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评
八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已知的周长为,的周长为,则对角线的长为
A. B. C. D.
2.如图,在数轴上点B及在点A的右侧,已知点A对应的数为,点B对应的数为m,在之间有一点C,点C到原点的距离为,且,则m的值为
A. B. C.3 D.2
3.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则a的值为
A. B.0 C.1 D.2
4.下列二次根式中可以与进行合并的是
A. B. C. D.
5.已知点,都在直线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无法确定
6.如图,边长为1的网格中有一个“柳叶”形图形,它是由,和线段,围成的,两条弧的圆心分别是点F和点A,半径都等于4。则“柳叶”形的面积为
A.4 B. C. D.
7.如图,,直线,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已知,,,则的长为
A.4 B.5 C.6 D.8
8.代数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且 B. C. 且 D.
9.小美将某服饰店的促销活动内容告诉小明后,小明假设某一商品的定价为x元,并列出关系式为,则下列何者可能是小美告诉小明的内容
A.买两件等值的商品可减100元,再打3折,最后不到1000元耶!
B.买两件等值的商品可减100元,再打7折,最后不到1000元耶!
C.买两件等值的商品可打3折,再减100元,最后不到1000元耶!
D.买两件等值的商品可打7折,再减100元,最后不到1000元耶!
10.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两车离乙地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的路程是400千米。
B.慢车行驶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
150C.相遇时快车行驶了150千米。
D.快车出发后4小时到达乙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只要求把最后结果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
11.的相反数是______.
12.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的值为,则输出的值为_________;
13.如图,将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使恰好经过点B。已知,,则的长是______.
14.已知五边形的边长分别为2,3,4,5,6,五边形和五边形位似。若五边形的最短边长为6,则其周长为______.
15.如图,在河岸l的同侧新建A,B两个居民小区,现计划沿着河岸修建一条长为s的绿化带(宽度不计)。过A,B分别作,垂足为,,垂足为,设,,,用a,b,c,s表示出的最小值为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5分,把解答或证明过程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
16.(10分)(1)计算:
(2)解不等式组:
17.(8分)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菱形的边长为2,坐标系原点O为的中点,分别求点A,B,C,D的坐标。
18.(8分)如图,在中,与的平分线分别交于点F与E。
求证:(1);
(2)
19.(10分)如图,在中,分别以,,为一边,在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探究:当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是菱形 是矩形 是正方形
20.(9分)已知直线与直线交点的横坐标是。
(1)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2)求b的值;
(3)求直线,与y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21.(10分)如图,在中,点D,E分别在,上,且。求的值。
22.(10分)某公司决定从厂家购进甲、乙两种不同型号的显示器共50台,购进显示器的总金额不超过77000元,已知甲、乙型号的显示器价格分别为1000元/台、2000元/台。
(1)求该公司至少购进甲型显示器多少台
(2)若要求甲型显示器的台数不超过乙型显示器的台数,则有哪些购买方案
23.(10分)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活动,过程如下:
如图1,在等腰直角中,,,小敏将一块含45°角的三角板先放在上,使点Q与点A重合,然后从边开始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其中三角板斜边所在的直线交直线于点D,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交直线于点E。
(1)李敏在线段上取一点M,连接,旋转中发现:若平分,则也平分。请你证明李敏发现的结论;
(2)当时,李敏在旋转中还发现线段,,之间存在如下等量关系:。同组的王颖和宋亮随后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王颖的方法:将沿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连接(如图2);
宋亮的方法: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连接(如图3);
请你从中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证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