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上专题拔尖9:线段和角中的数学思想(PDF,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数学七上专题拔尖9:线段和角中的数学思想(PDF,含答案)

资源简介

7 数上 练拔尖
拔尖 9 线段和角中的数学思想
类型 1,方程思想
当题目中有比例式或倍数关系时,大胆地引入方程,可以使等量关系更加清楚.
1.如图,点 把线段 分成两部分,且 : = 5: 4,点 是 的中点, = 2,求 的
长.
2. (1)已知 , 分别是∠ 和∠ 的平分线.
①如图①,若∠ = 100 ,∠ = 50 ,则∠ 的度数为 ____ ;
②如图②, 是∠ 内部的一条射线,若∠ = 20 ,∠ = 25 ,求∠ 的度数.
(2)如图③,∠ = 2∠ ,∠ = 1∠ ,若∠ = 70 ,求∠ 的度数.
2
31/41
7 数上 练拔尖
类型 2,整体思想
根据问题结构特点,把局部的量放在整体中去观察分析,从宏观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某学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对“线段中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线段 =
20 cm,点 是直线 上的一点,点 , 分别是线段 , 的中点.
(1)如图①,若点 是线段 上任意一点,求线段 的长度;
(2)如图②,若点 是线段 延长线上的一点,求线段 的长度.
4. 为直线 上一点,在直线 同侧作射线 , ,使得∠ = 90 .
(1)如图①,过点 作射线 ,当 恰好为∠ 的平分线时,另作射线 ,使得 平分
∠ ,则∠ + ∠ 的度数是____ ;
(2)如图②,过点 作射线 ,当 恰好为∠ 的平分线时,判断∠ 与∠ 的数量
关系.
32/41
7 数上 练拔尖
类型 3,分类讨论思想
此类题目一定要仔细读题,找准分类的原因,做到“不重不漏”.特别注意“直线和线段”,直线上
的点往往有“左右”之分.
5.如图, 是线段 上一点, = 8 cm, = 6 cm,点 从 出发,以 2 cm/s 的速度沿
向右运动,终点为 .设点 的运动时间为 s,则当 为何值时,能使得 , , 这三个点中,
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6.如图,点 在直线 上, = 1 .
2
(1)若点 在线段 上,且 = 9,求线段 的长;
(2)若 是线段 的中点, = 3,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
33/41
7 数上 练拔尖
7.如图,已知∠ ∠ = 14 ,∠ : ∠ : ∠ = 2: 3: 4, 是∠ 的平分线,
过点 在∠ 内部作射线 ,将∠ 分成两个角,其度数之比为 1: 3 ,求∠ 的度数.
8.综合与实践.【特例感知】(1)如图①,已知线段 = 14 cm,点 为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
点 , 分别是 和 的中点.若 = 6 cm ,则线段 =___cm ;
【知识迁移】(2)我们发现角的很多规律和线段一样,如图②,若∠ = 120 , 是∠
内部的一条射线,射线 平分∠ ,射线 平分∠ ,求∠ 的度数;
34/41
7 数上 练拔尖
【拓展探究】(3)已知∠ 在∠ 内部的位置如图③所示,∠ = < 180 ,∠ =
30 ,且∠ = 2∠ ,∠ = 2∠ ,求∠ 的度数(用含 的式子表示).
35/417 数上 练拔尖
拔尖 9 线段和角中的数学思想
类型 1,方程思想
当题目中有比例式或倍数关系时,大胆地引入方程,可以使等量关系更加清楚.
1.如图,点 把线段 分成两部分,且 : = 5: 4,点 是 的中点, = 2,求 的
长.
解:因为 : = 5: 4,所以设 = 5 ,则 = 4 .
所以 = 9 .因为点 是 的中点,所以 = 1 = 9 .
2 2
所以 = = 5 9 = 1 .又因为 = 2 ,所以1 = 2,
2 2 2
解得 = 4.所以 = 9 × 4 = 36 .
2. (1)已知 , 分别是∠ 和∠ 的平分线.
①如图①,若∠ = 100 ,∠ = 50 ,则∠ 的度数为 ____ ;
答案:75
②如图②, 是∠ 内部的一条射线,若∠ = 20 ,∠ = 25 ,求∠ 的度数.
解:因为 是∠ 的平分线,∠ = 25 ,
所以∠ = 2∠ = 50 .又因为∠ = 20 ,
37/54
7 数上 练拔尖
所以∠ = ∠ + ∠ = 20 + 50 = 70 . 因为 是∠ 的平分线,
所以∠ = ∠ = 70 .所以∠ = ∠ + ∠ = 70 + 20 = 90 .
(2)如图③,∠ = 2∠ ,∠ = 1∠ ,若∠ = 70 ,求∠ 的度数.
2
解:设∠ = .因为∠ = 2∠ ,所以∠ = 2 .又因为∠ = 70 ,
所以∠ = ∠ ∠ = 2 70 .因为∠ = 1∠ ,
2
所以∠ = 2∠ = 4 140 .因为∠ = ∠ ∠ ,
所以70 = 4 140 ,解得 = 70 .所以∠ = 2 70 = 70 .
类型 2,整体思想
根据问题结构特点,把局部的量放在整体中去观察分析,从宏观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某学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对“线段中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线段 =
20 cm,点 是直线 上的一点,点 , 分别是线段 , 的中点.
(1)如图①,若点 是线段 上任意一点,求线段 的长度;
解:因为点 , 分别是线段 , 的中点,所以 = 1 , = 1 .又因为 + = =
2 2
20 cm ,所以 = + = 1 + = 1 × 20 = 10 cm .故线段 的长度为 10 cm .
2 2
(2)如图②,若点 是线段 延长线上的一点,求线段 的长度.
