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 3 3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如图,已知 = , = , = 2 ,用 , 表示 为( )
A. = 53 +
2 B. = 13 2 +
1
3

C. = 2 1 13 3 D. = 3 +
2 3
3.某校团委为弘扬民族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举办 2023 年“一二 九”文艺汇演,其中对于高三(1)班
的大合唱“保卫黄河”,12 位评委的打分情况如下:8.4,9.3,8.9,8.8,8.6,8.2,8.5,8.4,9.2,8.8,
8.1,9.4,则这组数据的( )
A.极差为 1 B.众数为 8.4
C. 80%分位数为 8.9 D.第三四分位数为 9.05
4.由斜二测画法得到的一个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是等腰三角形,底角为 30°,腰长为 2,如图,那么
它在原平面图形中,顶点 ′到 轴的距离是( )
A. 1
B. 2
C. 2
D. 2 2
5.从 1,2,3,4 这 4 个数中,任取 2 个数求和,那么“这 2 个数的和大于 4”为事件 ,“这 2 个数的和
为偶数”为事件 ,则 + 和 包含的样本点数分别为( )
A. 1;6 B. 4;2 C. 5;1 D. 6;1
2
6.在△ 中,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则“△ sin 1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是“sin2 1 = ”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最早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陶器和玉器上,盛行于商代至
西周早期.将青铜器中的饕餮纹的一部分画到方格纸上,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一个单位长度,
第 1页,共 9页
有一点 从点 出发,每次向右或向下跳一个单位长度,且向右或向下跳是等可能的,那么点 经过 3 次跳
动后恰好是沿着饕餮纹的路线到达点 的概率为( )
A. 116 B.
1
8 C.
1 1
4 D. 2
8.已知三棱锥 2 7的棱长均为 2,点 在△ 内,且 = 3 ,则点 的轨迹的长度为( )
A. 1 13 B. 2 C.
2
3 D.
二、多选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 1, 2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 1 = 1,则 1 ∈ B. ( 1 + 2)2 = | 1 + 2|2

C.若| 1| = | 2|,则 1 1= 2 2 D. | 1 + 2| ≤ | 1| + | 2|
10.设 1 3, 为两个随机事件,若 ( ) = 2, ( ) = 4,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 , 3相互独立,则 ( ∩ ) = 8
B. ( ∩ ) = 3若 8,则 , 相互独立

C.若 3与 相互独立,则 ( ∩ ) = 8
D.若 与 相互独立,则 ( ∪ ) = 78
11.如图, 是圆锥 的底面圆 的直径,点 是底面圆 上异于 , 的动点,已
知圆锥的底面积为 ,侧面积为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锥 的体积为 2
B.三棱锥 2 2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3
C.一只蚂蚁沿圆锥 的侧面从 点爬到 点处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3
D.若二面角 的大小为 ,二面角 1 1 1的大小为 ,则tan2 + tan2 = 8
第 2页,共 9页
三、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12.在△ 中,若 为 的中点, = 2, = 2,则 =______.
13.如图所示, , , , 为空间四点,在△ 中, = 2, = = 2,等边
三角形 以 所在直线为轴旋转,当平面 ⊥平面 时, = .
14.某同学在学习和探索三角形相关知识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性质:将锐角三
角形三条边所对的外接圆的三条圆弧(劣弧)沿着三角形的边进行翻折,则三条
圆弧交于该三角形内部一点,且此交点为该三角形的垂心(即三角形三条高线的
交点)如图,已知锐角△ 外接圆的半径为 4,且三条圆弧沿△ 三边翻折
后交于点 .若 = 6,则 cos∠ = ______;若 : : = 6:5:4,则 +
+ 的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6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 13 分)
为了解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小组在某中学随机抽取了 100 名学生,统计了他们某一周的综合体育
活动时间(单位:时),并按照[0,2),[2,4),[4,6),[6,8),[8,10),[10,12]将样本数据分成 6 组,制成如图
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估计该校学生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中位数与平均数;
(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若从该校随机抽取两名学生,且两名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互不影响,求这两名学生
中至少有一人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8 小时的概率.
16.(本小题 15 分)
已知锐角△ 中,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向量 = ( , 3 ), = (2 , 3 ),
且 与 共线.
(1)求角 的值;
(2)若 = 2,求 的取值范围.
第 3页,共 9页
17.(本小题 15 分)
如图,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1 1 1 1,点 在 上(异于 , ).
(1)若平面 分别交 1, 1, , 于点 ,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求证: //平面 ;
(2)若 ⊥ 1,求异面直线 1 与 1 的夹角的余弦值.
18.(本小题 17 分)
记△ 的内角 , , 的对边分别为 , , ,已知 + = sin2 + 3 .
(1)求 ;
(2)若 = 2 = 7, 为 中点, 2 ,求△ 的面积;
(3)在△ 内,将满足∠ = ∠ = ∠ 的点 称为△ 的布洛卡点.若 为△ 的布洛卡点,且
= = 2,求△ 的周长.
第 4页,共 9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13.2
14.3 234 2
15.(1)第五组的频率为 1 2 × (0.05 + 0.075 + 0.10 + 0.125 + 0.050) = 0.2,
0.2
所以该组对应的小矩形高度为 2 = 0.100,
故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

