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取不完。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占最初木棒长度的( )。
A. B. C. D.
2.下面选项中,( )用表示是错误的。
A. B.
C. D.
3.两根1米长的铁丝,甲剪去它的,乙剪去米,两根铁丝剩下的部分(  )。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4.《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永远也截取不完。照这样推算,第三天截取的长度占最初木棒长度的( )。
A. B. C. D.
5.甲数乙数,则甲数( )乙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6.一根绳子,剪去后,又接上米,现在绳子变长了,则原来这根绳子( )。
A.比1米长 B.比1米短 C.正好1米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7.,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 ),( )不变。能先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 )。
8.求2个的和是多少,可以用( )法计算,也可以用( )法计算。
9.先说说各个分数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产。
( )( )。
10.24的是( );米的是( )米;公顷的是( )公顷。
11.学校五年级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到达目的地后,同学们整理场地用时48分钟,搭建帐篷的时间约是整理场地的,摆放物品的时间约是搭建帐篷的。摆放物品的时间约( )分钟。
12.一根蜡烛长20cm,第一次烧掉全长的,第二次烧掉剩下的一半。第二次烧掉( )cm,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
三、判断题
13.2个相乘,用算式表示是×2。( )
14.的倒数是3.2。( )
15.××=×3=。( )
16.自然数A、B都大于1,并且A>B,那么A的倒数也大于B的倒数。( )
17.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一定相等。(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计算。

20.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
21.一份稿件共有1600字,小方打了它的,小明打的比小方多,小明比小方多打多少字?
22.一辆汽车的油箱形状是长方体,从里面量,长米,宽米,高米,油箱里油深米,油箱里现有油多少立方米?
2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边长米,高是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4.一盒牛奶的净含量是升,丽丽一次喝了盒牛奶,她喝了多少升牛奶?
25.实验小学科技节一共收到132件科技作品,其中有的作品获奖,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获一等奖的作品有多少件?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易错精选题-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C C D B
1.C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以后每天截取剩下部分的一半,把一尺木棍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是,第二天截取剩下部分的一半,是;第三天截取的长度是第二天截取后剩下部分的,据此解答。
【详解】
第三天截取的长度占最初木棒长度的。
故答案为:C
2.B
【分析】A.表示把公顷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求其中的4份是多少公顷,其中的4份表示,也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列式为×,原题表示正确;
B.由图可知,直角三角形的底是米,高是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列式为:×÷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用×表示是错误的;
C.表示把大长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涂色,表示,再把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4份涂色,表示的是多少,列式为×,原题表示正确;
D.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用这台脱粒机每小时脱粒的吨数乘即可求出它小时脱粒的吨数,列式为:×,原题表示正确。
【详解】
由分析可知:用表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B
3.C
【分析】根据题意,甲剪去它的,把全长看作单位“1”,那么剩下1米的(1-);乙剪去米,那么用全长-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再比较两根铁丝剩下的部分即可。
【详解】1×(1-)
=1×
=(米)
1-=(米)
米=米
所以,两根铁丝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故答案为:C
4.C
【分析】首先明确题目关键信息:“日取其半”,表示每天截取的都是前一天剩余长度的一半,把最初一尺长的木棒看作单位“1”。
第一天:从单位“1”出发,截取一半,即截取了1×,那么剩下的就是1-1×=1×(1-)=
第二天:此时以第一天剩下的为基础,再取其半,也就是截取×,剩下的为-×=×(1-)=
第三天:以第二天剩下的为基础,取其半,即截取×=,这个,就是第三天截取长度占最初木棒长度的比例。
【详解】第一天截取后剩下:
1×(1-)
=1×

