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云南省丽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云南省丽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云南省丽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
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 = { 1,0,1,2,3},集合 = {0,1,2}, = { 1,0,1},则 ( ∩ ) =( )
A. { 1} B. {0,1} C. { 1,2,3} D. { 1,0,1,3}
2.“2 2 = 0”是“ = 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复数 满足(1 ) = 3 + ,则| | =( )
A. 2 B. 3 C. 5 D. 6
4.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暅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势”即
是高,“幂”即是面积意思是:如果两等高的几何体在同高处截得两几何体的截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几
何体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扇形 的半径为 3,圆心角为 90°,若扇形 绕直线 旋转一周,图中阴
影部分旋转后所得几何体与某不规则几何体满足:“幂势同”,则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3 B. 6 C. 9 D. 27
5.已知圆 过抛物线 2 = 4 的焦点,且圆心在此抛物线的准线上.若圆 的圆心不在 轴上,且与直线 +
3 3 = 0 相切,则圆 的半径为( )
A. 6 2 B. 12 C. 7 2 D. 14
6.如图,正方形 与矩形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 2, = 1, 在 上,且 //平面 ,
则 点的坐标为( )
A. (1,1,1) B. ( 23 ,
2
3 , 1) C. (
2 2 2 2
2 , 2 , 1) D. ( 4 , 4 , 1)
第 1页,共 10页
7.函数 = ( ≤ ≤ )的大致图象为( )
A. B.
C. D.
8.已知函数 ( ) = + + ln( | | 1),则( )
A. ( 3 5) > ( 3) > ( 15 4 ) B. ( 3) > (
3 5) > ( 15 4 )
C. ( 15 4 ) > ( 3) > (
3 5) D. (3 5) > ( 15 4 ) > ( 3)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由样本数据( , )( = 1,2,3, …, 8)组成的一个样本,得到经验回归方程为 = 1.5 0.6 且 = 2,去
除两个异常数据( 2,7)和(2, 7)后,得到的新的经验回归直线的斜率为 3,则( )
A.相关变量 , 具有正相关关系

B.去除异常数据后,新的平均数 ′ = 2

C.去除异常数据后的经验回归方程为 = 3 4.8

D.去除异常数据后,随 值增加, 的值增加速度变小
10.设 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且 3, 9, 6成等差数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3 = 12 B. 3, 9, 6成等差数列
C. 3, 6, 9成等比数列 D. 6, 12, 9成等差数列
11.已知函数 ( ) = 2 ( 23 ),其中 为常数,且 ∈ (0,6),将函数 ( )

的图象向左平移24个单位所得
的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2 B. ( 点 6 , 0)是 (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
C. ( ) 在[ 6 , 2 ]上的值域为[ 3, 0] D. ( ) [0,
5
的图象在 6 ]上有四条对称轴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第 2页,共 10页
12.已知平面向量| | = 1,| | = 2,|2 + | = 2 3,则 在 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
13.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三项为 1, + 1,2 + 3,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
14
2 2
.已知双曲线 2 2 = 1( > 0, > 0)的右顶点为 ,若以点 为圆心、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双
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交于点 ,与 轴正半轴交于点 ,且线段 交双曲线于点 , = 3 ,则双曲线的离
心率是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77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在△ 中,∠ = 2 3, 是 上一点, ⊥ 且 = 1.
(1)若 = 3,求 ;
(2) 2 1求 + .
16.(本小题 15 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1 1 1中,平面 1 ⊥侧面 1 1,且 1 = = 2.
(1)求证: ⊥ ;
(2)若直线 与平面 1

