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 数上 练拔尖拔尖 3 有理数中的新定义问题题型 1,新定义数1. 是不为 1 的有理数,我们把 1 称为 的差倒数.如:4 的差倒数是 1 = 1, 1 的差倒数是1 1 4 31 = 1.已知 1 = 2, 2 是 1的差倒数, 3是 2的差倒数, 依此类推.1 1 2(1)分别求出 2, 3, 4 的值;(2)计算 1 + 2 + 3 + 4 + 5 的值;(3)请求出 1 + 2 + 3 + + 2 025 的值.题型 2,新定义运算2 已知 , 是有理数,且 + 1 + + 2 2 = 0 .(1)分别求 , 的值.(2)借助有理数的运算,嘉嘉定义了一种关于有理数 , 的新运算“#”: # = 2 + 1 ,例如:3#2 = 32 3 × 2 + 3 1 = 5 .①求 # 的值.②淇淇想利用计算探究这种新运算“# ”是否具有交换律(即 # 与 # 的值是否相等)?请你根据(1)中 , 的值进行判断.9/417 数上 练拔尖题型 3,新定义图形3.在数轴上有 , 两点,点 表示的数为 1,点 表示的数为 ,给出如下定义:当 ≥ 0 时,将点 向右移动 2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当 < 0 时,将点 向左移动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称点 为点 关于点 的“联动点”.当 = 4 时,点 关于点 的“联动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当 = 2 时,点 关于点 的“联动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题型 4,新定义方程4. 阅读与探究:我们把绝对值符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作“含有绝对值的方程”.如: = 3, 2 + 1 = 2, 都是含有绝对值的方程.怎样求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的解呢 基本思路是:把“含有绝对值的方程”转化为“不含有绝对值的方程”.例如:解方程: +3 =4 .解:当 ≥0时,原方程可化为 +3 =4,解得 =1,符合题意;当 <0时,原方程可化为 3 =4,解得 = 2,符合题意.所以原方程的解为 =1或 = 2 .根据以上材料解方程: + 2 1 = 4 .10/417 数上 练拔尖题型 5,新定义模型5.把一根小木棒放在数轴上,木棒左端点与点 重合,右端点与点 重合,如图所示.(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移动,当木棒的左端点移动到点 处时,它的右端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2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移动,当它的右端点移动到点 处时,木棒左端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5.由此可得木棒的长为_______.我们把这个模型记为“木棒模型”;(2)已知点 表示的数为 5 ,若木棒在移动过程中,当木棒的左端点与点 相距 3 个单位长2度时,求木棒的右端点与点 的距离;(3)请根据(1)的“木棒模型”解决下列问题.某一天,小宇问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那么大,你还要 45 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有 123 岁了,世界级老寿星了,哈哈!”请你画出“木棒模型”示意图,求出爷爷现在的年龄.11/417 数上 练拔尖拔尖 3 有理数中的新定义问题题型 1,新定义数1. 是不为 1 的有理数,我们把 1 称为 的差倒数.如:4 的差倒数是 1 = 1, 1 的差倒数是1 1 4 31 = 1.已知 1 = 2, 2 是 1的差倒数, 3是 2的差倒数, 依此类推.1 1 2(1)分别求出 2, 3, 4 的值;解:根据题意得 2 =1 = 1 , = 1 = 13 , 4 =1 = 2 .1 2 1 1 2 1 12(2)计算 1 + 2 + 3 + 4 + 5 的值;解: 15 = = 1 .1 2由(1)得 1 + 2 + 3 + 4 + 5 = 2 + 1 +1 + 2 + 1 = 2 1 .2 2(3)请求出 1 + 2 + 3 + + 2 025 的值.解:因为 2 025 ÷ 3 = 675 ,所以 1 + 2 + 3 + + 2 025= [2 + 1 + 1 ] × 6752= 1012 1 .2题型 2,新定义运算2 已知 , 是有理数,且 + 1 + + 2 2 = 0 .(1)分别求 , 的值.