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第2课时(表格式)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节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第2课时(表格式)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2024)

资源简介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酸。
2.能通过实验探究酸的性质。
3.认识浓硫酸的特性,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
4.能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难点:浓硫酸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
浓硫酸、浓盐酸、手帕、火柴、白纸、蔗糖与浓硫酸反应视频、蒸馏水、玻璃棒、烧杯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展示各种酸。 【讲述】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酸,如: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铅酸蓄电池中含有硫酸,食醋中含有醋酸等。 【过渡】常见的酸都有哪些?它们有什么性质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观看图片,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展示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环节二 新课讲解 常见的酸 【讲述】化学研究表明,溶液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溶液就呈酸性。如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常见的酸。那酸究竟有哪些性质呢? 二、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布置任务】实验桌上有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请大家完成下列操作: 1.观察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状态、颜色,比较它们与同体积水的质量大小。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塞,观察现象并闻其气味。(注意闻气味儿的方法) 【交流讨论】现在请两位同学角色扮演,为两种浓酸做自我介绍。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如实的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课本表中。 【展示】展示并总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表格。 【提问】刚才同学们提到浓盐酸试剂瓶瓶口有白雾,为什么浓盐酸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呢? 【明确】浓盐酸在空气中极易挥发,逸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白色酸雾。 提醒:浓盐酸对皮肤和衣物有较强的腐蚀性。 【提问】浓盐酸因为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那浓硫酸为什么也要密封保存呢? 【过渡】请同学们观察视频,寻找答案。 【展示】播放视频《浓硫酸的吸水性》视频。 【提问】烧杯壁的水被谁吸收了?说明浓硫酸具有哪些性质? 【总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交流讨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浓盐酸和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怎样呢? 【展示并总结】展示表格并讲述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总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过渡】浓硫酸不但具有吸水性,还具有强烈腐蚀性,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实验来了解浓硫酸的脱水性。 【讲述】当我们用浓硫酸的进行下面三个实验时,我们会得到以下的几种实验现象。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总结】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展示】播放视频。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视频。 【提问】现在你能揭示这个视频的原理吗? 【讲述】视频中也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将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同时生成大量的碳单质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从而生成疏松的黑面包。 【提醒】1.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和腐蚀性。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防止浓硫酸、浓盐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或浓盐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分小组按照步骤完成操作。 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浓盐酸、浓硫酸自我介绍。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并理解。 观察视频。 回答被浓硫酸吸收了。 交流并讨论。 理解、记录。 观看PPT并倾听。 观看视频。 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角色扮演、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两种酸物理性质的理解。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确浓盐酸试剂瓶瓶口有白雾的原因。 通过视频展示浓硫酸的吸水性。给学生直观印象。 既加深了学生对浓硫酸、浓盐酸性质的理解,又巩固了溶质质量分数相关知识。 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展示实验及实验现象,让学生明确浓硫酸的腐蚀性。 通过视频给学生直观展示浓硫酸的强腐蚀性。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浓硫酸的稀释 【过渡】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用到稀硫酸,那如何稀释浓硫酸呢,是将水加到浓硫酸中还是将浓硫酸加到水中呢? 【讲述】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将水加到浓硫酸中,会有什么现象,请同学们观察现象。 【展示】播放视频将水加到浓硫酸中。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分析硫酸四处飞溅的原因。 【总结】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很危险的。 【过渡】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 【演示】演示稀释浓硫酸,并讲述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或把浓硫酸沿内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及时散热。(请一名同学上台配合老师,触摸烧杯外壁)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观察、触摸烧杯的外壁,感受温度的变化,描述实验现象。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的危险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环节三拓展延伸 【展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区别 观看 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体会化学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区别。
环节四 课堂小结 见板书部分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一、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浓硫酸:无色、黏稠油状液体,难挥发、吸水性。
二、浓硫酸的特性——腐蚀性
三、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或用玻璃棒引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