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中国福建省是产茶胜地,福建人称茶为“ y”,近似“贴”音。西洋人购买茶叶归国后,便告诉当地人此物叫作“tea”,于是英语中便有了“tea”一词。这一现象体现了A.中国的茶叶在西方市场中广受欢迎B.西洋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趋同性C.东西方文明在贸易往来中交流碰撞D.世界市场推广了中国的茶文化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非洲国家努力推广本土语言,如尼日利亚重视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等的教育和传播,出版本土语言书籍、报刊,开设相关本土电台节目等。这些举措A.开启了国家独立的进程B.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团结C.消除了殖民文化的痕迹D.致力于文化独立与复兴16.2021年,河北省颁布《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明确禁止在长城主体500米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并建立“长城保护员”制度,聘用沿线村民担任巡查员。北京段长城实施“最小干预”原则,在2022年修缮箭扣长城时,工作人员采用传统工艺修补坍塌墙体,保留了明代砖石原始肌理。这充分体现出A真实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要义B.科技赋能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涵C.文化遗产保护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D.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兼顾的理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陶记》是第一篇专门记录景德镇窑业发展的文章。书中记载:“若夫浙之东西(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器尚黄黑,出于湖田之窑者也;江(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湖(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川(燮州路、利州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广(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碗之类,鱼水、高足,碟之发晕、海眼、雪花,此川、广、荆(荆湖北路)、湘(荆湖南路)之所利;盘之马蹄、槟榔,盂之莲花、耍角,碗碟之绣花,银锈、薄唇、弄弦之类,此江浙,福建之所利…两淮(淮南东路、淮南西路)所宜大率皆江、广、闽(福建路)、浙澄泽之余(经挑选而剩下的等外品)。”摘编自李娜等《从〈陶记)看南宋时期景德镇瓷器的销售市场与瓷业的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景德镇瓷业发展的特点。(6分)(2)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指出一个影响南宋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因素,并加以说明。(6分)【高二历史第4页(共6页)】·25-524B·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清代中叶以后,大量的农民与土地分离,沧为流民,经济、贸易相对繁荣的广东沿海地区,吸引了大量内陆省份的流民,岭南人口骤增。伴随着对外经贸关系发展而出现的人员流动和货物频繁的流动、仓库的增多、房舍密度的加大、原料货物的囤积,极大地便利了疫病的传播。尤其是伴随中外交往而传入的新疫种一霍乱、鼠疫,在卫生检疫体系和防治隔离措施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迅速扩散,甚至连年发生。一摘编自李永宸、赖文《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社会背景》材料二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西方文明影响的不断深入,清政府改变了以往官方缺乏专门管理民众健康事务的机构和职能的局面,逐渐在岭南地区设立了掌管医疗卫生事务的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的防疫研究机构,效法日本等国,创建公共卫生法规,开展以清洁消毒、2检疫隔离、人工免疫乃至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防疫举措,以提升民众卫生习惯和意识、改善环境卫生为基本内容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一摘编自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中后期岭南地区瘟疫流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岭南地区官方的防疫做法。(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黑奴被贩入拉丁美洲。19世纪中叶,奴隶贸易被废除后,大量中国和日本劳工来到了拉美,但更多的移民则来自欧洲。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移民之外,英国、法国、荷兰、德意志、瑞士等国的移民数量也很可观。这些移民带来了工业革命的成果一工业品和机器。20世纪上半叶,欧洲移民由沿海向内陆进发,巴西和阿根廷北部的草原得到垦殖。与此同时,阿根廷西北部甘蔗产区吸引了大量玻利维亚农民,委内瑞拉石油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哥伦比亚移民。一摘编自张几《略谈拉丁美洲的移民问题》材料二在现代拉美地区,除玻利维亚等少数国家外,拉美原居民—印第安人一已不占多数,而印欧、黑白等混血人种已经占到拉美总人口的一半左右。人种的交融对拉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秘鲁、玻利维亚等地流行印第安一西班牙的混合音乐,而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则受到非洲一西班牙音乐的影响。巴西舞蹈受黑人和葡萄牙舞蹈影响,加勒比地区舞蹈则【高二历史第5页(共6页)】·25-52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