解:因为 + 1 + + 2 2 = 0 ,所以 + 1 = 0, + 2 = 0 ,所以 = 1, = 2 .9/547 数上 练拔尖(2)借助有理数的运算,嘉嘉定义了一种关于有理数 , 的新运算“#”: # = 2 + 1 ,例如:3#2 = 32 3 × 2 + 3 1 = 5 .①求 # 的值.解:根据题意可得 = 1 2= 1 2 1 × 2 + 1 1= 1 2 1 1= 3 .②淇淇想利用计算探究这种新运算“# ”是否具有交换律(即 # 与 # 的值是否相等)?请你根据(1)中 , 的值进行判断.解:根据题意可得 = 2 1= 2 2 1 × 2 + 2 1= 4 2 2 1= 1 .因为 ≠ ,所以这种新运算“# ”不具有交换律.题型 3,新定义图形3.在数轴上有 , 两点,点 表示的数为 1,点 表示的数为 ,给出如下定义:当 ≥ 0 时,将点 向右移动 2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当 < 0 时,将点 向左移动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称点 为点 关于点 的“联动点”.当 = 4 时,点 关于点 的“联动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当 = 2 时,点 关于点 的“联动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解析:因为当 ≥ 0 时,将点 向右移动 2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所以当 = 4 时, 表示的数为 1+ 2 = 1 .因为当 < 0 时,将点 向左移动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所以当 = 2时, 表示的数为 1 2 = 3 .10/547 数上 练拔尖题型 4,新定义方程4. 阅读与探究:我们把绝对值符号内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作“含有绝对值的方程”.如: = 3, 2 + 1 = 2, 都是含有绝对值的方程.怎样求含有绝对值的方程的解呢 基本思路是:把“含有绝对值的方程”转化为“不含有绝对值的方程”.例如:解方程: +3 =4 .解:当 ≥0时,原方程可化为 +3 =4,解得 =1,符合题意;当 <0时,原方程可化为 3 =4,解得 = 2,符合题意.所以原方程的解为 =1或 = 2 .根据以上材料解方程: + 2 1 = 4 .解:当 ≥ 1 时,原方程可化为 + 2 1 = 4 ,解得 = 2 ,符合题意;当 < 1 时,原方程可化为 2 1 = 4,解得 = 2 ,符合题意.所以原方程的解为 = 2 或 = 2 .题型 5,新定义模型5.把一根小木棒放在数轴上,木棒左端点与点 重合,右端点与点 重合,如图所示.(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移动,当木棒的左端点移动到点 处时,它的右端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2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移动,当它的右端点移动到点 处时,木棒左端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5.由此可得木棒的长为___.我们把这个模型记为“木棒模型”;(2)已知点 表示的数为 5 ,若木棒在移动过程中,当木棒的左端点与点 相距 3 个单位长2度时,求木棒的右端点与点 的距离;11/547 数上 练拔尖解: 易知点 表示的数为 10.因为点 表示的数为 5 ,所以当木棒的左端点在点 右边 3 个2单位长度时,木棒的左端点表示的数为 5 + 3 = 1 ,右端点表示的数为1 + 5 = 11 .故木棒的2 2 2 2右端点与点 的距离为 10 11 = 9 ;当木棒的左端点在点 左边 3 个单位长度时,木棒的左2 2端点表示的数为 5 3 = 11 ,右端点表示的数为 11 + 5 = 1 .故木棒的右端点与点 的距2 2 2 2离为 10 1 = 21 .综上所述,木棒的右端点与点 的距离为9或21 .2 2 2 2(3)请根据(1)的“木棒模型”解决下列问题.某一天,小宇问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那么大,你还要 45 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有 123 岁了,世界级老寿星了,哈哈!”请你画出“木棒模型”示意图,求出爷爷现在的年龄.解: 木棒模型如图,图中点 表示的数是小宇的年龄,点 表示的数是爷爷的年龄.因为[123 45 ] ÷ 3 = 56 (岁).所以爷爷现在的年龄为 123 56 = 67 (岁).12/5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数学七上专题拔尖3:有理数中的新定义问题.pdf 拔尖3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