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2.1保障各类物权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2.1保障各类物权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一框
保障各类物权

宏观把握
法律

生活
民法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劳动法
诉讼法

课标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财产制度。 2.科学精神:分析法律规定财产权的意义,认识物权、所有权、他物权的类型。(重点) 掌握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分析抵押和质押的区别。(难点)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依法保护个人合法私有财产,尊重他人物权。 列举物权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
课标素养要求

体系构建
第二课知识体系
收益
动产
收益
人身
财产
期限
实用新型专利
专用权
2.1知识体系



物权
债权
知识产权等
用益物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
抵押权
质权
所有权
他物权
担保物权
国家所有(全民所有)
集体所有
私人所有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一、定分止争-所有权:
财产制度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1、财产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2、法律规定和保护财产权的意义:
①确定财产归属,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②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③激励人们创业创新。
3、保护财产权的法律规定:
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①《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②《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③《宪法》第十条: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要给予补偿。(≠赔偿)
4、财产权的类型:
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物权是最基本的财产权
含义
原则
种类
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他物权。
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拓展】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其价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
◇动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移动不损害其价值。如书籍、钢琴、汽车
所有权(自物权)(国家+集体+私人)
他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5、物权
6、所有权:
(1)含义:
(2)类型:
所有权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依据主体的不同,我国将所有权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① 国家所有(全民所有)
② 集体所有
③ 私人所有



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矿藏、河海;城市土地;森林、山岭、草原;国有文物;国有铁路、公路、电力电信设施、油气管道等(国有财产)
农村土地、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教科文卫体设施等。(集体财产)
私人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私有财产)
6、所有权(自物权):
(1)含义:
(2)类型:
(3)取得方式:
所有权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依据主体的不同,我国将所有权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①不动产: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对于房屋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②动产: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对于动产,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6、所有权(自物权):
动产 不动产
是否可以移动 通常可以移动 一般不能移动
是否因移动而损害价值 不损害其价值或用途 往往会损害其经济效用和经济价值
是否附 着于土地 通常不附着于土地 除土地外,房屋、树木等附着于土地
取得方式 一般通过交付的方式,但部分动产(如汽车)也需要登记;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一般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互变 例如,果子在树上是不动产,摘下变动产。钢材水泥是动产,盖房子变不动产
知识拓展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他人的财产转让与第三人,若第三人取得该财产系出于善意,则确定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原所有权人不能追回的法律制度。
7、共有财产:
(1)含义:
(2)类型:
在生活中,可能由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①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整个家庭则有共有财产,夫妻之间也存在夫妻共有财产。(共同共有,不分彼此)
②几个人合伙从事经营活动,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财产。(按份共有)
婚前完成的智力创作成果在婚后取得收益的
一方婚前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购买房屋,但房贷主要婚后还完的
婚后工资奖金所得
婚后购置的属于一方生活专用的普通物品
用婚后所得购置的贵重金银首饰


×
×
婚前按揭部分×,婚后还完的部分√
判断下列是否是共有财产?
考点二、物尽其用-他物权:
1、他物权:
(1)含义:
(2)类型:
(3)目的:
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
法律规定众多类型的物权,是为了充分发挥不动产与动产的价值,做到物尽其用。
①含义:
①含义:
用益物权
②类型:
担保物权
②类型:
物的使用价值
物的交换价值
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没有所有权,不能处分)
土地承包经营权
宅基地使用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
抵押权、质权等
2、土地承包经营权:
①地位:
②法律保护: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我国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法律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核心就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权分置是指所有权归集体所有;承包权归农民所有;经营权可以流转。
举例:张三承包了村集体的土地,因外出打工,就把土地的经营权转给了李四,由李四打理。土地所有权归 ,承包权归 ,经营权归 。
村集体
张三
李四
3、宅基地使用权 :
①地位:
②权利内容:
宅基地使用权也是农民的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农村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
特别注意:①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属于农村的土地,不能买卖。在城镇买的地不是宅基地。
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③农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④农村宅基地以及承包地被征收征用的,农民有权获得合理补偿
4、建设用地使用权:
(1)含义:
(2)商品房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关系:
①房地产开发商:
②商品房购买者: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权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在城镇买的地属建设用地)
房地产开发商应当在建造房屋之前,先行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人们从开发商那里购买商品房,并且办理转移登记和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之后,既拥有商品房的所有权,又合法享有该商品房所在地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构筑物: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筑物,比如水塔、
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
附属设施:包括电梯、空调、安防设备、照明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等。
5、担保物权:
①含义:
②类型:
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
财产的权利人可以将其财产(例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抵押或者质押。债权人通过抵押、质押而在他人财产上享有的权利,就是抵押权、质权。
知识拓展: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如房子按揭贷款)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另外,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也可以进行质押担保(如金子的典当)
抵押和质押的关系:
①抵押通常针对不动产或价值较大的动产,而质押的对象通常是普通的动产。
②抵押中的债权人并不直接占有抵押物,抵押要登记才生效;质押中的债权人只需占有质物即可, 转移占有。
③抵押实现主要通过法院申请拍卖;质押则多直接变卖。但必须与质押人协商处理,如质押人不同意,不能自行变卖,可以向法院起诉。
主要区别:担保物是否移交债权人占有,财产不移交债权人占有的属于抵押,移交债权人占有的属于质押。
知识小结
用益物权(他物权)
担保物权
(他物权)
区别
所有人的权利
分类
联系
所有权
占有、使用、
收益、处分
国家所有、
集体所有、
私人所有
占有、使用、收益、
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
就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抵押权、
质权、
三者都属于法律规定的物权范畴,都是民事主体依法对物进行管理、支配和享受物之利益的权利。
【正误判断】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的财产。( )
2、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对合法的私有财产无能为力。( )
3、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抵押权两类。( )
4、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转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打包是指抵押。( )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
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
他物权是所有权之外的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抵押权和质权属于担保物权。
×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转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打包是指质押。