第二天截取后剩下:
×(1-)
=×

第三天截取:×=
故答案为:C
5.D
【分析】由题意知,甲数×=乙数×,要比较甲乙两数的大小,可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根据“两个非0的因数相乘,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
【详解】甲数乙数,当甲数、乙数均不为0时,因为>,所以甲数<乙数;
若甲乙两数都为0,则甲数=乙数;
所以甲乙两数的大小无法确定。
故答案为:D
6.B
【分析】一根绳子,剪去后,又接上米,现在绳子变长了,说明接上的米大于减去的,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绳子长度×剪去的对应分率=剪去的长度,采用赋值法,分别计算出各选项剪去的长度,比米短即可。
【详解】A.比1米长,假设绳子长2米。
2×=(米)
米>米
剪去的比接上的长,现在绳子变短,排除;
B.比1米短,假设绳子长米。
×=(米)
米<米
剪去的比接上的短,现在绳子变长了,符合;
C.正好1米。
1×=(米)
剪去的等于接上的,绳子长度没变,排除。
原来这根绳子比1米短。
故答案为:B
7.;分子;分母;相同
【分析】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约分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分数乘整数中,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先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相同。
8. 加 乘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详解】2个的和是多少,相同的加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是2。
所以,求2个的和是多少,列加法算式是:+=,列乘法算式是:2×= 。
求2个的和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9.去年总产量;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的产量
【分析】根据题意,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产,把去年总产量看作单位“1”,则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的产量占去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详解】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产。
(去年总产量)(今年总产量比去年增加的产量)。
10. 18
【分析】(1)把24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把米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把公顷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
(米)
(公顷)
24的是18;米的是米;公顷的是公顷。
11.
【分析】把整理场地的总时间看作单位“1”,已知同学们整理场地用时48分钟,搭建帐篷的时间约是整理场地的,用整理长地的用时乘,求出搭建帐篷的时间;又知摆放物品的时间约是搭建帐篷的,则把搭建帐篷的时间看作单位“1”,用搭建帐篷的时间乘即可求出摆放物品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
(分钟)
摆放物品的时间约分钟。
12.8;
【分析】把这根蜡烛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烧掉全长的,则还剩下(1-);第二次烧掉剩下的一半,即第二次烧掉全长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全长乘,求出第二次烧掉的长度;
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全长“1”分别减去第一次烧掉全长的、第二次烧掉全长的,即是此时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
【详解】第二次烧掉全长的:
(1-)×
=×

第二次烧掉:20×=8(cm)
还剩下全长的:1--=
第二次烧掉8cm,这根蜡烛还剩下全长的。
13.×
【分析】2个相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以列式为×,由此判断。
【详解】2个相乘,用算式表示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关键是注意区分:
1.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4.√
【分析】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需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再化成小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的倒数是。
=3.2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5.√
【分析】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3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16.×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根据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据此解答。
【详解】A的倒数是
B的倒数是
A>B,所以<。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用字母表示数,倒数的意义以及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
17.×
【分析】两根同样长度的绳子,如果剪去的一样多,那么剩下的就一样多,直接比较剪去的即可。
【详解】第一根剪去的长度=绳子全长×,由于绳子长多少米是未知的,所以剪去的长度也是未知的,无法与第二根剪去的长度比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确题目中两个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18.;;;;
;;0;
【详解】略
19.;
【分析】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在计算分数乘法时,分子和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因此,本题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的结果才是最简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20.750棵
【分析】由图可知,把杏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求梨树的棵数,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为:。
【详解】
=600×
=750(棵)
即梨树有750棵。
21.50字
【分析】把稿件的总字数看作单位“1”,已知小方打了它的,用总字数乘,求出小方打的字数,又知小明打的比小方多,把小方打的字数看作单位“1”,用小方打的字数乘,即可求出小明比小方多打多少字。
【详解】1600××
=400×
=50(字)
答:小明比小方多打50字。
22.立方米
【分析】求油箱里现有油的容积,就是求长米,宽米,高米长方体的容积,根据长方体容积公式:容积=长×宽×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
=×
=(立方米)
答:油箱里现有油立方米。
23.平方米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平方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4.升
【分析】把这盒牛奶的净含量看作单位“1”,求它的是多少升,用×解答。
【详解】×=(升)
答:她喝了升。
25.33件
【分析】先把科技作品的总件数看作单位“1”,获奖作品占总件数的,单位“1”已知,用总件数乘,求出获奖作品的件数;
再把获奖作品的件数看作单位“1”,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单位“1”已知,用获奖作品的件数乘,求出获一等奖作品的件数。
【详解】132××
=110×
=33(件)
答:获一等奖的作品有33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