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2024)

资源简介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对常见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2.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3.能列举常见的酸的用途,感受酸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能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准备、
镁条、铝片、铜片、氧化铜、氧化铁、稀盐酸、试管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入】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 【提问】为什么先有青铜时代后有铁器时代呢? 【过渡】通过研究发现:金属的应用不仅与物理性质相关,还与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讲解】金属铝的发现比铜、铁晚很多年,但铝如今的产量仅次于铁,这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系,即铝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 观看,倾听 通过介绍不同时代人类所使用的不同材质的工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过渡】稀盐酸、稀硫酸都是实验室中常见的酸,那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化学性质吗?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了解酸的化学性质。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表格。 1.将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2.将镁条、铝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 【交流讨论】现在老师指定3个同学填写实验现象表格。 【总结】展示PPT4页。 【讲解】这是实验的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同学们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越剧烈,镁、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Mg>Al>Cu。 【讲解】人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总结出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交流讨论】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说一说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有以下两点应用: 1.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判断金属与酸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氢,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 【组织讨论】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同学们讨论 比较金属活动性性顺序都有哪些方法? 【总结】1.通过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进行判断:越活泼的金属越易与氧气反应,反应条件越容易达到,说明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相同条件下,通过比较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相同条件下,越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通过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情况进行判断:若能反应,则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比另一种金属的活动性强,若不能反应,这说明该金属的活动性比另一种金属的弱。 【过渡】酸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吗?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布置任务】向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向氧化铁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你有什么发现? 【展示】展示PPT8页。 【讲解】这是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同学们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确性。 【交流讨论】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下列两个问题: 1.上面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 【总结】1.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不能,酸能与铁继续反应。 【提问】现在,谁能总结一下酸的通性都有哪几条? 【总结】 1.酸能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第4点会在之后的课程中学到。 【提问】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盐酸、硫酸等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盐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Cl-,硫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硝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H+和,通过这两个方程式可以看出,盐酸、硫酸和硝酸的水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离子——氢离子,这就是酸具有通性的原因。 【布置任务】查阅资料,说一说盐酸、硫酸的用途。 【总结】在工业上,盐酸常用于溶解矿石原料,也是制备许多化合物所必需的试剂;硫酸可用于制造肥料、药物和炸药,硝酸也具有这些用途。 分组进行实验。 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倾听并理解。 分组讨论。 倾听记忆理解。 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倾听并记忆。 倾听、记忆并理解。 思考、倾听、记忆并理解。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及观察能力。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规范学生语言表达。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总结能力。 让学生明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两点应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梳理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知识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整合知识、形成知识框架的能力。 帮助学生总结酸的通性。 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确盐酸、硫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因为水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了解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拓展延伸 【展示】浓硫酸的用途-用于生产农药 观看。 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体会化学浓硫酸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环节四 课堂小结 见板书部分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第2 节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二、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