典例分析
(2025江苏)11. 汪某大学毕业后,与三位同学均以股东身份各出资10万元,设立主营人工智能产品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发展势头迅猛,获利颇丰。竞争对手甲企业在网络上散布不实消息,对公司恶意诋毁,致使公司商业信誉受损而负债20万元,汪某深受打击,情绪低落。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汪某及三位同学创业选择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法人组织
B. 在公司章程中应当载明汪某及三位同学各自的出资额
C. 汪某有权基于商业信誉受损获得甲企业精神损害赔偿
D. 汪某及三位同学以自己的财产对20万元债务承担责任
【答案】B
【解析】
【详解】B:汪某等人成立的是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股东的出资额(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需要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的占资额,机构等事项),B正确。
A:汪某与同学创业选择的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营利法人,A排除。
C: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公民精神痛苦而承担的民事责任,材料中未涉及甲企业对汪某人格权的侵犯,C排除。
D:汪某等人成立的是有限责任公司,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而不是以自己的财产对20万元债务承担责任(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的出资人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D排除。
故本题选B。
 (2023·湖北卷,10)甲乙毗邻而居,二人因琐事多次争吵,关系交恶。甲为泄愤,故意将空调外机移装在正对着乙卧室窗户的墙上,噪声和热浪导致乙无法开窗通风透气。乙找甲交涉,要求其移除,甲辩称:“我是安装在自家的外墙上,又没有侵犯你的地盘,嫌吵你可以关窗”。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甲的行为(  )
①违反了民法的绿色原则 ②违反了民法的诚信原则 ③侵害了乙的所有权 ④是行使自己的所有权,所以并无违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讲诚信、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言行一致,恪守诺言,甲的行为没有做到与人为善,没有正确处理好邻里关系,违反了诚信原则,②正确。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相邻权,而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所以甲侵害了乙的所有权,③正确。民法典中的绿色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材料没有涉及绿色原则,①排除。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相邻权,属于侵权行为,④错误。]
 村民李某已有宅基地,后又私自购买了一份宅基地。李某与同村王某签订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将这份宅基地以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王某,王某将款项支付给李某。当王某开始建房时,被邻居张某阻止,致使王某无法建房。王某以侵权为由,将邻居张某诉至法院,请求停止侵权,排除妨碍。邻居张某以王某无权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为由,请求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本案中(  )
①李某在已拥有宅基地的情况下,不能取得其他宅基地的使用权 ②随着国家财产制度不断完善,李某可以自由转让宅基地使用权 ③王某建房的权益受法律保护,邻居张某行为构成对王某的侵权 ④因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定,该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为无效合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李某在已拥有宅基地的情况下,不能取得其他宅基地的使用权,①正确。李某与同村王某签订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违反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该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为无效合同,④正确。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有一定条件的,因此李某不可以自由转让,②错误。王某建房取得的宅基地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定,不能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因此,邻居张某的行为并不构成对王某的侵权,③错误。]
高二小凡(15岁)同学体育课后拿起同桌小雨的饭卡到学校小卖部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袋纸巾,小凡拧开矿泉水就喝,因上课时间快到,离开时把纸巾忘在柜台上了。事后小雨知道小凡擅自用自己的饭卡买东西,非常生气。对此民事法律关系分析合理的是( )
①矿泉水的所有权属小凡,纸巾也属于小凡
②小雨与小卖部是买卖合同的两个民事主体
③小凡未经小雨同意使用饭卡已经构成侵权
④小凡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A
②错误,材材料中指出小凡去小卖部买东西,所以小凡和小卖部老板是买卖合同的两个民事主体
④错误,小凡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正确,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是依法交付,所以矿泉水和纸巾的所有权属于小凡
老李自出生一直生活于A村,在A村拥有一处已建房屋的宅基地,近期,老李的儿子准备在城里创业,但缺乏资金,老李希望能为自己的儿子尽绵薄之力,他想通过宅基地的处置来获得收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老李享有宅基地的所有权,可以出售住宅
②老李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出租住宅
③老李可以把宅基地卖给已有一块宅基地的老陈
④老李出售住宅后,再次申请宅基地,将不予批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④正确,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次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①③错误,农村宅基地归集体所有,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不能买卖
甲向乙借款100万元,同时与乙签订了房屋抵押合同,约定如果甲到期不能偿还借款,乙可以取得房屋所有权。随后甲收到100万元,为表诚意将房产证原件交给乙保管。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偿还债务之前,房屋所有权已转移,暂时归乙所有
②甲偿还债务之前,房屋所有权并未转移,仍归甲所有
③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时,乙有权合法占有和处分房屋
④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时,乙可请求拍卖房屋优先受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条规定: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因此,甲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时,乙可以请求拍卖房屋从中优先受偿,但乙无权合法占有房屋,③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