那夜,我对着哑巴琴掉泪,月光在黑白键上流淌成河。
三个月后搬家日,货车驶入新小区。爸爸突然蒙住我眼睛:"猜猜你的礼物!"掌心触到冰凉金属——竟是花园角落的旧钢琴!斑驳漆皮下露出原木色,像受伤的斑马。"调音师马上到。"妈妈得意地晃钥匙。原来他们兼职送外卖三个月,才凑够这架"退役"钢琴的安置费。
调音那日堪称家庭总动员。奶奶缝制天鹅绒琴罩,爷爷改造吸音棉钉满墙。妹妹贡献出储蓄罐,硬币在调音师工具袋里叮当作响。当首个和弦响彻客厅,窗外银杏叶都在共振发光。
好景不长,物业送来投诉信。那晚全家召开"秘密会议",爸爸铺开建筑图纸:"声波通过墙体传导..."他眼睛发亮的样子像极科学家。周末,我们化身装修队:妈妈缝制巨幅挂毯,我和妹妹往夹层塞隔音棉,爷爷用橡皮垫改造琴脚。爸爸踩着人字梯安装吸音板时,汗珠滴在琴盖上碎成八瓣。
完工后测试,关上门竟听不见《土耳其进行曲》。正当欢呼,楼下老教授拄拐上来。我心跳如擂鼓,他却递来一沓谱子:"肖邦夜曲更适合隔音房。"原来他是退休钢琴教授!从此每周日下午,琴声与茶香在楼道交织盘旋。
考级前夜,我紧张得手指痉挛。妈妈端来参茶,爸爸翻开泛黄的琴谱——竟是舒曼《童年情景》。"你三岁乱弹的就是这个。"他模仿我当年砸键盘的样子。笑声中,全家四手联弹。跑调的旋律里,妹妹尖叫着伴舞,奶奶拍手打拍子。月光穿过挂毯流苏,把六双手的影子投在乐谱上,宛如共生的藤蔓。
如今每当指尖触及琴键,我都感觉按下的是家的密码。那些吸音棉里的爱意,隔音板后的汗水,早已融入每个音符。这架老钢琴像座音乐城堡,城墙是家人的臂弯,而每个和弦里,都住着永不散场的春天。
【赏析】 情节跌宕起伏 细节真实感人 解决矛盾过程有新意 音乐与亲情巧妙融合
范文三:《方言密码》
转学第一天,我就因方言成了全班笑柄。老师点名时,我浓重的乡音引发哄堂大笑。回家摔上房门,把课本里夹的方言词典撕得粉碎。
次日饭桌异常沉默。妈妈端出辣椒炒肉,故意用方言招呼:"崽哎,恰饭啰!"我扭头不理。奶奶突然拍桌:"怕么子!明日我接你放学!"她眼角的皱纹聚成倔强的沟壑。
放学时分,奶奶真穿着靛蓝土布衫候在校门口。同学指指点点时,她突然亮开嗓子唱起采茶戏!古老的调子水波般漾开,竟引来外教驻足录像。我羞得拽她疾走,她却反手塞给同学蒿子粑粑:"自家做的!"
方言保卫战就此打响。晚餐变成语言课堂:爸爸教骂人的俏皮话,妈妈传授砍价秘笈。妹妹发明方言版石头剪刀布——"锤子、帕子、剪子!"笑声震落窗台积雪。爷爷翻出黄历,用土话朗读节气歌,苍劲的发音像在敲打编钟。
周五班会,老师宣布方言展示周。我彻夜难眠,清晨却发现全家严阵以待:奶奶梳起盘髻插银簪,爷爷取出龙纹铜烟杆,妈妈换上蜡染围裙。爸爸神秘地眨眼:"今日打硬仗!"
教室静得可怕。我开口时舌头打结:"今日...讲...赶尸..."哄笑声中,奶奶突然起身击掌,脆响镇住全场。她昂首开腔,古老的《哭嫁歌》穿云裂石。妈妈随即接唱,多声部和声惊落窗外麻雀。爷爷用烟杆敲击节拍,爸爸踏着鼓点跳起傩舞。最后全家齐唱:"月亮巴巴,肚里坐个爹爹..."
歌声止息时,掌声如雷。同学们涌来学"锤子帕子",外教追问"巴巴"的含义。回家路上,晚霞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妹妹突然用方言喊:"姐!"我自然回应:"搞么子?"她咯咯笑:"你终于不说'干什么'啦!"
霓虹初上,全家影子在路面汇成一条河。我忽然明白:方言是条隐秘的河,从祖先的血脉流来,在家的港湾汇聚。每个土音都是密码,只为血脉相通的人,开启那扇叫"根"的门。而门后,永远有整支亲族为你列队唱和。
【赏析】 文化传承主题深刻 家庭群像生动鲜活 情节冲突与解决自然 结尾意象优美隽永
1. 选材要真: 选择亲身经历、感受深刻的事件
2. 细节要实: 用具体描写代替概括叙述
3. 情感要真: 自然流露真情实感,避免矫揉造作
4. 结构要清: 合理安排顺序,详略得当
5. 语言要活: 运用多种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6. 立意要深: 透过事件表面看到深层意义
★ 莫言写作启示:
"写作时要调动全部感官,让读者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所听到的,闻到你所闻到的,尝到你所尝到的,触摸到你所触摸到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