所成的角为6,求锐二面角 1 的大小.
17.(本小题 15 分)
函数 ( ) = 2 2 + 1 + ( ∈ ).
(Ⅰ)若 = 5 时,求函数 ( )的单调区间;
(Ⅱ)设 ( ) = ( ) 2 1,若函数 ( )在 ∈ [ , ]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 17 分)
2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椭圆 : 2 + 2 = 1( > >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 为椭圆短轴端点,
若△ 1 2为直角三角形且周长 2 2 + 4.
第 3页,共 10页
(1)求椭圆 的方程;
2
(2)若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直线 , 的斜率的乘积为 2,求
取值范围.
19.(本小题 17 分)
一种掷骰子走跳棋的游戏:棋盘上标有第 0 站、第 1 站、第 2 站、 、第 100 站,共 101 站,设棋子跳到
第 站的概率为 ,一枚棋子开始在第 0 站,棋手每掷一次骰子,棋子向前跳动一次.若掷出奇数点,棋子
向前跳一站;若掷出偶数点,棋子向前跳两站,直到棋子跳到第 99 站(获胜)或第 100 站(失败)时,游戏结
束(骰子是用一种均匀材料做成的立方体形状的游戏玩具,它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 1、2、3、4、5、6).
(1)求 0、 1、 2,并根据棋子跳到第 站的情况,试用 2和 1表示 ;
(2)求证:{ 1}( = 1,2, , 99)为等比数列;
(3)求玩该游戏获胜的概率.
第 4页,共 10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2
13. = 2 3
14. 2
15.解:因为 ⊥ 且 = 1,所以在△ 中, 2 = 2 + 2 =
1 + 2,①
2
因为∠ = 3, ⊥ ,所以∠ = 6,
在△ 中, = 3, = 1,由余弦定理可得 =
2 + 2 2 cos 6 = 3+ 1 2 × 3 × 1 ×
3
2 = 1,
在△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2 = 2 + 2 2 cos 2 3,即(1 + )
2 = 3 + 2 + 2 3 12 =
2 + 3 + 3,②
由①②可得 = 3, = 2,
所以 = + = 1 + 2 = 3,
所以 = 3;
(2) ∠ = 2

因为 3,所以
= 3 ,

在△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 = sin( 3 )

第 5页,共 10页
△ = 1 在 中, = = ,
所以 =

sin( 3 )
= sin( 3 )


所以 2 1
2 (3 )+ = + = 3 + . = 3
2 1
所以 + 的值为 3
16.(1)证明:如图,取 1 的中点 ,连接 ,
∵ 1 = ,∴ ⊥ 1 ,
∵平面 1 ⊥侧面 1 1,且平面 1 ∩侧面 1 1 = 1 ,
在侧面 1 1内,
∴ ⊥平面 1 ,又 平面 1 ,
∴ ⊥ ,
∵三棱柱 1 1 1是直三棱柱,
∴ 1 ⊥底面 ,又 底面 ,
∴ 1 ⊥ ,
又 1、 为侧面 1 1内两条相交直线,
∴ ⊥侧面 1 1,
又 侧面 1 1,
∴ ⊥ ;
(2)解:连接 ,由(1)可知 ⊥平面 1 , 平面 1 ,
则 是 在平面 1 内的射影, ⊥ ,
∴ ∠ 即为直线 与平面 1 所成的角,则∠ = 6,
∵ 1 ⊥底面 ,又 、 底面 ,
第 6页,共 10页
∴ 1 ⊥ , 1 ⊥ ,
在等腰直角△ 1 中, 1 = = 2,且点 是 1 中点,

∴ = 1 1 = 2,且∠ = 2,∠ =

2 6, = 2 2,
过点 作 ⊥ 1 于点 ,连 ,
由(1)知 ⊥平面 1 , 1 平面 1 ,
则 ⊥ 1 ,且 、 为平面 内两条相交直线,
∴ 1 ⊥平面 ,∵ 平面 ,
∴ 1 ⊥ ,
∵ 平面 1 , 平面 1 ,且平面 1 ∩平面 1 = 1 ,
∴ ∠ 即为二面角 1 的一个平面角,
△ = 1 = 2×2 2 2 6且直角 1 中, 2 3 = 3 ,1
∵ ⊥平面 1 , 平面 1 ,
∴ ⊥ ,
又 = 2,∠ =

2,
∴ sin∠ = = 2 = 3 2 6 2 ,
3
且二面角 1 为锐二面角,
∴ ∠ = 3,即二面角 1 的大小为3.
17.解:(Ⅰ)当 = 5, ( ) = 2 2 5 + 1 + ,( > 0),
则 ( ) = 4 5 + 1 = 4
2 5 +1
′ =
(4 1)( 1),