38/54
7 数上 练拔尖
解: 因为点 , 分别是线段 , 的中点,所以 = 1 , = 1 .又因为 =
2 2
= 20 cm ,所以 = = 1 = 10 cm.故线段 的长度为 10 cm .
2
4. 为直线 上一点,在直线 同侧作射线 , ,使得∠ = 90 .
(1)如图①,过点 作射线 ,当 恰好为∠ 的平分线时,另作射线 ,使得 平分
∠ ,则∠ + ∠ 的度数是____ ;
答案:45
点拨:因为∠ = 90 ,所以∠ + ∠ = 90 .
因为 为∠ 的平分线, 平分∠ ,所以∠ = 1∠ ,∠ = 1∠ .
2 2
所以∠ + ∠ = 1 (∠ + ∠ ) = 1 × 90 = 45 .
2 2
(2)如图②,过点 作射线 ,当 恰好为∠ 的平分线时,判断∠ 与∠ 的数量
关系.
39/54
7 数上 练拔尖
解:因为∠ = ∠ + ∠ = 90 ,所以∠ = 90 ∠ .
因为 为∠ 的平分线,所以∠ = 2∠ = 2 × 90 ∠ = 180 2∠ .
因为∠ + ∠ = 180 ,
所以∠ = 180 ∠ = 180 180 + 2∠ = 2∠ ,即∠ = 2∠ .
类型 3,分类讨论思想
此类题目一定要仔细读题,找准分类的原因,做到“不重不漏”.特别注意“直线和线段”,直线上
的点往往有“左右”之分.
5.如图, 是线段 上一点, = 8 cm, = 6 cm,点 从 出发,以 2 cm/s 的速度沿
向右运动,终点为 .设点 的运动时间为 s,则当 为何值时,能使得 , , 这三个点中,
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解:①当点 是 的中点时, = = 6 cm ,
所以 = = 8 6 = 2 cm .所以 = 2 = 1.
2
1
②当点 是 的中点时, = = 3 cm ,
2
所以 = + = 8 + 3 = 11 cm .所以 = 11 .
2
综上所述,当 = 1 或11时,能使得 , , 这三个点中,
2
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
6.如图,点 在直线 上, = 1 .
2
(1)若点 在线段 上,且 = 9,求线段 的长;
40/54
7 数上 练拔尖
解:如图①.
因为 = 1 ,所以 = 2 .因为 = 9 ,
2
所以 + = 9.所以 2 + = 9,解得 = 3 .所以 = 2 × 3 = 6 .
(2)若 是线段 的中点, = 3,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
解: 线段 的长为 18 或 2.
点拨:当点 在线段 上时,如图②.
因为 = 1 ,所以易得 = 3 .
2
因为 是线段 的中点,所以 = 1 = 3 .
2 2
因为 = 3,所以 = 3,即3 = 3 ,解得 = 6 .
2
所以 = 3 × 6 = 18 ;
当点 在点 的右边时,如图③.
因为 = 1 ,所以 = .
2
因为 是线段 的中点,所以 = 1 = 1 .
2 2
所以 = + = 3 = 3,解得 = 2 .
2
所以 = = 2 .
综上,线段 的长为 18 或 2.
41/54
7 数上 练拔尖
7.如图,已知∠ ∠ = 14 ,∠ : ∠ : ∠ = 2: 3: 4, 是∠ 的平分线,
过点 在∠ 内部作射线 ,将∠ 分成两个角,其度数之比为 1: 3 ,求∠ 的度数.
解:设∠ = 2 .因为∠ ∠ = 14 ,∠ : ∠ :∠ = 2: 3: 4 ,
所以∠ = 3 ,∠ = 4 ,∠ = 2 14 .
因为∠ + ∠ + ∠ + ∠ = 360 ,
所以 2 14 + 2 + 3 + 4 = 360 ,解得 = 34 .
所以∠ = 2 14 = 54 ,∠ = 2 = 68 .
因为 是∠ 的平分线,所以∠ = 1∠ = 27 .
2
因为射线 将∠ 分成两个角,其度数之比为 1: 3 ,
所以当∠ : ∠ = 1: 3 时,∠ = 68 × 1 = 17 ,
4
此时∠ = ∠ + ∠ = 27 + 17 = 44 .
当∠ : ∠ = 3: 1 时,∠ = 68 × 3 = 51 ,
4
此时∠ = ∠ + ∠ = 27 + 51 = 78 .
综上,∠ 的度数为44 或78
42/54
7 数上 练拔尖
8.综合与实践.【特例感知】(1)如图①,已知线段 = 14 cm,点 为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
点 , 分别是 和 的中点.若 = 6 cm ,则线段 =___cm ;
答案:7
【知识迁移】(2)我们发现角的很多规律和线段一样,如图②,若∠ = 120 , 是∠
内部的一条射线,射线 平分∠ ,射线 平分∠ ,求∠ 的度数;
解:因为 是∠ 内部的一条射线,射线 平分∠ ,射线 平分∠ ,
所以∠ = 1∠ ,∠ = 1∠ .因为∠ = 120 ,
2 2
所以∠ = ∠ + ∠ = 1 ∠ + ∠ = 1∠ = 60
2 2
【拓展探究】(3)已知∠ 在∠ 内部的位置如图③所示,∠ = < 180 ,∠ =
30 ,且∠ = 2∠ ,∠ = 2∠ ,求∠ 的度数(用含 的式子表示).
43/54
7 数上 练拔尖
解: 因为∠ = ,∠ = 30 ,所以∠ + ∠ = 30
因为∠ = 2∠ ,∠ = 2∠ ,
所以∠ + ∠ = 2 ∠ + ∠ = 2 20 .
3 3
所以∠ = ∠ + ∠ + ∠ = 2 + 10 .
3
44/5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