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中和反应 (教案+课件)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中和反应 (教案+课件)沪教版(全国)九年级下册(2024)

资源简介

第3节 中和反应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收集相关实验证据,描述中和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能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难点:中和反应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氢氧化钠、稀盐酸、酚酞溶液、酒精灯、玻璃棒、温度计、烧杯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讲述】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体验化学反应之美。 【过渡】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酸和常见的碱,那酸和碱之间能不能发生反应?如果发生反应,又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观看视频,感受化学反应之美,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展示视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节课做准备。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中和反应 【提问】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之间能否发生反应? 【合作探究】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现象。 【指导实验】用胶头滴管向盛有1%的稀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8%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吗?二者发生反应了吗? 【过渡】酸碱指示剂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现在老师又给同学们提供了酚酞溶液、温度计、玻璃棒,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酸和碱之间是否发生了反应。 【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老师认为比较简单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烧杯中的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停止加入稀盐酸。 实验2: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观察现象。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分组分步骤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及数据,结合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总结】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当滴入的盐酸量较少时,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 【讲述】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确实生成了一种新物质,取少量混合后的溶液于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产生了一种白色物质,这种物质经验证是食盐。 【提问】为什么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呢? 【展示】展示中和反应微观模拟示意图。 【提示】请同学们结合中和反应的微观模式示意图,进行回答。 【总结】从这个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这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而从微观示意图中我们很直观的看出这个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过渡】酸和碱之间都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不但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也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请同学们寻找这两个方程式的共同点。 【讲述】通过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出,酸和碱作用都生成了水和一种新物质——盐。我们将由金属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而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交流讨论】刚才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那如果老师说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这句话对吗? 【总结】展示PPT并讲述。 【布置任务】刚才我们学习了中和反应及其产物,那么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写出氢氧化钙分别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你能否说出下列几种盐可以用哪些酸和碱反应得到? 3.写出用氨水(NH3·H2O)中和工厂废水中硫酸得到氮肥—硫酸铵[(NH4)2SO4]的化学方程式。 4.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虫叮咬,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进入肌肉,使肌肉酸痛,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消肿、止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 一名同学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实验并思考。 回答:可能发生了反应。 分组讨论,并得出实验方案:利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证明酸或碱减少了或者消失。验证有新物质生成。 倾听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进行实验,填写实验现象表格,分析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并展示。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并记忆。 观察方程式发现两个反应的共同点。 倾听并理解。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举出反例。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突破平时在教师指导下实验现象明显的惯例。给学生形成悬念,为下面的科学探究做好准备。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 通过总结让学生明确设计实验要从是否简便、实验现象是否明显等方面考虑。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察、交流总结,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将学生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从微观上把握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建立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维方式。 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水。 进一步巩固中和反应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布置任务】中和反应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生产、生活中,中和反应的例子比比皆是,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举出实例。 【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中和反应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应用: 1.处理工厂的废水,解决环境问题 工厂排出的酸性或碱性废水必须先进行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若工厂的废水呈碱性,则可用废硫酸中和等。 2.医药或生活中的应用 由胃酸过多导致胃部不适或疼痛时可口服含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碱性药物,以降低胃酸的含量。 人被一些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后,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含碱性的物质,如稀氨水、肥皂液等,可减轻痛痒。醋或洁厕灵可清理下水道的水垢(含氢氧化镁等难溶物),酸能与难溶物反应,从而去除水垢。 3.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的酸性或碱性太强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若土壤呈酸性,可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中以中和土壤的酸性;若土壤呈碱性,可将适量的碳酸水加入土壤中以中和土壤的碱性。 思考、讨论,查阅资料寻找例子。 将新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与他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的健康问题。体现了立足于课堂、超越课堂、超越教材的理念。 。
环节三拓展延伸 【展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观看 拓展学生视野。
环节四 课堂小结 见板书部分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处理工厂废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中和反应在医药、生活方面的应用。
3.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6 / 6(共26张PPT)
第3节 中和反应
第8章 酸、碱、盐及其应用
化学沪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1.能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收集相关实验证据,描述中和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2.能举例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重难点
学习目标
美丽化学视觉之旅
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吗?
用胶头滴管向盛有1%的稀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8%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二者之间发生反应了吗?
可能发生反应了。
合作探究
请根据下列实验用品,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HCl
NaOH
酚酞
合作探究
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试液
合作探究
加入盐酸的量 溶液颜色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温度/℃
实验记录
依据实验现象和数据,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成果展示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
当滴入的盐酸量较少时,溶液中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
当滴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
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
现象
玻璃棒表面有白色固体析出
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溶液,加热至蒸干,观察现象。
演示实验
1.实验中要注意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加稀盐酸。
2.为验证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是恰好完全反应。
特别提醒

为什么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发生了变化呢?
微观解释
化学方程式
HCl+NaOH NaCl+H2O
实质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
酸和碱都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HCl + NaOH NaCl + H2O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这句话对吗?
不正确,如以下反应:
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如:2HCl+CuO CuCl2+H2O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如:2NaOH+CO2 Na2CO3+H2O
思考讨论
写出氢氧化钙分别与稀硫酸、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1
你能否说出下列几种盐可以用哪些酸和碱反应得到?
02
氯化钾(KCl)、硝酸钾(KNO3)、硫酸钙(CaSO4)。
2HCl + Ca(OH)2 CaCl2 + 2H2O
H2SO4 + Ca(OH)2 CaSO4 + 2H2O
HCl+KOH
HNO3+KOH
H2SO4+Ca(OH)2
思考讨论
写出用氨水(NH3·H2O)中和工厂废水中硫酸得到氮肥—硫酸铵[(NH4)2SO4]的化学方程式。
03
H2SO4 + 2NH3·H2O 2H2O+ (NH4)2 SO4
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虫叮咬,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进入肌肉,使肌肉酸痛,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消肿、止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04
思考讨论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举例回答。
1.处理工厂的废水,解决环境问题。
H2SO4+Ca(OH)2 CaSO4↓+2H2O
2NaOH+ H2SO4 Na2SO4+2H2O
2.医药或生活中的应用
由胃酸过多导致胃部不适或疼痛时可口服碱性药物,以降低胃酸的含量。
食醋或洁厕灵可清理下水道的水垢(含氢氧化镁等难溶物),酸能与难溶物反应,从而去除水垢。
3.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如果土壤的酸性或碱性太强都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向酸性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熟石灰
向碱性土壤中加入适量碳酸水
人体中的平衡酸碱度
气体也能溶解在固体里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气体
CuSO4+2NaOH = Cu(OH)2↓+Na2SO4
沉淀
HCl + NaOH = NaCl + H2O

1.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A
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铁锈
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
C
3.某工厂化学实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 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为x。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x 40 g×15% 解得:x=7.35 g。
答: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为7.35 g。
中和反应
实质
概念
应用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工业废水的处理
改良酸性或碱性土壤
医药或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