由 ′( ) > 0 得 > 1 或 0 < < 14,此时函数单调递增,
由 ′( ) < 0 1得4 < < 1,此时函数单调递减,
1 1
即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 + ∞),(0, 4 ),单调递减区间为( 4 , 1).
(Ⅱ) ( ) = ( ) 2 = 2 2 + 1 + 2 = 2 2
+ 1 ,
由 ( ) = 0 得 2 2 + 1 = ,
2
即 = 2 +1 ,
第 7页,共 10页
2 1
设 ( ) = 2 +1 , ∈ [ , ],
(4 1) (2 2+1 ) 4 2函数的导数 ( ) = = 1 2
2 1+ = 2
2+ 2
′ , 2 2 2
函数 ( ) = 2 2 + 2 在(0, + ∞)上为增函数,且当 = 1 时, (1) = 2 + 1 2 = 0,
当 1 < ≤ 时, ( ) > 0, ′( ) > 0, ( )为增函数,
1
当 ≤ < 1 时, ( ) < 0, ′( ) < 0, ( )为减函数,
即当 = 1 时, ( )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 (1) = 2 + 1 = 3,
2 1
当 = 时, ( ) = 2
2+1 1 +1 ln
= 2 = (
1
,当 时, ) =
2 = 21 + 2 > ( ),

要使 = ( ) 1在, ∈ [ , ]上有两个交点,
得 3 < ≤ 2 ,
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3,2 ].
18.(1)因为△ 1 2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 = , = 2 ,
又△ 1 2周长为 2 2 + 4,
所以 2 + 2 = (2 2 + 2) = 2 2 + 4,
故 = 2, 2 = 4, 2 = 2,

2 2
所以椭圆 : 4 +

2 = 1.
(2)设 ( 1, 1), ( 2, 2),
当直线 斜率不存在时,
1 2 1 = = 2 , 1 = 2, 1 = 2,1 2
=
2
1 1所以 2 = 2, 1
2 2
又 1 + 14 2 = 1,
解得 2 21 = 2, 1 = 1,
= 1 2 + 2 21 2 = 1 1 = 1;
当直线 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 : = + ,
= +
由 2 +
2 得(1 + 2 2) 2 + 4 + 2 2 4 = 0,
4 2 = 1
第 8页,共 10页
由 > 0 得 16 2 2 4(1 + 2 2)(2 2 4) > 0,
即 2 < 4 2 + 2,
1 + 2 =
4
1+2 2 2 2
2 2 4 , 1 2 = ( + )( + ) =
2 + ( + ) + 2 4 1 2 1 2 1 2 =
= 1+2
2 ,
1 2 1+2 2
1
由 1 2 = = ,1 2 2
2 4 2
1+2 2 = 1得 2 2
2 2 4 2,即 = 2 + 1,
1+2 2

= + = 1
2 2 2 2 1 2
所以 1 2 1 2 2 1 2 = 1+2 2 = 1+2 2 = 1 1+2 2 ∈ [ 1,1).
所以 ∈ [ 1,1].
19.解:(1)棋子开始在第 0 站是必然事件,∴ 0 = 1,
棋子跳到第 1 站,只有一种情形,第一次掷骰子出现奇数点,
1 1
其概率为2,∴ 1 = 2;
棋子跳到第 2 站,包括两种情形,
1
①第一次掷骰子出现偶数点,其概率为2;
1
②前两次掷骰子都出现奇数点,其概率为4,
∴ = 1 + 1 = 32 2 4 4;
棋子跳到第 (2 ≤ ≤ 99)站,包括两种情形,
1
①棋子先跳到第 2 站,又掷骰子出现偶数点,其概率为2 2;
1
②棋子先跳到第 1 站,又掷骰子出现奇数点,其概率为2 1,
故 = 1 + 1 2 1 2 2( = 2,3, , 99),
棋子跳到 100 站只有一种情况,
1 1
棋子先跳到第 98 站,又掷骰子出现偶数点,其概率为2 98,∴ 100 = 2 98.
(2) 1 1 1证明:由(1)可得 1 = 2 1 + 2 2 = 2 ( 1 2)且 1 0 =
1
2,
∴数列{ 1}( = 1,2, , 99)
1
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2.
(3)由(2) 1 1 1可知 1 = 2 ( )
1
2 = ( 2 )

第 9页,共 10页
∴ 99 = 0 + ( 1 0) + ( 2 1) + + (
1 1 2
99 98) = 1 + ( 2 ) + ( 2 ) + + (
1
2 )
99
1 ( 1)100
= 2 = 2 1
1+1 3
(1 2100 ).
2
∴ 2 1玩该游戏获胜的概率为3 (1 2100 ).
第 10页,共 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