设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 ,平均数为 .
因为样本数据在[0,6)的频率为 2 × (0.05 + 0.075 + 0.1) = 0.45 < 0.5,
样本数据在[0,8)的频率为 2 × (0.05 + 0.075 + 0.1 + 0.125) = 0.7 > 0.5,
则 ∈ (6,8),所以 0.45 + 0.125 × ( 6) = 0.5,解得 = 6.4,

= 1 × 0.1 + 3 × 0.15 + 5 × 0.2 + 7 × 0.25 + 9 × 0.2 + 11 × 0.1
= 0.1 + 0.45 + 1 + 1.75 + 1.8 + 1.1 = 6.2,
第 5页,共 9页
由样本估计总体,该校学生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6.4 和 6.2.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估计该校学生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8 小时的频率为(0.1 + 0.05) × 2 = 0.3.
记事件 1 =“抽取的第 1 名学生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8 小时”,
2 =“抽取的第 2 名学生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8 小时”,
由题意 1, 2相互独立.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 1) = ( 2) = 0.2 + 0.1 = 0.3.
记事件 =“抽取的两名学生中至少有一人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8 小时”,

则 ( ) = ( 1 2 + 1 2 + 1 2) = 1 ( 1 2)
= 1 (1 0.3) × (1 0.3) = 0.51.
所以抽取的两名学生中至少有一人每周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8 小时的概率为 0.51.
16.解:(1)由于 与 共线: 3 3 (2 ) = 3( + )
2 3 = 0,
∴ sin( + ) 2 = 2 = 0,
∵ ≠ 0 1 ,∴ = 2,又△ 为锐角三角形,故 = 6.
5
(2) = = 1 =
2 (6 ) + 3 由正弦定理可得 , = = = 3 + ,
△ ∈ (0, 由于 为锐角三角形,则 2 ),且 0 < =
5 < 6 2,

解得 ∈ ( 3 , 2 ),
2 2
∴ = 1 ( 3 + ) = 1 2 3 = 3 = tan 2 3,2 2sin2
∈ ( 3而2 6 , 4 ),即 tan 2 ∈ ( 3 , 1),
∴ 2 3的取值范围为( 3 , 1 3).
17.(1)证明: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1 1 1 1,点 在 上(异于 , ),如图,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第 6页,共 9页
∴ // ,
又 平面 1 1 , 平面 1 1 ,
∴ //平面 1 1 ,
又 平面 ,平面 ∩平面 1 1 = ,
∴ // ,
又 平面 , 平面 ,
∴ //平面 .
(2)连接 1 1, 1, 1 , 1,且 1 , 1交于 ,连接 1 , , 1 ,如图,
∵ ⊥ 1, 1 ⊥ , 1 ∩ 1 = 1, 1 , 1 平面 1 1,
∴ ⊥平面 1 1,又 平面 1 1,
∴ ⊥ ,又四边形 为正方形,
∴ 为 的中点,∴ 1 = 2 + 21 = 2+ 4 = 6,
1
又 为 1 中点,∴ / / 1 ,且 = 2 1 = 2,
∴异面直线 1 与 1 的夹角为∠ 1(或其补角),
在等腰三角形 1 1 中, 1 = 1 21 1 2,
2+ 2 2
由余弦定理训 cos∠ = 1 1 = 2+6 6 31 2 1 2× 2× 6
= 6 ,
3
即异面直线 1 与 1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6 .
18.(1)由 + = sin2 + 3 ,
得sin2 + sin2 + 2 = sin2 + 3 .
由正弦定理,得 2 + 2 + 2 = 2 + 3 ,
整理得 2 + 2 2 = ,
2 2 2
由余弦定理,得 = + = 12 2 = 2,
第 7页,共 9页
又 ∈ (0, ),
所以 = 3.
(2)由题知 = 12 (
+ ),
所以| |2 = 14 (
+ )2 = 14 (|
|2 + | |2 + 2 ),
7 = 1则 ( 2 24 4 + + ),
所以 2 + 2 + = 7,
由(1)得, 2 + 2 2 = ,又 = 2,
所以 2 + 2 = 4,
3
联立,得 = 2,
△ 1 3 3故 的面积为 △ = 2 = 8 .
(3)如图,设∠ = ∠ = ∠ = ,因为 = = 2,所以∠ = ,
由(1)知, = 3,所以 = 6,
在△ 中,设∠ = (0 < < 3 ),

由正弦定理得sin = sin ,
2
所以 = sin = 4 ,6
在△ 中,由上可知,∠ = 3 ,

由正弦定理,得sin( 3 )
= sin ,
所以 = 2 1sin( 3 )
= 4 ( 3 )

1
所以 4 = sin( 3 )

则 4 ( 3 ) = 1,
第 8页,共 9页
整理,得 sin(2 + 6 ) = 1,

所以 2 + 6 = 2 + 2, ∈

,解得 = + 6, ∈ ,
又 0 < < 3,所以 =

6,
则∠ = + = 3,因此△ 为等边三角形,
在△ 中, = 2, = 2,∠ = 120°,
所以 2 = 2 + 2 2 2 3 = 12,
所以 = 2 3,
故△ 的周长为 3 = 6 3.
第 9页,共 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